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唯一号: 140732020210001921
事件名称: 南康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
文件路径: 1407/01/object/PDF/1407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T00104_00.pdf
事件类型: 文化事件
起始时间: 1956年9月

事件描述

1956年9月成立南康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筹备委员会,10月,召开南康县科普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0人,列席代表10人,正式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县科普协会),选举主席1人,副主席3人,秘书长1人,委员8人。内设文教、卫生、工交、农林水小组,有会员180人。县科普协会成立初,受县委文教部代管,与县委文教部合署办公。1957年在县委宣传部领导下开展工作。1959年3月,召开全县第二次科技工作会议,成立南康县科学技术协会筹备委员会。会议要求,各公社、厂矿、学校、企事业单位均应成立科协委员会,农村生产大队设分会,生产队设会员小组。7月,正式成立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县科协),与县科学院、县科委合署办公,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1963年4月,区、公社(镇)成立科委、科协。科委与科协合署办公,科委正副主任兼任科协正副主席。“文革”期间,各级科协组织停止活动。1980年5月恢复县科学技术协会,与县科委合署办公。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12人。1984年4月,县科协与县科委分开办公。1985年,县科协内设:学会工作部、科技普及工作部、资料室、科教电影队。全县建立有县教育学会、县林学会、县水利学会、县气象学会、县农学会、县畜牧兽医学会、县水产学会、县农经学会、县工学会、县医药护理学会、县广播学会、县青少年科学技术辅导员协会、县辣椒酱研究会,以及厂矿科协,有会员1520人。有27个乡3个镇科普协会,有会员2014人。有村科普分会192个,村科普小组285个。 县科协是在县委领导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指挥生产的科技参谋部。它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团结和组织科技工作者面向“四化”建设,开展学术交流,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举办科技咨询服务,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到1985年止,全县办科普宣传栏479期,黑板报543期,编印科普刊物209期,31344份。出版《南康科普》3期,15000份,开展科技广播351次,科普图书展览32期,印发其他科普资料1789份,创办科普图书室8个,办科普夜校90所,举办学术交流会15次,交流论文300多篇。1984年,县科协成立科技咨询联络站,18个乡镇成立科技咨询服务站,开展科技咨询服务。1985年咨询达12100次。

知识出处

南康縣志

《南康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南康縣志首列序言、凡例、概述、大事记;末排编后记、编纂机构、人员及审定单位;中间正文采用卷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共分34卷,161章,522节,多系横排门类,纵贯古今。根据1990年6月在庐山召开的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政治部类突破横排竖写的体例,采用历史分期的方法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