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529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
页数: 4
摘要: 生活习俗服饰衣着清代和民国初年,长袍、短衫款式,男女相仿,都是长圆领,大面襟,自脖子处至右臂下,缀铜扣或结蒜瓣面扣,口袋缝于前襟里面,裤子同为宽腰裤,俗名“打褶裤”。耕作和做家务时,男系“团裙”于腰间,女系“围裙”于胸前。上衣款式先后风行列宁装、解放装、青年装、中山装、学生装,城镇女子亦兴列宁装,尤其西装裤在城乡妇女中风靡一时。“文化大革命”期间,草绿色军装一度时兴。多数人选用涤棉、涤卡、涤纶、腈纶、尼龙等布料,部分人穿着毛料、呢料等高档衣裤。款式新颖,直筒裤、喇叭裤、牛仔裤、西装、夹克衫、风衣、羽绒服、运动服遍及城乡,女性的连衣裙、大褶裙、西服裙等裙服尤为见俏。
关键词: 风俗习惯 生活习俗

内容

生活习俗服饰衣着清代和民国初年,长袍、短衫款式,男女相仿,都是长圆领,大面襟,自脖子处至右臂下,缀铜扣或结蒜瓣面扣,口袋缝于前襟里面,裤子同为宽腰裤,俗名“打褶裤”。服装质地有棉、麻、丝,颜色有蓝、青、白等,多为毛蓝布、乌青布、白棉布和夏布,也有白竹布和士林布。富裕人家穿绫罗绸缎、香云纱。儿童多穿束带袈衣,俗称“和尚衣”,婴儿穿连袜裤。30年代后,男人多穿中山装和学生装,少数穿西装,女人兴穿上衣下裙和旗袍。衬衣、毛线衣、卫生衣裤(绒衣裤)、棉袄、皮袄、呢大衣也逐渐流行。一般男人改穿对面襟广装便衣,女人兴穿大面襟紧身便装。耕作和做家务时,男系“团裙”于腰间,女系“围裙”于胸前。50~60年代,除农村男女和部分老人仍沿袭穿旧装外,其他人皆改穿新式服装。上衣款式先后风行列宁装、解放装、青年装、中山装、学生装,城镇女子亦兴列宁装,尤其西装裤在城乡妇女中风靡一时。服装质地以卡叽布、灯芯绒、毛呢料较盛行,还兴起热穿背心、汗衫、长、短袖衬衫,冷穿大衣、绒衣裤、毛线衣裤等。“文化大革命”期间,草绿色军装一度时兴。70年代后期开始,服装质地日趋中高档,款式日渐新潮。多数人选用涤棉、涤卡、涤纶、腈纶、尼龙等布料,部分人穿着毛料、呢料等高档衣裤。款式新颖,直筒裤、喇叭裤、牛仔裤、西装、夹克衫、风衣、羽绒服、运动服遍及城乡,女性的连衣裙、大褶裙、西服裙等裙服尤为见俏。
  冠戴清代,男人头前剃光,头后蓄发结单辫,故多戴布顶瓜皮帽或裹头巾布。少女结单辫,扎红头绳;婚后挽髻,戴网插簪。髻有圆形、船形、椭圆形等,且多佩头巾。民国时期,男人剃光头、剪西装头,多戴索顶布帽、棉绳帽、呢帽、礼帽、鸭舌帽;小孩兴戴风帽,妇女扎布条、缠绉纱。建国初,男女多戴八角帽,老人戴风雪帽或老头帽。女子兴裹各色围巾。“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兴戴草绿色军帽。80年代以来,帽子品种繁多。夏天,青年男女兴戴太阳帽;冬天,中老年妇女和儿童兴戴绒线编织帽,农村妇女兴裹方块围巾、纱巾。
