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赣州市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720020210005314 |
颗粒名称: | 从师入学 |
分类号: | K89 |
页数: | 2 |
摘要: | 从师学艺民国以前,贫困人家的男孩无钱上学读书,十二三岁时,父母便托亲友为其寻师学艺,俗称“学手艺”。投师前,须摆“拜师酒”,席间,家长、介绍人与师傅商定学徒事宜,写成投师帖。学徒期间,供食宿无工资。出师后,以低微工资帮师傅做1年工,然后自谋生计。学徒期间,逢年过节,须给师傅送酒肉鸡鱼等,俗名“睄师币节”。师父每年给学徒做一套衣服,表示回礼。出师时,须摆“出师酒”,以示庆贺。建国后,学手艺的习俗相沿如旧。“文化大革命”期间,把带徒学艺视为剥削。改革开放以来,学手艺的人剧增,但不写投师帖,不做拜师和出师酒,也不硬性规定学习年限,形成新型师徒关系。惟学徒期无工资、“睄师节”等习俗未变。 |
关键词: | 风俗习惯 民间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