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图书馆
鹰潭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鹰潭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工业园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4849
颗粒名称:
工业园区
分类号:
F427.56
页数:
5
页码:
120-124
摘要:
本文介绍鹰潭工业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同时加强财政收入和社会事业的建设。机关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工业园派出所正式挂牌,企业安静生产日受到重视。该园区还制定了消防规划,商业用地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鹰潭工业园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也得到公布。
关键词:
鹰潭市
工业园区
2005年
内容
鹰潭工业园
【概述】2005年,鹰潭工业园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三年发展战略目标,埋头苦干,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后劲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同比增长40.6%;工业总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30%;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20家,实际引进内资6.3亿元,外资700万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15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02万元,同比增长50.6%和123.7%;新建厂房面积15万平方米。
【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基础及配套设施投入约3000万元。一是道路建设。以“四纵四横”(“四纵”指工业二路、7号路、43号路、38号路,“四横”指40号路、42号路、工业一路、工业五路)路网为中心,根据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实施道路建设,完成43号路、38号路l标、42号路(206国道-43号路)等道路扫尾工程,开工建设38号路Ⅱ标段、工业四路、工业九路。并对部分已竣工主干道进行亮化,投资116万元安装路灯218盏。二是场地平整。先后完成诚志科技、森泰药业、同心铜业、劲威电源等10余家企业场地平整,确保了重点企业和项目用地按时交付,全年共平整场地700多亩,完成土石方30多万方。三是水、电配套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园区三年用电、用水需求。成立了工业园区供电分公司,筹备兴建110千伏变电站。初步完成园区10KV“工”字型线路、鹰中110KV输电线迁移改造工程。建设40号路、工业五路供水主管道工程,完善了供水管网。
【招商引资】一是创新方式。组建温州招商小分队,充分发挥其针对性、灵活性强的优势,实现专业招商,做好以商招商;二是突出重点。把浙江温州、义乌、江苏、福建等地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区域,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三是主动承接。抓住浙江等沿海地区电力、土地紧张的契机,审视园区优、劣势,准确定位,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资金流动。通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20家,实际引进内资6.3亿元,外资700万美元。其中,围绕铜加工产业,引进海燕实业、中核铜业、华南铜业、凌惠铜业等铜加工企业;围绕服装产业,引进梦娜袜业等服装鞋袜加工企业;围绕眼镜产业,引进统联光学、台元实业等10家台资光学眼镜企业。另外引进以森泰药业维生素B6项目、诚志科技稳定同位素项目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项目,促进园区产业多样性,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企业服务】园区推出“保姆式”亲商服务和亲情服务。首先树立“客商满意是我们最大的追求”的企业服务思想,建立园区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联系企业制度,发放园区领导和工作人员联系卡。做好人园企业后续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行首问负责制,增强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制作安商牌和告知牌,把每月1-25日作为企业安静生产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到企业干扰和破坏企业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和投诉热线,及时受理企业求助和投诉。全年共处理企业反映事项500余项。同时,针对园区用电形势,突出强化用电服务,比对省内同类园区情况,解决了变农电网为省网直供以及减免变损和电损费用,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
【财政收入】2005年,园区设立地税分局和国税科,加强税收征管力度,优化企业纳税服务。当年仅新增投产企业上缴税收即达1000万元左右。同时盘活土地资产,积极筹集发展资金。挂牌出让商业用地282亩,收取出让金4866万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15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02万元。坚持依法理财,深化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工程建设招投标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严格机关物资管理制度,对物资采购、差旅费等一系列开支进行规范化管理。
