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5318
颗粒名称: 除夕
分类号: K89
页数: 2
摘要: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俗称“年三十晚”,谓之“过大年”。旧时,贫家负债者,躲债在外,除夕深夜方敢归家过年,故又称年关。晚餐丰盛,合家围坐吃团圆饭。除荤菜外,必备芹(勤)菜。饭后,长辈给小孩分发红包,俗称压岁钱。后接“灶神”归位,敬香烛祭“灶神”。接送“灶神”忌女眷参加,俗有“男不拜月,女不送灶”之说。年三十晚,厅堂、卧室、厨房灯火通明,谓之“照年光”。人们守岁至子时,迎新接福。近年来,电视台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大家边看电视边守岁,待深夜零时一到,鞭炮齐鸣,热闹空前,乡村则锣鼓相伴,更助喜兴。此时,家主将大门敞开,称为“开财门”。敬香四方“神灵”,祈求保佑全家平安吉祥如意。
关键词: 风俗习惯 民间习俗

内容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俗称“年三十晚”(月小为十二月二十九),谓之“过大年”。旧时,贫家负债者,躲债在外,除夕深夜方敢归家过年,故又称年关。这天,家家户户除旧布新,贴春联、喜帖,挂年画,大门、后门、厨房门、仓库门,凡有门处贴“老幼均安”、“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后有余庆”等贴字,秉烛焚香敬祖宗,供奉年饭、酒、“三牲”。晚餐丰盛,合家围坐吃团圆饭。除荤菜外,必备芹(勤)菜。饭后,长辈给小孩分发红包,俗称压岁钱。后接“灶神”归位,敬香烛祭“灶神”。接送“灶神”忌女眷参加,俗有“男不拜月,女不送灶”之说。年三十晚,厅堂、卧室、厨房灯火通明,谓之“照年光”。人们守岁至子时,迎新接福。近年来,电视台举办春节文艺晚会,大家边看电视边守岁,待深夜零时一到,鞭炮齐鸣,热闹空前,乡村则锣鼓相伴,更助喜兴。此时,家主将大门敞开,称为“开财门”。敬香四方“神灵”,祈求保佑全家平安吉祥如意。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