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礼仪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529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礼仪习俗
分类号: K89
页数: 6
摘要: 男家托媒向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男女相互交赠鞋样,表示婚事已定。衣服首饰等聘礼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还须按照事前议定的数量送大饼、茶叶、酒、猪肉、鸡、鱼等。大饼为直径1尺余、厚1寸、饼面绘画龙凤图案的“龙凤饼”1对,又叫“爷娘饼”。此日,女家称“受聘”,或叫“领茶”。男家纳征后,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家。娶亲日,男家请倩郎运嫁妆、扛彩旗、抬花轿到女家迎娶。出嫁日,父母唤女到内堂,教女在婆家如何待人处事,孝敬公婆,侍奉丈夫等。归亲后,新郎新娘行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夫妇交拜礼。入洞房后行合卺礼。结婚前,男女双方须报名和缴纳手续费。
关键词: 风俗习惯 民间习俗

内容

旧时婚嫁有“六礼”之习规,即:一纳采,俗称“访人家”、求婚。男家托媒向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二问名,俗称“开八字”,男家托媒问女方名字和出生年月日时。三纳吉,俗谓“定事”,又叫“交鞋样”。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婚姻。男女相互交赠鞋样,表示婚事已定。四纳征,俗叫“行聘”、“下茶”。一般在婚期前一年或同年,男家送聘礼给女家。衣服首饰等聘礼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还须按照事前议定的数量送大饼、茶叶、酒、猪肉、鸡、鱼等。大饼为直径1尺余、厚1寸、饼面绘画龙凤图案的“龙凤饼”1对,又叫“爷娘饼”。此日,女家称“受聘”,或叫“领茶”。五请期,俗名“报日子”。男家纳征后,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家。六迎亲,俗称“接亲”。娶亲日,男家请倩郎运嫁妆、扛彩旗、抬花轿到女家迎娶。头天晚上,女家父母领嫁女去祠堂或众厅行辞祖礼,同时设筵席于内堂,命女坐首席,请亲戚或族中处女4人左右作陪,母斟酒,父执杯,给女儿喝告别酒,女拜受,父母退,陪者入座,称“花心桌”。出嫁日,父母唤女到内堂,教女在婆家如何待人处事,孝敬公婆,侍奉丈夫等。归亲后,新郎新娘行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夫妇交拜礼。入洞房后行合卺礼。
  抗日战争时期,提倡文明结婚,推行新式婚礼。赣县县政府规定每年的1月1日、2月2日、3月3日、4月4日、5月5日、6月6日、7月7日、8月8日、9月9日、10月10日、11月11日、12月12日,由当地政府举办集体婚礼。县城在大礼堂举行,农村在乡公所举行。结婚前,男女双方须报名和缴纳手续费。婚礼时,政府发给《结婚证书》。实行此规定仅几年,没有普遍实施,农村仍基本沿袭旧俗。
  建国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同时,市人民政府号召婚事新办、婚事从简,提倡集体婚礼。50~60年代,城市职工举行结婚仪式兴开茶话会,以糖果、瓜子、香烟等招待客人。会上一般请本单位领导讲话祝贺,再由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和表演节目等。前来祝贺的亲朋欢聚一堂,婚礼热闹简朴而隆重。70年代末,市郊农村逐渐兴起“采家风”,女方到男家查看住房、家庭环境,男家须盛宴款待,送红包,谓之“打发”。