  鞋袜民间鞋袜历来讲究坚实耐用。旧时,穿苎麻细绳纳底、两脚皆可穿的平直形或分左右的弯形布鞋,鞋面多为黑色,儿童、妇女也穿绣花鞋。遇新丧,后辈穿白布鞋,次年改穿蓝面白边鞋,以示孝敬。人们普遍穿布袜,后逐渐普及纱袜。清末至民国时期,一般男穿平口布鞋,女穿尖头平口绣花布鞋,少数人穿皮鞋。雨天,男女多穿厚底木屐,少数人穿胶鞋。夏天普遍穿薄底木屐(俗称“拖板子”)。劳作或远行,多穿掺麻条或掺布条编的草鞋。建国后,胶底帆布面的力士鞋、解放鞋和球鞋盛行一时。雨天,多数人穿浅口橡胶雨鞋。70年代起,各式塑料拖鞋、凉鞋和塑料底、橡胶底的布鞋十分普及,雨天多穿半统或中统橡胶雨靴,木屐已绝迹。80年代起,兴穿皮鞋和人造革鞋及各类旅游鞋、运动鞋;城市中青年妇女鞋式多为坡跟和高跟,并逐步向农村普及,男鞋亦在向半高跟发展。纱袜逐渐被尼龙短袜、丝袜所取代。穿裙的妇女则多数穿长统丝袜、尼龙袜。
  容饰清代,男子留长辫蓄须,闺女蓄长辫,额前梳“刘海”(俗谓“招郎发,出嫁后改梳发髻。民国初年,提倡剪发,男子多数剃光头。30年代后,妇女多改为剪短发,男子普遍理大小西装头、平头和学生装发式,城乡老年人仍爱剪光头。建国后,城镇男子一度盛行由中间往两边梳的分头。中年妇女多剪短发别发夹,青年妇女剪短发或梳长短辫。70年代后期起,男女发式变化很大,有“螺旋式”、“三七开”、“大小波浪”、“披肩式卷发”等。城镇部分男青年兴留齐脖长发或蓄鬓发,有的电烫卷发、冷烫卷发、染发;妇女兴剪齐耳短发,俗称“阿拉头”(上海装),女青年盛行烫卷发,发型颇多。
  饰物赣州妇女素有佩戴银手镯、银戒指、银耳环、银簪、银练的习俗,少数家境宽裕者则饰以金制品。小孩普遍盛行在帽额沿镶银片制成的八仙、罗汉等,脖上挂镌有“长命富贵”字样或剪刀、尺、算盘、书本等图形的银质长命锁和银项圈,以示吉祥与避邪。男子装饰较简,除兴戴金银戒指(一度兴印章戒指)外,有的戴手表、挂怀表。建国后,妇女、小孩饰物渐简。“文化大革命”期间,佩戴首饰的极少。80年代后,妇女佩戴戒指、耳环、项链者日渐增多,除金银质外,还有珍珠、宝石等,有的男子也戴金银戒指。城乡男女佩戴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的很普遍。
  饮食主食解放前,广大农民家境贫寒,主食多为掺粮糠菜。建国后,城乡居民以大米为主食,以红薯、豆麦、芋头之类为辅食。一日三餐。冬季昼短,有的吃两餐。农村多系三餐干饭,农忙时节,一日三餐干饭两顿茶点,谓之“一天两茶三饭”。
  干饭以大米饭为主,其做法是将大米洗净,倒入大锅内加热煮至半熟,然后捞起置入木甑,用大火蒸熟而成。米汤用于喂猪或煮成粥。城镇多用焖的方法,将洗净的米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直接煲焖至熟。
  稀饭即“粥”,城镇人的早餐多吃稀饭,佐以各式点心;农村多安排在晚餐吃稀饭,佐以薯、芋等。农村喜将大米加工成粉干、烫皮、沙河粉等,或煮或炒作早餐、晚餐,或临时招待客人。建国后,城镇居民以面食作早餐较普遍。
  吃茶亦称“打点心”,一般是吃普通茶和点心,较高档次的则吃“擂茶”。制作擂茶,先用擂钵将茶叶(粗细均可)和炒香的芝麻、花生仁、生姜加入油盐碾制成茶泥,饮用时将少许茶泥冲入开水拌匀即成。有的把熟蒜泥、青菜末、煎豆腐丁、肉丁、香菇丁、粉干、粉皮及油炸后碾碎的花生仁、豆子、糍酥等添入茶碗中。这种擂茶,色、香、味俱佳。农村主要在农忙季节请帮工时,上午加食1顿,或上、下午各加1顿。
