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4074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Z525.63
页数: 2
页码: 230-23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贵溪市位于鹰潭市东部,属亚热带温湿气候,2004年,贵溪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5%,超出计划1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亿元,同比增长92.8%,超出计划72.8个百分点。综合财力继续增强。财政总收入6. 77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 69亿元,同比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实现增加值15. 07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亿元,同比增长17.5%。地方工业总产值较上年增长75.4%。加大了三农工作力度。实现农业总产值13. 80亿元,同比增长16%。粮食总产量6. 26亿斤,同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高。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管理区域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市政、园林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紧紧围绕大开放主战略。改善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大力引进外资。
关键词: 鹰潭市 贵溪市 综述

内容

贵溪市位于鹰潭市东部,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雨量1827毫米,无霜期268天。市境东西最窄度14千米,南北最长距81千米,南北环山,中间平原,信江自东向西流贯市境中部。境内有大小河流11条,分别汇入信江,经鄱阳湖达长江入海。境内千米以上山峰21座,海拔1540.9米的阳际坑为本市最高处。
  全市辖1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7个林垦场。总人口57.53万,总面积2480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93万公顷,有林面积1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2.6%。
  2004年,中共贵溪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全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5%,超出计划13.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8亿元,同比增长92.8%,超出计划72.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56亿元,同比增长73%。综合财力继续增强。财政总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43.2%。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3382元,比上年增加652元,同比增长23.8%;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5.8亿元,同比增长21%。城填登记失业率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e。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实现增加值15.07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亿元,同比增长17.5%。个私、民营经济发展较快,个私纳税额7920万元,同比增长46%,个私工作受到省政府表彰。旅游业开发起步良好。邮电、通讯、保险业发展迅辣。
  江西铜业公司扩建、江西贵溪火力发电厂二期工程快速推进。科华水泥、南方照明、海利农药、三元化工等骨干企业通过扶优扶增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增强了发展后劲,产值、税金、利润增幅均较上年超过3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作用突出,对该市工业的直献率达91.5%。工业园建设步伐加快,累计投入2.6亿元,基本完成了一期4平方公里水、电、路、通讯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聚集效应不断增强,已入园企业50个,其中千万元以上企业和项目33个,已投产企业33家,总投资额2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3亿元,同比增长194.2%。实现利税7553万元。地方工业总产值较上年增长75.4%。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已近尾声。
  加大了“三农”工作力度,狠抓了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降低农业税3个百分点、粮食收购保护价等三项政策落实,全市农民直接得到实惠8582.34万元。实现农业总产值13.80亿元,同比增长16%。粮食总产量6.26亿斤,同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髙。林政资源管理得到加强。南方早熟梨,高效笋竹等主导产业规模和总量全省领先。“大忙人”系列、竹辉竹业、中胜米业等农林产品加工业发展良好。加大了农村投入,全年共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农村水利、道路、学校危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雷溪园田化改造初见成效,白鹤湖生态农业园一期工程基本结束。小康示范村建设有较大起色。枫林湾水库、太平畈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已完成;2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八大灌区渠道清淤接近尾声。41条总里程205公里的公路改建工程进展顺利。贵溪市区至西排投资4000万元的公路国债项目,已开工建设。
  《贵溪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溪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已经省建设厅评审通过。完成了行政中心区初步设计工作,城市详规覆盖率达85%。城市经营水平提高,通过市场运作出让土地215亩,实现收入7091万元,净收益3000万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城南滨水休闲文化广场、象山公园一期、320国道贵溪新宾馆至工业园段6公里城市干线拓宽改造、疾控中心、一中首期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对信江大桥、左家大桥及信江路、交通路、柏里大道等路面进行了维修;经济大楼投入使用,避免了资源的闲置;沿河路立面改造基本竣工;中心区水厂一期和老城区供水管网敷设工程接近尾声,擂鼓岭等小区建设进度加快。城市管理区域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市政、园林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抓好全市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解决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投入260多万元,完成了沙窝岭、商城、木丝岭、叶家塘菜市场、姚家弄、沙井头居民区下水道改造;架设了城市道路路灯,安装检修了小街小巷路灯。对站前路、商城建材市场及市区农贸市场进行了规行划市。城区出租车已更新。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紧紧围绕大开放主战略,通过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和激励机制,改善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大力引进外资,积极扩大外贸,有序发展外经,实现了“三外”齐上的良好局面。南方照明公司成功在境外投资办厂。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7亿元,实现出口创江1600万美元,同比增长32%。
  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2500人。有效组织劳务输出,全市外出劳务人员近10万人。劳动保障事务所已经建立,劳动力市场基本形成,再就业工作基础得到落实。加大了“两个确保”及城市低保的投入,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进一步完善。扶贫帮困工作力度加大,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推进,为农村50户残疾人改建了住房,进一步落实了五保户供养制度,开展了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
  紧紧抓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整顿和规范了商品、文化市场,强化了税收征管。重点开展了工业园区、驻市企业、重点工程现场等经济环境治理。规范了市联合办证服务中心管理,提高了办事效率。强化了行政监察,规范了土地储备、房产交易、招投标、政府采购等中心的运作。科学调度和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发挥了财政资金最大效益。2004年,市本级财政共投入1.22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开展了“打抢劫、反盗窃、追逃犯”斗争,破案大会战工作卓有成效,各类刑事案件发案数减少。继续打击了邪教活动。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强化依法行政,提高了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水平。积极推进“四五”普法,认真开展了送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活动。村务、政务公开及政府采购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信访工作得到加强,定期梳理排查矛盾纠纷,集中处理了信访问题及群访性事件。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社会稳定。
  继续保持了“全国科技先进市”的荣誉。加大了教育投入,教育设施进一步改善,危房改造工作稳步推进,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有新进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卫生工作成绩突出,食品安全工作得到加强,药品“两网”建设取得成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缓解了农民因病返贫致贫问题。出生婴儿性别比整治效果明显。环保执法和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加强了土地开发利用治理整顿,保持了土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进一步规范。继续开展了创建文明系列活动,社区文明建设内容丰富。宗教活动场所依法管理的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成效。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人民防空工作取得新成绩。“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审计、统计、供销、粮食、物价、民族、侨务、残联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5

《鹰潭年鉴.2005》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记、大事专记、中国共产党鹰潭市委员会、鹰潭市人民政府、政协鹰潭市委员会、招商引资与区域协作等34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吴义龙
责任者
徐年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