80年代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又兴婚事大办。男方除给女家礼金和“酒席钱”外,还要置办家具、床上用品等。女家则陪送电视机、冰箱、电扇、缝衣机、自行车、收录机和新郎的衣、帽、鞋、袜等。讲排场,相攀比,规格档次越来越高,铺张浪费之风渐起。各级人民政府加强思想教育,倡导移风易俗。共青团赣州地、市委于1982年元旦联合为110对青年男女举办集体婚礼,中共赣州地委书记杜昭为证婚人,致证婚词,地市党政军负责人亲临祝贺,并与新婚夫妇合影留念。郊区农村盛行新旧结合的结婚礼仪。男婚女嫁一般先由介绍人“牵线搭桥”,在征得男女双方父母初步同意后,建立恋爱关系。其联姻程序为:相亲、定婚、睄节、请期、登记、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
  相亲双方约定日期,男家备酒、肉、饼、果等礼物,在介绍人和内亲陪同下到女家相亲,俗称“看妹仔子”,男方给女方送红包作为见面礼。女方收受礼物和红包,热情款待,以示婚事初定。
  定婚婚事初定后,双方约定日期,女方及其亲属到男家察访。男家除备丰盛茶点、酒席招待外,再次给女方及其亲属送红包。席间双方谈定“恩恤礼”、鱼肉糯米和嫁妆等。有些地方村邻会送来荤盘果子,款待客人,以示祝贺,且体现男家睦邻一方。
  睄节定婚后至结婚前,男方在端午、中秋、春节3个节日前,备办酒肉、糕饼、衣料等向女方及其家长送礼。如男方不报迎亲日子,又不睄节,女方则认为婚事有变。
  请期男方择定迎亲日期后,择吉日备礼物送至女家。女方经过“合日子”,确定佳期,告知男方。
  登记迎亲佳期确定后,男女双方到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登记结婚,领取《结婚证》,然后分别向亲友、家族发出请柬,筹办结婚事宜。亲友送礼,舅家须为新郎取一名号,写于玻璃匾之上,连同礼物送给外甥家,俗称“送号牌”。
  迎亲结婚之日,男方备上轿肉鱼若干、下轿公鸡1只,新郎推着挂大红花的自行车(近年有的改为轿车),由介绍人、倩郎、乐师陪同,抬礼盒、放喜爆,一路吹吹打打到女家迎亲。女家的孩子们见迎亲队伍来临,在门前架凳阻拦,俗称“拦轿”,男方撒红包和硬币后才让进门。迎亲队伍到女家后,男方主事人(俗称“扛马鞘”)要行一系列礼数,给“恩恤礼”、“厨师礼”、“整容礼”、“沐浴礼”、“迎人礼”、“扶鸾礼”、“扶奁礼”、“顶针礼”、“祝敬礼”、“司翰礼”、“煮饭礼”、“开坛礼”、“开桌礼”、“担水礼”、“主事礼”、“姐妹钱”等。礼数不到不发亲。女家有的重娘舅,由舅舅背新娘上轿,也有的由兄弟背上单车或汽车,新娘脚不踏地,意思是:一不践平(谐声贫)地,指不贫穷的愿望;二表示我是尊重你们的意向背出门的,不是自己轻佻地走出去,日后娘家兄弟要支持我;三是可得到夫婿和婆家的尊重。发亲后,由新郎用自行车或轿车搭载新娘,倩郎抬嫁妆,乐师一路吹打,燃放喜爆,返回男家。新娘由新郎陪同进男家时,公婆要回避。传说相撞会日后不和睦。新娘进屋后,先在厅堂放置的簸篮里坐些时间,俗称“坐性”。在女方家,姑娘出嫁的前一天,迎接内亲贺客,晚上摆酒席款待,称“暖轿酒”。出嫁日,新娘要修容、洗澡、吃姐妹饭,母亲、姐妹相伴哭嫁,以示惜别。旋即,内亲给新娘赠送“贽腰礼”,吃过“送亲酒”后发亲。发亲时,喜娘给新娘头盖红罗帕、顶筛,由兄弟背至厅堂,跪拜谢祖,而后上车。女家要陪送1只子母鸡,与男方送来的下轿公鸡相配成对回男家,谓之“带路鸡”。
  拜堂新娘“坐性”后,礼生在新娘坐的簸篮前祝贺一番,然后由多子女的夫妇分别扶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夫妻相拜,俗称“拜堂”。礼毕,入洞房。在此之前,要在新人床上撒果品让男孩上床抢吃,意祝早生贵子。拜堂后,男家摆酒席宴请宾客,俗称“吃归亲酒”。酒席后,始闹洞房。次日,亲朋吃过早饭(俗谓“散客酒)后,各自回家。
  闹洞房在洞房或厅堂中设桌置酒肴、果品等,闹房者多为青年男女,先赞祝词,由新郎新娘双双筛酒,然后,闹房者出些滑稽题目要新郎新娘做,做后大家喝酒。此时,讲粗俗话、做粗俗动作,无人计较,实际上是启蒙性教育,热热闹闹至深夜,皆大欢喜而散。