  饮料旧时,城镇人家多饮茶叶沏就的茶水,农家一般采集棠梨树叶、嫩棘芽等制成“粗茶”饮用。建国后,城乡居民普遍用红、绿茶泡开水,俗称“泡茶”,招待客人和自饮。夏季,有饮用夏枯草、金银花、鱼腥草等草药凉茶的习俗。
  酒是民间待客或自酌的常备饮料。有的农家常以此代茶传统饮用酒为糯米酿制的水酒,最有特色的为冬季用糯米酒酿(俗称酒娘)勾兑白酒,酿成色泽黄白,芳香甘醇的蜜酒、冬酒。这种酒营养丰富,余味悠长,不伤人体。70年代起,各类瓶装米曲制的白酒、甜酒、果酒等开始畅销,城乡居民均兴喝瓶装酒。80年代,夏季盛行喝啤酒,逐渐遍及城乡。饮酒风俗不一,多数地方饭前吃酒,饭后品茶。城镇一般饭后不敬酒。父母健在,饭后不饮酒,以示孝敬。新春正月,客至即饮,且有各色腊味佐酒,此习相沿至今。
  吃蛋旧俗以蛋待客,或煮芋头蛋,或煎荷包蛋,或蒸酒酿蛋。吃蛋讲究个数,除丧事外,不能用2个、4个蛋待客,一般3个。儿童启蒙入学之日要吃葱花蛋。解放后,此俗已趋淡化。结婚喜日对抬花轿者(现为扶自行车者或汽车司机)以蛋招待,此俗仍存。过生日、儿童入学、内亲或远道来客,都以蛋款待;生儿女送亲朋的蛋,要染成红色,每份送6个以上,逢双或逢九,以示好事逢双,久久长之意。
  菜肴赣州人一向节衣缩食,平时,家常便饭,素菜为主,有多种蔬菜、豆类制品和小菜等。腌菜与萝卜干是传统小菜,很多人家长年备有浸泡酸菜的醋坛,把蕌头、辣椒、豆角、生姜、萝卜、黄瓜、菜梗等,洗净晾干置入坛中,用盐、糖水浸泡,可净食或作佐料。冬至前后兴作“豆腐乳”,又叫“霉豆腐”,俗称“长生菜”。夏天,喜作“盐淡豆腐”。城镇人家一般以中餐、晚餐为正餐,菜肴较丰,多伴以小虾、鱼仔、蛋之类的小荤菜,早餐多吃小菜或剩菜,而不另外炒菜。赣州人爱吃辣椒,除青菜外,凡是炒的菜几乎都放辣椒。每逢节日或款待来客都加做荤菜。旧时以猪肉、鱼、鸡、鸭为主。近年来,甲鱼、鳝鱼以及各种野味也时做待客珍品。农村除逢年过节加做荤菜外,平时一般来客,如不加做荤菜,则加做油炸豆腐和油炸冬瓜、茄子、烫皮等。
  筵席俗称“酒席”或叫“做酒”。乡村酒席,多传统菜肴,用碗盛菜,用自做的糯米水酒。城镇人家设宴多用瓶装酒或坛装酒。筵席规格,以所上菜的数目和首碗菜的质量而定,比较普遍的有四盘六碗、四盘八碗和九大碗,规格较高的有四盘六碗另加四小碟、四盘八碗另加六小碟,并备有糖果和水果供开席前吃。小碟菜是下酒菜。按头碗菜质量分,主要有肉皮席、蹄筋席和海参席3种,用燕窝为头碗菜的燕窝席极为少见。筵席间的礼节,城市摆喜酒上第一道菜时,燃放喜爆叫开席,散席送客时,再燃喜爆;农村在炒鱼上桌时,东道主往各席向来宾敬酒。近年兴加一盘青菜和一碗甜味银耳汤或莲子汤,至此,宾客一般停止吃酒,开始用饭,旋即尽欢而散。
