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5322
颗粒名称: 中元节
分类号: K892.1
页数: 1
摘要: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这天,民间家家户户杀鸭子,将鸭血染纸钱,焚烧祭祖,故俗称“鬼节”。从闽、粤、赣北迁入的人家,以十三或十四为“中元节”。若去世者初值“中元节”,儿孙须制纸衣、纸箱、纸床等冥器焚烧;内亲须送纸衣、纸钱、香烛和鸭子1只给逝者家;逝者已出嫁女儿,须在七月初一置办纸衣、冥币送到娘家,将纸衣挂于壁上,节前一天,取下纸衣装入竹笼内焚化,称为“挂衣”、“送新七月半”。富裕人家兴在节日前后,请道士为去世老人做“法事”。还兴在街道路口叫小孩焚烧纸钱,给“孤魂野鬼”受用,人们视为做善事。建国后,凡属迷信习俗渐废。但仍杀鸭备酒,合家会餐,有的烧些纸钱纪念去世亲人。
关键词: 风俗习惯 民间习俗

内容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这天,民间家家户户杀鸭子,将鸭血染纸钱,焚烧祭祖,故俗称“鬼节”。从闽、粤、赣北迁入的人家,以十三或十四为“中元节”。若去世者初值“中元节”,儿孙须制纸衣、纸箱、纸床等冥器焚烧;内亲须送纸衣、纸钱、香烛和鸭子1只给逝者家;逝者已出嫁女儿,须在七月初一置办纸衣、冥币送到娘家,将纸衣挂于壁上,节前一天,取下纸衣装入竹笼内焚化,称为“挂衣”、“送新七月半”。富裕人家兴在节日前后,请道士为去世老人做“法事”。放河灯,踩图灯,诵忏追荐,名曰“解衣”,俗称“做七月半”。还兴在街道路口叫小孩焚烧纸钱,给“孤魂野鬼”受用,人们视为做善事。建国后,凡属迷信习俗渐废。但仍杀鸭备酒,合家会餐,有的烧些纸钱纪念去世亲人。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