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拟定《赣州市1958~1962年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纲要(草案)》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唯一号: 140732020210003542
事件名称: 重新拟定《赣州市1958~1962年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纲要(草案)》
文件路径: 1407/01/object/PDF/1407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T00137_00.pdf
事件类型: 政治事件
起始时间: 公元1958年
结束时间: 公元1962年

事件描述

1957年4月,市人民委员会向省人民委员会上报“二五”计划建议,各项指标安排比较积极稳妥。上级还没批复下达,“大跃进”开始掀起。1958年上半年,根据上级指示,重新拟定《赣州市1958~1962年社会主义建设规划纲要(草案)》,同年5月提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二五”规划要求:1962年,市属工业总产值3.62亿元,比1957年增长16倍,年均递增73%;农业总产值1783万元,比1957年增长4倍,年均递增38%;稻谷单产2000公斤,蔬菜单产3万公斤;三年实现猪肉自给,两年实现车子化,三年实现水利化;五年内基本建设投资总额7331万元;五年财政收入1.09亿元,支出4212万元;一年基本普及高中,一年扫除文盲,五年内开办4所大专院校;一年基本消灭“五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臭虫),实现“五无”城;两年实现绿化、香化,三年基本实现“彩化”。 因受“左”倾错误的影响,“二五”计划中不少指标严重脱离实际,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实际完成与计划相差甚远。1962年,市属工业总产值达3299万元,比1957年(下同)增长67.46%,年均递增10.9%;农业总产值下降38%,粮食单产下降20%,油脂总产下降26%,水果下降73%,水产品下降47%,蔬菜总产量、生猪年末存栏等部分指标超过1957年水平;5年完成投资额3125万元,比“一五”时期增长11.55倍;1962年,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达5443万元,增长67.58%,年均递增10.88%;财政收入1110万元,财政支出265万元。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