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曦东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赣縣志》
唯一号: 140730020210000323
人物姓名: 朱曦东
人物异名: 原名朱道昕,字旭谷
文件路径: 1407/01/object/PDF/140710020210000004/001
起始页: T00630_00.pdf
性别:
出生年: 1901
卒年: 1932

传略

朱曦东(1901—1932),原名朱道昕,字旭谷。白鹭乡龙富村人。1907年始读私塾,1911年入仙鹅山小学念书,毕业于万安县武索高级小学,1920年考入南昌赣省中学。在校期间,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追求真理。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了这一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1924年秋转入黎明中学,1925年春,在校由教导主任曾天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赣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5年秋,曦东在南昌毕业后,受党指示,返乡开展革命活动。随后,秘密发展了廖家炳等5人入党,成立了共产党良口小组。为便于活动,他与廖家炳等创办了良口小学,并亲任校长。遂以学校为据点,扩展革命活动。至1927年上半年,建立了良口、富竹、洞田等5个党支部,发展党员80余人,团员100多人,又成立了良口区党、团区委员会,朱曦东任书记。在朱曦东的领导下,先后在洞田、上陈、高桥、陂头、高坪、里仁、龙头、大蓼、小蓼等地建立了农民协会,良口区农民协会。工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也相继成立,这一地区的革命斗争开展得如火如荼。1926年春,朱曦东在良口区庆祝“三八”妇女节的万人大会上进行革命宣传,号召大家起来“打倒帝国主义!”、“铲除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会后举行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至天主堂门前时,良口小学学生张应焕被神甫令其帮凶打伤。曦东组织群众将神甫和帮凶扭送至万安县政府。1927年正当青黄不接时,奸商、地主乘机抬高粮价。朱曦东组织农民与其进行斗争,强制奸商、地主卖平价粮。与此同时,工人与资本家的斗争也取得了胜利,争得了8小时工作制,提高了工资。革命进入高潮,群众运动蓬勃兴起。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实行白色恐怖,革命转入低潮,党组织转入地下活动。朱曦东加紧组织革命武装,同国民党反动势力作斗争。12月底,他组织了1000多群众,配合万安党组织参加攻打黄塘的战役。因敌众我寡,黄塘战役失利,1928年4月,朱曦东等在仙鹅山召开了活动分子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中共赣万边区党、团区委会,由朱曦东任党团区委书记。此时,党组织发动各地农协,一方面向公堂、富户筹集经费,铸造土枪200多支,土炮100多门,待机再发;另一方面布置党团革命分子打入敌人内部,掌握情报,分化瓦解和牵制敌人。1928年至1929年,赣万边区的工作很出色,不仅加强了原有组织的巩固和发展,同时在沙地、湖江、储潭、五云、长洛、大田等地扩大了新区,建立了9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吸收了100多个革命工农分子入党入团,开创了赣万边区革命斗争的新局面,革命由低潮又转入高潮。 1930年春,红军来到白鹭、龙头、五陂等地,他派苏明、苏振辉等人分赴各地组织群众,在红军第25纵队的配合下举行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同年4月和5月,中共赣县委员会、县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赣万边区委员会随之撤消,朱曦东被选为中共赣县县委委员和县苏维埃政府委员。为配合红军第三次攻赣州,8月由兴国、赣县、于都三县调集人员,成立了东河总指挥部,朱曦东任政治委员,他密切配合红军主力攻赣州。尔后,他积极协助各级苏维埃政府宣传、动员青壮年参军参战,打土豪、分田地。 1931年2月,中共南路分委在白鹭成立,他调任秘书长。国民党蔡廷错部自兴国永丰向苏区进攻,妄图从白鹭、龙头、五陂、良口、湖江一带逼进。南路分委派朱曦东组织群众武装,配合南路分委独立团第七连埋伏在仙鹅山深山密林中阻击敌人,一举歼敌一个连兵力,缴获枪支100余支,战马2匹,为保卫苏区立下了战功。 1931年8月,由于“左”倾路线的统治,朱曦东被误作“AB团”分子抓起来,1932年4月错杀于兴国竹坝,时年31岁。建国后,平反昭雪,批准为烈士。

知识出处

赣縣志

《赣縣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赣县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及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着重记述近代、现代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采用篇、章、节的结构形式,共设33篇、141章、452节。篇首设概述、大事记,篇后设附录。概述总摄全书,叙议结合。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与记事本末体相结合进行记述。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以志为主,横排门类,竖写史实。文体采用现代语体文,据事记述,不加议论,寓褒贬于事实记述之中。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散记于有关章节。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