  回门婚后次日,新娘的弟或妹来男家接新婚夫妇回女家。男家须备“三牲”礼品、酒和糕饼等。双双往女家上门,拜见岳父母和父母。女家设宴款待。当日下午,备礼物送新婚夫妇回男家,不留宿。
  特殊婚姻招亲寡妇眷恋亡夫家庭亲人,不愿改嫁,或有女无儿者,不愿女儿离家出嫁,期望老有所依,便招赘一男子到女家成婚落户,称为“招亲”、“招郎”。由于入赘者多系无钱娶妻的男子,故被讥称为“撑门”、“撑门棍”。建国后,政府提倡男女平等,鼓励男到女家落户,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成为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童养媳一是在儿子幼小时抱养一女孩,待双方成年后成亲。二是无男孩的人家,领养一女孩作为养女或作儿媳,故称“望郎媳”。此两类情况多出于贫苦人家。三是祖辈年事渐高,深恐早失生母的孙儿会遭受继母虐待而无所依,抱一与孙儿年龄相等或小两三岁的女孩为孙媳,待长大后,择吉完婚。建国后,此俗已废。
  二婚亲建国前,寡妇改嫁和离婚妇女再嫁,俗称“二婚亲”。寡妇改嫁须经亲族同意,并受人鄙视。寡妇改嫁时,须自带衣着及日用品,在拂晓前离开亡夫家,新夫在半路迎接,婚礼简便,故称“半路夫妻”。建国后,此俗已彻底废除,寡妇改嫁和离婚再嫁,婚姻自主,均不受岐视,得到法律保护。另有一种类似二婚亲的婚姻,即妇女丧夫后,转配亡夫的兄或弟,俗称“转亲”。民间对此多持褒议,认为是合乎情理之事。民间有“大嫂转小叔,门前栽蔸竹”的说法,意为能象竹子一样昌盛繁茂。
  丧葬旧俗丧葬礼仪繁多,城乡略有差异。普遍盛行的丧葬习规有送终、报丧、守灵、入殓、出殡、送葬、回车、安灵、做七、烧祈香、守孝等。明、清时期,父母死后,孝子需守孝3年。守孝期间,儒生不参加应考,为官者离任回家,家中不贴红纸对联,不办婚嫁喜事,衣不华丽,行不远游。民国时期,脱孝可提前,官不离任,逢考可应试,1年后可办各种喜事。服丧期间,家人戴孝,重七,以“七七”四十九天为“满七”,逢七日在家门口祭奠烧纸钱。“满七”时,孝子到舅家谢孝,在舅家理发后回家。父母死后次年春节,亲戚、朋友上门行“新香礼”;清明节前,子孙备办丰盛祭品到墓地祭醮,俗称“醮新地七月十五“中元节”,亲友给亡灵送纸衣、纸钱、香烛等,女儿送纸扎衣箱烧给死者,俗称“挂衣”至周年,子孙、内亲到灵位前烧香悼念,俗称“满周年”。客家崇祖,因天灾人祸举族迁徙时,往往将过世父母遗骸带在身边,到新居住地择址重新安葬,故有二次葬的风俗,原墓的碑文也在新坟地重刻。
  旧时民间重寿考,60岁以上而病死于家中卧室者为寿终正寝。老人逝世称“归仙”、“过身”、“作古”,安葬俗称“还山”,办丧事称办白喜事。且兴为在世老人预制衣棺,预造墓穴,称预制的棺材为寿木,预做的衣服为寿衣,预建的墓穴为寿拱。寿木用上等杉木作材料,寿木头上贴有红纸书写的“福”字、“寿”字,棺盖上贴有“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字样;寿衣与寿木同时做,男、女均是一套红衣红裤,一双红鞋、白袜,男为青色帽,女为青色裹头绸。筑寿拱前须请堪舆家相地形,择吉日开工;建时,亲朋须送茶点;建成时,主家设圆工酒答谢工匠、宾客。
  建国后,市人民政府提倡移风易俗,不断改革丧葬习俗,礼仪删繁就简,逐步推行火葬。职工去世,70年代以前多由本单位组成治丧委员会或治丧小组,发布讣告,举行追悼会。以后从简,只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有关单位和生前友好送花圈、挽联、挽幛。参加向遗体告别的亲朋,胸扣白花,臂缠黑纱,以示哀悼。办丧家属则递上一小截红绳,供吊唁者系在衣扣上。市内和近郊的死者遗体多为火葬,骨灰装入盒匣或瓷坛,外裹红布,在公墓区安葬,墓面、碑石均简朴。农村一般以黑纱、白花替代披麻戴孝,仅有个别人家仍从旧俗,为死者请道士做法事。
