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赣縣志》
唯一号: 140730020210000325
人物姓名: 钟正泉
文件路径: 1407/01/object/PDF/1407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T00631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896
卒年: 1933

传略

钟正泉(1896—1933),大埠乡下坑村人,在江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时,受马列主义思想的熏陶,和谢家禧、赖传珠等进步学生一起投身于赣州工人、学生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党派遣回到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3、4月间,在下坑组建农民协会。他对农民说:“我们农民一年辛苦得来的谷子,为了缴地租,都往地主豪绅家里送。他们不劳而获,还吃好的穿好的,我们终年劳动反而吃不饱,这就叫剥削,是地主剥削了农民。要不受这种剥削,只有跟共产党走,打倒地主豪绅,推翻反动统治。”贫苦农民越听心里越明亮,纷纷要求加入农会,积极靠拢共产党。其间,正泉先后发展了林征茂、钟士遵、钟士远、汤诗祺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7年8月建立了中共下坑支部,他任书记。后又在下汶、走马丘、下马石、大水坝等地发展了20多名共产党员,各地纷纷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租抗债斗争。 农民抗租抗债运动,使地主豪绅坐卧不安。岗高大地主韩宝山叫嚣要向钟正泉开刀。正泉无所畏惧,决心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1927年农历12月9日晚,农协开会决定铲除这个恶霸。会后他和赖传珠等人带领农民武装捉住韩宝山,勒令韩交出枪支和金银,因韩顽抗拒交,被当场击毙。 在参加李灿春为首的大埠农民武装暴动中,他分工负责军事和下坑一带的暴动准备工作。仅在下坑就培训了四、五十名暴动队员。还准备了大批梭标、大刀、土炸药、松树炮等武器。同时,钟正泉和赖传珠又各自动员自己的父亲出钱各购枪1支,增加了暴动队的战斗力。1928年2月18日组织了震撼赣南的大埠农民武装暴动。当天宣布成立了赣县南区革命委员会,正泉为委员。暴动后第三天,国民党派军队,首先“围剿”下坑。当敌军进入下坑时,正泉组织了五、六百人进行抵抗。他身先士卒抗击敌人。在他的带领下,暴动队员战斗情绪高昂,一举击败了敌军。2月24日,国民党军卷土重来,在下坑以一个团的兵力包围了暴动队。正泉带领暴动队员多次击退敌人。但因敌众我寡,被敌人围困。为保存革命力量,他组织暴动队突围。 大埠农民武装暴动坚持了一个多月,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告失败,他离开大埠转移到上犹、崇义等地坚持秘密革命活动,建立了两县边区苏维埃政府,被选为边区政府主席。1930年9月上旬,又任信丰、赣县、安远、于都、会昌五县边界特区政府主席、特区常委。1933年10月,在信丰大阿区黄泥排遭敌追捕,负伤,吐血不止而逝。终年37岁。

知识出处

赣縣志

《赣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着重记述近代、现代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采用篇、章、节的结构形式,共设33篇、141章、452节。篇首设概述、大事记,篇后设附录。概述总摄全书,叙议结合。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进行记述。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横排门类,竖写史实。文体采用现代语体文,据事记述,不加议论,寓褒贬于事实记述之中。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散记于有关章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