【社会事业】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稳步提高农民实际收入。将为民办实事与春耕备耕、“三冬”等各项农村工作有机结合,走村串户为3647户农村群众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28.1万元。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41万元,新建、维修电灌站5座,清理修复水渠300多米,除险加固2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完成上张村2公里出村公路硬化和双港口渡改桥项目。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夯实综治工作基础,强化园区派出所建设。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依法办理了各类刑事、治安案件30余起。成立园区安全生产委员会,设立园区消防科,制定园区消防安全规划。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14次,消除事故隐患20余个。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投入50万元改造兴建双凤小学教学楼890平方米,协调解决园区企业职工子女入学问题。发展职业教育,扶持育才学校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推动居民社区管理工作,园区白露街道办事处杨塘、章家和倪家三个村委会改设为居委会,新增设陶瓷厂居民委员会。
【招工服务】为破解用工难题,通过招工服务达到安商目的,2月4日,园区选派干部职工,利用春节休假时间,赴贵溪、余江、万年、余干、波阳等周边县市专门为新人驻企业梦娜袜业招工,春节前后共为该企业招工600余人,得到了企业的好评。12月5日,为进一步构建园区企业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更好地解决招、用工难题,服务企业,园区成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设在经济发展局。
【就业服务座谈会】为贯彻落实市委黄建盛书记、市政府胡宪市长“帮助市、县工业园区搞好招商引资,解决园区企业用工问题”的指示精神,3月7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园区联合召开了全市“为园区企业提供就业服务座谈会”。包括市劳动保障局、市劳动就业局、市农业局、市总工会、市(余江、贵溪)工业园区、市技工学校在内的来自市县劳动保障系统、就业系统、培训机构、市县工业园区、乡镇的领导,工业园区企业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考察九地市开发区(工业园区)】3月3日至8日,园区管委会主任助理蒋江澄等一行四人考察了上饶、景德镇、九江、新余、宜春、萍乡、吉安、赣州、抚州等九个设区市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主要考察了各开发区体制设置、筹资方式、招商引资及供电等情况,学习各地市园区在推进当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建设园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促进园区工作,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
【市区至市工业园区公交线路开通】4月1日,市区至市工业园区公交线路正式开通,主要途经路线“火车站-汽车站-天洁大道-206国道-320国道(三川)-7号路(园区管委会)-天浩大道返回”,公交车辆安排在上下班出行时间,早晚各六班次。
【机关管理制度】为加强机关管理,增强机关干部职工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园区陆续出台市工业园区首问负责制、机关学习制度、机关卫生管理制度、道路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多项制度。
【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5月18日,园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来自园区机关、企业、学校等各条战线的54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审议通过园区妇女联合会所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园区妇女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
【领导干部集中接访月活动】6月1日-6月30日园区开展领导干部集中接访月活动,通过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等多种形式,集中接待和处理信访问题,进一步促进信访条例的贯彻落实,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小企业融资贷款试点】为破解园区企业缺乏银行信用记录,融资困难的难题,园区紧抓全省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服务试点这一契机,积极开展试点申报工作,成立融资担保机构“鹰潭市工业园区融信发展公司”,6月30日,园区组织开展中小企业借款调查摸底,做好融资项目评估申报前各项准备工作。
【市工业园区派出所挂牌】根据工作需要,7月29日,园区派出所与白露派出所分开办公,园区派出所办公地点设在园区43号路白露中学斜对面,工作职责不变,即:配合园区做好征地拆迁、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企业安静生产日】为进一步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巩固已取得的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荣誉。9月4日起,园区把每月1-25日作为园区企业安静生产日。安静生产日期间,除紧急治安案件外,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到企业进行检查等活动。其他时间进行检查,需事先同园区联系并由园区派人陪同。同时将相关事项函告市有关单位、部门,在企业门口醒目位置悬挂安商牌和告知牌100多块。
【2005-2010消防规划】10月20日,由园区组织有关专家编制,并报经鹰潭市规划委员会和专家审议通过的《鹰潭市工业园区2005-2010年消防规划》正式批准实施。
【商业用地公开招标、拍卖、挂牌】12月22日,园区委托市国土局对园区38号路以东、白露河以西、40号路以南、42号路以北地块进行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该宗地规划总用地面积12.34平方米,最终挂牌出让价为6698万元。
【年内主要入园投产企业选介】浙江梦娜针织袜业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浙江梦娜针织袜业有限公司投资,占地220亩,投资总额3.6亿元,主要产品:棉纱袜。2005年2月入驻园区,租赁鹰潭市东阳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厂房生产,厂房面积4400平方米,员工600余人,年产棉纱袜约100万打。2006年还将再招员工1000人,并动工建设新厂房(面积4万平方米),投产后需用工3500人左右,预计实现年产值3-5亿元。
浙江梦娜针织袜业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袜类生产企业,浙江省著名企业,总资产8亿元,固定资产7亿元,职工5000余人,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类进口袜机4000余台(套),年产丝袜、棉袜、裤袜等各类袜子4000余万打,实现年销售额8亿元,年出口创汇6000万元。
