假期不妨去“归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2654
颗粒名称: 假期不妨去“归隐”
分类号: F590.71
摘要: “归隐”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因此,假期不妨给自己一个“归隐”的机会,让自己的心灵沐浴在自然的阳光雨露中。
关键词: 假期 生活 自然环境

内容

现如今,“归隐”已经成了一种时尚。去年,好莱坞大嘴美女朱莉娅•罗伯茨生下一对双胞胎后,到新墨西哥的农场归隐了,全然褪去大明星的光彩,安心当一个农庄的女主人和好妈妈。在日本,越来越多的职场精英也利用假期选择告别职场生涯,尝试躬耕乡野的田园生活。其实,即使不看这些报道,我们也能够感觉到,在我们的周围,都市人接近田园正逐渐成为一种时代的流行。越来越多的背包族,打着“进化成驴”的口号, 向着东南西北的广阔野外跑去。大藏的铁路修好之后,大量的游客涌入西藏这块美丽的地方便是证明。而那些无法远游的都市人,一到周末,便会驱车到郊区,去爬山、野炊、体验农家乐,仿佛要逃出城市,到乡村里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才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人类永远是自然的一分子,无论我们怎样建立一个钢筋水泥的城市,想把自己与自然隔离开来,也无法否认我们与自然之间纯天然的深深联系。人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在自然界里,与自然万物之间达到一种和谐、交流,人的内心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宁静。现代都市人,内心有很多浮躁,需要很多安慰。而到大自然中,人们就可以体会到大自然安宁、平等和宽容,甚至可以体会到与自然万物的交流和能量交换。这种感觉对于都市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减压、疗伤和补充能量的方式。等他们再回到城市中,就能够愉快地面对生活。归隐本身是对自然的回归,我们离开自然的怀抱已经太久了。如果真的能够通过这样的回归,让我们理解到人类的有限性和自然的伟大,让我们可以重新与自然和谐相处,重新与自然联结,并且意识到自然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那么它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正是因为我们与自然的隔离,才使自然环境受到破坏,而环境的破坏走到极致时,也是人类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毁灭。有的人选择每年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去玩一趟;有的人选择周末的时候到郊区体验一次农家'乐;有的人选择到农村去领养一亩三分地,业余种种田;而有的人则干脆辞掉城里的工作,到农村做一个专职农夫……其实,这些都是归隐田园的做法,只是程度的差异而已,就像一个人喝多少水,是由他口渴的程度决定的。当然,让所有的白领都去种田,是不可能的。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心境,自己的处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人们都会在田园生活中体验一种安宁、平静、与自然共生的放松感觉,这就够了。因此,假期不妨给自己一个“归隐”的机会,让自己的心灵沐浴在自然的阳光雨露中。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