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科学发展构筑市域经济强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2093
颗粒名称: 高安科学发展构筑市域经济强势
分类号: F313
摘要: 高安市大力实施工农互动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致力构筑市域经济强势。为步入全省经济强县(市)行列,近年来高安市坚持“工业立市”,强力培育支柱产业,拓展项目平台。该市拥有千头以上养猪场230多个,年出栏生猪70万头,跻身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市之列。该市确定的250余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目前已有190个完成了村庄规划,160个已开工建设,共拆除危旧房70万平方米,硬化道路96公里,建设文化活动场所112个,绿化7.8万平方米。其中,八景镇上堡村已被列为“全国村庄整治示范村”,石脑镇东头村已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关键词: 农业建设 科学发展 经济开发

内容

高安市大力实施工农互动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致力构筑市域经济强势。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4亿元,同比增长14.5%;今年1至2月份,全市实现财政收入8405.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08%。为步入全省经济强县(市)行列,近年来高安市坚持“工业立市”,强力培育支柱产业,拓展项目平台。目前,建筑陶瓷、水泥、机电、化工、食品、纺织等六大产业完成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实现了工业速度、效益同步增长。该市创新招商理念和招商方式,注重引进基地型、龙头型、集群型、外资外贸型项目,2006年,全市引进项目96个,其中5000元以上项目22个。招商引资工作的强势推进,壮大了支柱产业的规模。以新世纪工业城和新街陶瓷项目区为平台,该市去年共引进陶瓷项目12个,增加生产线21条,新增投资5亿多元;该市轻质碳酸钙产业也乘势而上,目前专业生产厂家已达17家,有生产线31条,高安因此成为了江西最大的轻钙化工基地。该市还坚持走工业化富裕农民、产业化发展农业之路,注重从全局上把握工农、城乡的平衡互惠,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如今,该市已建成以筠阳、上湖、石脑、祥符等乡镇或街道为主产区的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培育了上湖辣椒、大头菜、萝卜、大蒜等4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华林、伍桥、汪家圩等乡镇建成了10万亩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和年产稻种10万公斤以上的优质稻制种基地。杨牙、灰埠、八景、新街、太阳等地以良种肉牛、生猪为重点,发展养牛小区48个,规模养牛户720户,带动全市商品肉牛年出栏量在10万头以上,其中每年销往浙江宁波的肉牛达6万头,“元盛”公司生产的肉牛还出口到黎巴嫩等国,高安也因此坐上了江西省肉牛产业的头把“交椅”。该市拥有千头以上养猪场230多个,年出栏生猪70万头,跻身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市之列。为加快城乡建设,高安近年来还扎实推进了高胡一级公路、城市文化广场和瑞阳大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了南莲西路、丁家路、桥北北路、上游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开展了创建省级卫生城活动。该市对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设置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城市建成区10个村全部改成社区居委会,增设了4个居委会,并投入资金80多万元,完善了居委会硬件设施建设,使城区管理走向规范有序。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市确定的250余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目前已有190个完成了村庄规划,160个已开工建设,共拆除危旧房70万平方米,硬化道路96公里,建设文化活动场所112个,绿化7.8万平方米。其中,八景镇上堡村已被列为“全国村庄整治示范村”,石脑镇东头村已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地名

高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