  生辰自古以来,妇女生育被看作大喜事,初生第一胎尤为重视。民间生育习俗繁多,且表现为重男轻女。妇女怀孕3个月后,娘家女眷须择吉日,携带鸡、蛋、糕饼、糖果等前往探望,俗称“睄胎”亲戚亦纷送鸡、蛋、鱼、猪肚等补品。妇女分娩后,其居室称“忌间”,产妇在满月前不出居室,俗称“坐月子”。同时,夫妇不准同房。产妇忌食生冷食物、新鲜蔬菜和肥肉等,故亲邻兴用油炸豆腐、瘦肉炒腌菜送给产妇食用,称为“送菜碗”。外婆(外祖母)在婴儿出生后的“三朝日”,携婴儿衣帽、围巾,鸡蛋、糖果等至女婿家贺喜,给婴儿沐浴更衣,俗称“洗三朝”。届时,燃香烛,拜祖宗,煮红蛋分送亲朋族人、左邻右舍,以示添喜。产妇家设盛宴款待宾客,俗称“三朝客”、“三朝酒”。民间一般由奶奶或外婆给婴儿洗澡,用食用茶油涂抹婴儿全身,润滑皮肤,着衣衫时,肘部缠红棉线,俗叫“三朝捆手”。主人给洗婴者吃“满碗”。婴儿衣衫用长寿老人旧衣袜等裁剪而成,意为象老人一样长寿。若生女孩则不散发红蛋,也不请“三朝客”。
  市郊一带兴“走满月”。满月时,产妇与婴儿皆沐浴。母亲抱婴儿到厨房灶下吃“满碗”,祈求灶神保佑婴儿成长。次日,母亲抱婴儿携礼物回娘家看望外祖父母,外祖家备礼物送回,俗称“走满月”。主家设酒席宴请亲友宾客吃满月酒。婴儿出生100天,兴“做百日”。大厅放置婴儿小轿,将婴儿放在轿内,其面前放置一些文具、用具,让其抓触,以测其人生道路。并做米果分赠亲友。婴儿满周岁时,俗称“长尾巴”,兴做米果吃擂茶。亲朋送儿童玩具,外祖家送风帽、棉衣和手镯、项圈等。民间婴儿“开斋”,一般在婴儿出生的当年举行,忌跨年度,在过节或婚嫁、寿辰的喜筵上,挟些荤菜或汤汁,沾婴儿嘴唇,表示“开斋”,此后便可随意向小孩喂食饭菜。建国后,上述习俗的迷信色彩已渐消除。一般只在小孩生日,给小孩吃煮蛋、生日蛋糕等。有的将婴儿“开斋”旧俗,简化为由父母在酒席上随意沾几种荤菜于婴儿口中即行。
  晚辈为长辈庆寿,俗称“做生日”。民间一般作兴“男做齐头女做一”,即男性做寿逢整数,如60、70、80周岁;女性做寿逢一,如61、71、81周岁。平民做生日,由儿女牵头,内亲送寿饼、寿面、肉鱼、衣料、鞋帽等。寿翁家设两餐酒席酬谢宾客,一餐在头天晚上吃“暖寿酒”,一餐在寿日中午吃“拜寿酒”。寿筵上须吃面条,俗称“长寿面”。一般为60岁以上方做寿,但若长辈健在,晚辈不可为自己庆寿,以示孝敬。建国后,小孩周岁和少年生日仍兴庆祝,中年做寿极少,年长者做寿较多,规模平常,亲朋团聚小酌,以表敬意。农村多在儿孙结婚日期同时做寿,俗称双喜临门。
  开张民国以前,商店开张,店主择定吉日良辰,先将商品陈列整齐,店面粉刷一新,内外张灯结彩,以大红喜联贴于门首,红绸覆盖招牌。开张时燃放大挂爆竹,烧香点烛敬奉赵公元帅,然后亮出招牌。最先入店顾客,可用包有小额钱币的红包随意购买商品1件。旋即,亲朋送匾额、燃鞭炮、前来恭贺,店主设宴答谢,俗称“吃开张酒”。每年正月某日开门(也叫开张)做生意时,店主兴手持算盘,上下摇动,意为招财进宝。
  建国后,不论国营和私营商店(公司),新店开张和新年开业时,均鸣放爆竹。开张前发请帖,邀请有关人士出席开业典礼,有的大型公司还请领导剪彩致词。头几天营业,商品一律打折扣优惠,以广招徕,还在报纸上刊登专版开业启事,有关部门(单位)联名同贺。
  从师入学从师学艺民国以前,贫困人家的男孩无钱上学读书,十二三岁时,父母便托亲友为其寻师学艺,俗称“学手艺”。投师前,须摆“拜师酒”,席间,家长、介绍人与师傅商定学徒事宜,写成投师帖(含从师时间、遵守行规、尊师从教等内容)。学徒期间,供食宿无工资。出师后,以低微工资帮师傅做1年工,然后自谋生计。学徒期间,逢年过节,须给师傅送酒肉鸡鱼等,俗名“睄师币节”。师父每年给学徒做一套衣服,表示回礼。出师时,须摆“出师酒”,以示庆贺。建国后,学手艺的习俗相沿如旧。“文化大革命”期间,把带徒学艺视为剥削。改革开放以来,学手艺的人剧增,但不写投师帖,不做拜师和出师酒,也不硬性规定学习年限,形成新型师徒关系。惟学徒期无工资、“睄师节”等习俗未变。
  破蒙读书30年代以前,学龄儿童上学,择吉日凌晨,由亲人携带香烛、果品、酒等,放鞭炮背着上学校。到校后,由亲人先在孔夫子像前点燃香烛,引学童先跪拜孔夫子,再跪拜老师,请老师喝酒、吃果品,老师引学童入教室,点《三字经》:“幼而学,壮而行,上理国,下便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让学童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念,反复念3遍。称为“破蒙”。40年代,此俗渐废。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