江西罗曼罗兰光学有限公司 江西罗曼罗兰光学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原名温州冰凌光学有限公司,2002年建厂温州龙湾开发区,2005年1月迁入鹰潭工业园区,专业生产高档金属眼镜架,产品远销欧美。该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用地面积约30亩。该公司于2005年4月建成并试生产,6月份正式投产,现有固定资产400万元,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
江西鹰潭市海燕实业有限公司浙江万泰铜业有限公司(温州市百强企业)投资,位于市工业园区206国道以西,面积约97.4亩。成立于2004年2月19日,注册资金5168万元,投资总额1亿元,2005年7月投产,主要产品有铜板、铜带、铜丝、镀锡丝。公司总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一期已建成厂房1.8万平方米,办公楼3千平方米,铜锭与镀锡丝已投产,投产后效益良好,7-12月实现产值1亿元,税收220万元。2006年建设二期铜杆项目,年产值可达2亿元,实现利税1500万元。2006年预计年销售收入约6亿元。
江西凯斯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浙江凯斯通仪表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投资,2004年8月成立,占地100亩,投资总额约1亿元,主要产品:专业自动化仪表阀门及各种环保设备。2004年11月动工建设,建成厂房1.6万平方米,办公楼及附属设施5千平方米。2005年8月初投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预计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左右。
浙江凯斯通仪表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家建材、水泥、电力、化工、冶金等部门设备的重点生产厂家,浙江省高新企业。该公司开发出的智能型电动执行器、LS电子式执行器、智能型电动百叶阀、电液动驱动装置等6种新产品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先后被评为省、市高新技术产品并获得省、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该公司产品广销全国各省、市并出口西班牙、阿尔巴尼亚、越南、巴基斯坦、毛里求斯等国家。
【鹰潭工业园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主任:刘诚
纪工委书记:程年华
党工委副书记:童细宏(2005.9-)
副主任:童细宏(-2005.9) 王惠斌 江雷 刘赞礼 喻霞(女)
贵溪工业园
【概述】贵溪工业园区位于贵溪市城西南320国道两侧,距市中心3公里,距鹰潭市10公里,是江西省省级重点工业园区,也是江西省省级民营科技园。总体规划面积10km2,东起江西铜业公司技校,西至贵溪新世纪水泥有限公司,南至320国道以南1.2公里,北至浙赣铁路线。截至2005年底,该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1亿元,其中4km2内的五纵五横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排水、排污、有线电视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行政中心和商住区等配套设施已开始启动,园区社会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园内已有企业和项目58个(其中铜加工企业18家,预计全部投产后年铜加工能力可达25万吨以上),投产企业40家,初步形成了以铜加工及机械制造业为主,建材、节能灯制造、化工、医药、食品等产业发展格局。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3.8亿元,实现税收1.02亿元,安置就业1万余人。
【高起点规划,创精品园区】2002年8月,委托南昌大学城市规划研究所对园区重新进行了高起点规划。总体规划面积10km2,其中5.75km2编制了控制性详规。整个园区规划设计,具有“体系完善、设计超前、思路科学”的特点,总体规划用地分为一、二类工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与城区对接的东部居民居住及综合服务用地和南、西、北环外的三类工业和其他用地等四大功能区。其中工业用地占规划面积的42%,道路用地占12%,绿化、市政、居民区等其它用地占46%。同时整体规划对自然景观予以保留,自然形成黄丹岭公园、吕相岩公园、月亮湾公园以及一座水面积为160亩左右的人工湖。
【构建环境友好型园区】该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园区占地15000亩,其中90%以上为山地,耕地占用很少。3年中,移山平地2600亩,完成土石方2100万m3,共消耗炸药1000余吨,被称之为“炸出来的”工业园。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坚持走集约化之路,在兴建之初就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体系,在全省工业园区中率先作了环境保护报告书,并通过了环保部门审核。在园区建设与发展中,始终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人园企业必须通过环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制,杜绝投资小、污染大、技术含量低的项目进园。对进入园区的“新、扩、改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和环境评价制度,并加大环保监控力度,到2005年年底,园区企业环保运行率已达100%。
【突出产业招商】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铜材加工、生物医药、化工、电子节能灯等优势产业的良好基础,突出产业招商,延长产业链条,培植产业集群,特别是围绕贵溪铜资源优势、市场和品牌效应,引进了一批铜精深加工项目,现有铜加工企业18家,产品有铜带、铜线、铜排、铜棒等近20个品种。同时,按照“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指导思想,以强化土地集约化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出发点,对产业集聚力强、发展后劲足、带动作用大的工业项目以及列入省里调度的重点产业项目,在用地指标上予以倾斜,确保用地需要。此外,园区规划适应产业升级、产业集聚、产业配套的需要,并为大型骨干项目、主导,产业带动项目、配套产业项目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进园项目分布严格按照园区总体规划及产业布局,提升园区形象。2005年,该园引进项目5个,其中2个过亿元。