  住宅清代以前,民间住房多为二进(一天井、二厅堂、两边厢房)房、三进(二天井、三厅堂、两边厢房)房,上厅高于下厅。随着时代变迁,二进、三进房因采光通风不好,阴暗潮湿,逐渐被四扇三间、六扇五间房所代替。住房一般多为两层,民间有“寒热不登楼”之说。四扇三间房屋多属土木结构,中间厅堂,左右两边前后四间房,开小窗。厨房建于大门左侧,土墙瓦面。屋后建有小院,饲养家禽家畜。住宅多建于山麓,座北朝南,以取冬暖夏凉,或座西朝东,以取“紫气东来”。禁忌建于正南北子午线方位,尤忌屋后建厕所,屋前建猪栏。凡是猪牛栏、砻碓房、柴草房、厕所之类的建筑,皆建于远离厅堂、主房的左右两侧。山村客家人还喜在屋后山壁上打洞挖窖,用以储存越冬的红薯、蔬果等农产品。建国后,住房风格发生显著变化,城乡建房均讲究室内通风采光,适用美观,建筑材料多用机制砖瓦和涂料。
  行走旧时出门远行,须择吉日良辰,新年初次“出行”,尤为重视。兴给新年出外经商、求学、做事的亲人煮“满碗”(鱼丝或面条或米粉加3个蛋),寓意平安、圆满和顺利。建国后,此俗渐废。
  旧时,赣州一带农村乡道每隔5里、10里,在道旁建有风雨亭。此亭由个人或众人捐资建筑,供行人避风雨和喝茶歇息。每逢盛夏,乐善好施人家在此摆放凉茶,供行人过客解渴消暑,谓之“施茶”。
  行路还有不成文的礼节性规矩:狭路相逢多互相礼让;青壮年让老幼和妇女;空手者让挑担者;推车上下坡道,空车让重车,下坡让上坡。建国后,人民政府把行路、行车讲礼让,作为社会主义新风尚加以提倡。
  其他蓄须旧时,男子60岁以上的老人喜爱留胡须,以此美容和向往高寿。蓄须须择吉日良辰,届时,厅堂点燃香烛,鸣放爆竹。蓄须老人跪拜祖宗之后,端坐厅中,由理发师为他剃头留须。理发师在动作之前,先向老人恭喜一番,说吉利话,然后开始理发、刮脸、留须。事后给理发师红包。亲朋前来送礼祝贺,主人则设宴招待宾客。父母健在不可蓄须,以示孝道。
  承继又称“过继”、“过房”。旧时,无子者,以兄弟之子为子,或以外甥为子,或过继远房族人之子为子,传宗接代,谓之“接一房烟火”。承继时,须请中人议妥条件,择吉日宴请被选继承人的生身父母、母舅及双方嫡亲叔伯、族人、亲朋等到场,证人代写“承继字”,亲叔伯人等画押(或印指纹)作为证据,主人赠送画押礼,继父子关系宣告确立。
  析产俗称“分家”。分家时,须请内亲和家族中有威望且办事公道正直之人到场,用红纸立字据,俗称“分关”。到场人在分关上签名画押。嫡长子、长孙在分家时,拥有优先权。分家后,内亲有送鱼、肉、碗筷、炊具之习。父母自留一份财产作养老之用。
  契母旧时,男孩出生后病痛多,亲人为其“问仙”、“算命”,若与生父母“不相生”,则要契拜他人为母,称“契母”或“契妈”,对生父、生母则改称大叔、大娘。生父母择吉日、备酒肉、剪衣料去契母家,拜见契母,契母抱孩子,为其取小名,如“狗狗”或“叫化子”等,意谓贱孩子好长大。契母给其右手戴一只银质祛病镯,或戴一项圈(叫“狗圈”)以避邪。此后,来往密切,亲如一家。也有过继僧道者,借佛道庇护。或请堪舆先生书写小儿生辰八字,由僧道主持装在小红布口袋中,挂在某佛祖、仙道的龛内。馈送寺观的香油钱和礼金重者,可悬于佛帽、佛耳、佛手指上。建国后,此俗渐衰。
  修谱古时,赣州有编修家谱、族谱、宗谱等谱牒的传统。据不完全统计,赣州现存旧家谱208部,全在郊区农村,其中水西乡65部、湖边乡3部、蛤湖乡12部、水南乡12部、水东镇38部、沙石镇78部。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