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1979
颗粒名称: 大力培养乡土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分类号: C962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乡土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为此,乡土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培养人才 新农村建设

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乡土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为此,乡土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更新观念,拓展领域,把乡土人才纳入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乡土人才作为支撑。这些人在当地有一技之长,属于农村的能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示范户,为发展农村经济作出了贡献。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在观念上进行更新,树立大人才观念,拓展人才工作的新领域。要调整工作思路,把农村乡土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紧紧抓在手上,力求抓出成效。要着力培养农业产业化的能人,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能人,民营经济能人,以壮大人才队伍。要研究制定政策,搞好乡土人才规划,采取措施,抓好任务的落实。
  围绕实际,注重培育,不断壮大乡土人才队伍总量。根据目前农村人才的实际情况,要不断扩大乡土人才总量,必须把以下四种人纳入视野。一是“田秀才”、“土专家”。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掌握科技知识,推广农村实用技术,靠他们的努力,可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农村生产、经营大户。他们有的成片开发土地,搞规模种植、养殖,有的利用当地资源开办企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农产品销售领域的经纪人。他们头脑灵活,有市场眼光,帮助农户打开了产品市场,为发展订单农业作出了贡献。每年要定期组织乡土人才到各级农干校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学习政治和业务。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部门单位的科技人员与乡土人才对接,开展“科技之春”、“科技超市”、“科技大篷车”等送科技下乡入村活动,组织乡土人才参加讲座,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乡土人才开阔视野,全面提升素质。要出台 政策,开展科技活动,为乡土人才建功立业搭建舞台。
  完善机制,强化服务,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要改变乡土人才长期松散式的管理方式,调动乡土人才工作积极性,增强乡土人才归属感。要专门成立乡土人才工作队,深入基层,对乡土人才重新调查,摸底登记,全面了解乡土人才的专长、年龄、性别和文化结构,将这些情况按所属乡镇或行业一一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和档案,为他们发放联系卡,定期走访。对乡土人才的命名不搞终身制,实施滚动制规范化管理。每两年进行一次申报登记、动态考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命名,不能发挥作用的,予以剔除,使乡土人才队伍有进有出,保持生机与活力。要通过新闻媒介,广泛宣传乡土人才事迹,营造有利于乡土人才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在报纸、电视上开辟专栏,组织有关部门对乡土人才进行定期宣传。对表现优秀、创业有成,对本地作出较大贡献的乡土人才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宣传。要在乡土人才中开展“科技大比武”、“营销大比武”等活动,增强乡土人才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促进乡土人才向“学习一提高一再学习一再提高”的良性方向发展。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