【服务效能不断强化】为增强园区吸引力、向心力,园区以“客商的合理要求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客商的满意程度就是我们的工作准则”的服务理念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一是建立代办跟办、企业考核、投诉反馈、人才引进四项制度。企业入园后,积极为落户企业代办跟办各种证照,加大人才引进、企业考核力度,及时处理、反馈企业投诉,满足客商需求。二是强化园区与企业网络化建设,提供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通道。三是以江西省融资服务试点为契机,狠抓企业信用建设,推进银企合作,畅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企业的资金“瓶颈”。四是建立企业用工档案,及时掌握企业用工动态,帮助企业培训合格员工,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五是加强配套服务。按市场运作,为企业在运输,引进人才、引进技术,以及企业配套方面,特别是后勤服务社会化提供服务,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企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园区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组织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到目前为止,有10个企业建立了党组织,30多家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100%的企业建立了综治、安全生产工作小组。同时以园区派出所为龙头,建立了园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排查调处民事纠纷,预防和处置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了园区稳定和企业正常生产。2005年工业园工会联合会被江西省人事厅、江西省总工会授予“全省工会系统先进集体”。
【重点企业选介】贵溪华泰铜业有限公司 贵溪华泰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是一家采用热挤压、冷拉的方法生产铜排、铜棒、导型铜材,产品广泛用于控制电器行业,主要销往素有“中国电器城”之美誉的温州地区,以及上海等地。公司占地60多亩,员工90多人。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加大技术投入,2003年引进了高科技的模具制造生产线,成功研制开发了“异型铜材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该项目被列为2004年国家级星火计划,填补了省内空白。
该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兴厂”,2004年公司引进当今最先进的连续挤压生产线,该工艺可以连续挤压生产出铜排、棒、带、鼻型铜材,产品成圈重量大,组织致密,质量稳定,大大降低了成本,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效益。2005年的销售收入达1.7亿元。
江西贵雅照明有限公司 江西贵雅照明有限公司位于贵溪市工业园,市内交通便利,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企业前身系贵溪市电光源厂,创建于1985年5月,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民营控股的混合型企业。现有四家控股子公司,即中韩合资的江西星光照明器材公司、九江南方荧光材料公司、斯里兰卡(中国)南方照明有限公司和贵雅照明有限公司。公司占地10万平方米,总资产1.2亿元,员工2800人,其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260人。该公司主要生产三基色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电子灯具、稀土三基色荧光粉。主导产品稀土节能灯管拥有28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国内24个省市和日本、印度、美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荣获专利2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市科学技术进步、名牌产品、质量管理等奖30余项,并经过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论证。2005年生产节能灯管6000万支,公司销售收入2.3亿元,其中创汇380万元,年创利税2200万元,其中税收1200万元。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江西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最大的节能灯生产基地之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贵溪新世纪水泥有限公司 贵溪新世纪水泥有限公司隶属于浙江科华集团控股企业。公司地处贵溪市和鹰潭市交界处的贵溪工业园区内、320国道旁,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科华集团是浙江水泥企业进入中、西部地区跨省发展最早的企业之一,1999年8月第一期工程投资5000万元,年产30万吨水泥生产线于2000年3月28日正式点火投产;2001年通过技改扩建,水泥生产规模达到50万吨。2002年8月科华集团作为浙赣两省经济技术合作重点投资项目,根据国家对水泥行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公司又投资1.8亿,新建一条日产2500T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该工程于2003年5月28日破土动工,2004年3月28日竣工点火投产。公司水泥年产规模达到120多万吨。本公司近年分别被评为“江西名牌产品”、 “江西省著名商标”和“江西省重点保护产品”和首届鹰潭市十大名产。2003年12月,“科华”牌水泥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免检产品”。
该公司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并由集团公司对产品质量进行跟踪检测、考评。公司水泥生产线由中材国际工程股份南京设计院设计,关键的主机设备选用德国、日本技术制造,从美国HONE-YWLL公司进口集散型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工艺先进,设备配套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为生产优质水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本公司生产的“科华”牌32.5、42.5、52.5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早期强度高、色泽青黑、终凝时间快、稠度好、质量稳定等特点。产品广泛应用于江西重点建设工程、高速公路、高层建筑、大厦、桥梁、水利设施工程、房地产开发及城乡道路、民房住宅等建设。本公司以“团结、创新、求实、奉献”为精神,以“融科技精华、创一流产品”为方针,一如既往地奉行“以精华的产品拓展市场,以优质的服务满足顾客”为质量方针,生产一流的产品,创建一流的企业,更好地服务于江西经济建设。
余江工业园
【概述】余江县工业园区是根据余江县人民政府余府发[2003]22号文件,撤消原来成立的余江县邓埠工业小区、余江县中童天华(温州)工业园、余江县五湖经济开发区于2003年8月整合成立的。园区机关内设党政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财政所、中小企业局,其中财政所为县财政局的派出机构。
余江县工业园区以320国道和206国道为交通依托,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的规划要求建设,,规划总面积为10平方千米。园区由余江(国际)眼镜园、五湖铜材加工园、县城轻工五金综合园3个特色产业园组成。
余江(国际)眼镜园位于206、320国道和311高速公路旁,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1.5平方千米已实现六通一平,江西恒慧光学眼镜有限公司、江西科路光学有限公司、江西超达光学实业有限公司(镜片厂)、江西德镍金属发展有限公司等26家知名眼镜生产企业在此落户。是专业化程度高、企业聚集度高、产品关联度高的“三高”特色产业基地。从生产眼镜架、镜片、电镀、配件、成镜等一应俱全,成龙配套。为提升园区档次、完善园区功能,已成功地筹建了眼镜商业一条街,启动了二期开发项目,并计划在“十一五”期末打造成为全国四大眼镜产业基地之一。
五湖铜材加工园毗邻国家级风景胜地龙虎山,320国道贯穿其中,距华东交通枢纽鹰潭市区不足4千米,交通十分便利,规划区内的54公顷土地已实现了“六通一平”,共有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金泉铜业有限公司、江西亚菲达铜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重点铜业加工项目。
县城轻工五金综合园位于县城西郊1千米处的五里岗新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目前有以生产新型节能灯为主的世纪阳光余江照明有限公司、以主营服饰及各种针织品织造的江西昌裕服饰织造有限公司、以生产“康彪牌”皮鞋为主的江西康彪鞋业有限公司、以生产微型电机为主的果喜集团以及汽摩配等10余个项目落户园区。
在所有人园项目当中,投资在500万元以下的项目有31个;投资在500-1000万元之间的项目有24个;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9个。其中铜材加工项目占人园企业投资总额的21%;眼镜加工制造项目占入园企业投资总额的19%;医药、微型电机项目占入园企业投资总额的17%;其它占43%。
截至2005年底,园区共引进项目92个,建成投产的企业65个。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4%;实现利税总额3680万元;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占全县外贸出口的83%。园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吸纳就业人员8000余人,成为全县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渠道。
【重点企业选介】江西亚菲达铜业有限公司 江西亚菲达铜业有限公司位于余江工业园区五湖加工园,由瑞安市中佳电工器材有限公司投资,注册资本518万元人民币,企业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郑志晓。企业占地面积8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总投资3980万元人民币。
该公司立足于鹰潭铜工业生产基地,瞄准国内外市场,主导产品为:¢321mm无氧电工圆铜线(铜杆)和¢O.082.50mm各种型号的漆包圆铜线。拥有国内先进的无氧电工圆铜线(铜杆)和漆包圆铜线生产线,设计年生产能力2万吨,检测设备齐全、先进。无氧电工圆铜线产品经江西省电子产品、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符合GB3953-83《电工圆铜线》标准;漆包圆铜线产品经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符合GB/T610957-1990的标准要求。公司“亚菲达”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注册;产品获生产许可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09001:2000体系认证审核。
公司创办于2002年10月,2003年9月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公司建厂3年来生产、销售、上交税收迈了3大步:2003年投产当年产值4400万元,销售收入4311万元,上交税收5万元;2004年产值18000万元,销售收入17297万元,上交税收63万元;2005年产值28000万元,销售收入27289万元,上交税收332万元。2005年被余江县国税局列为10大重点税源企业之一。
公司于2004年成立了中共江西亚菲达铜业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现已发展党员6人。公司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常年招聘安排28名残疾人就业。2005年为余江县平定敬老院一次性捐赠生活用品3万元,公司自落户园区以来,累计为当地建桥修路、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共计投入13万余元。
公司是“江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员单位。先后获得的荣誉有:2003年度鹰潭市“诚信纳税双十佳”、江西省用户满意企业、江西省用户满意产品、2005年度江西省诚信企业、鹰潭市诚信纳税先进单位、余江县诚信单位、余江县纳税大户。
世纪阳光余江照明有限公司 世纪阳光余江照明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落户余江县城轻工五金综合工业园,该公司是由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城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项目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期工程占地20公顷,总投资6000万元,注册资本2000万元。目前已建主体厂房面积1200平方米。该公司主要依托母公司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节能灯研发、生产、销售方面的优势,从事照明电器产品及仪器设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预计2007年4月投产,并形成年产1500万只电子节能灯的生产能力,到时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400万元,利润总额1404万元、上交税金756万元,安排600余人就业。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6》
本年鉴主要收录的是2005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部分条目因内容需要时涉及到2005年度之前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夏永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