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量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5262
颗粒名称: 寿量寺
分类号: TU098.3
页数: 2
摘要: 寿量寺位于城内中山路东段南侧,为后梁卢光稠所建。《寿量寺中兴修造记》记载:唐末卢光稠患病医治无效,有人推荐道诚僧为其诊治。病愈后,光稠欲重酬道诚僧,道诚僧不受,说:“得一袈裟地足矣”。光稠随即将其东宅花园捐送建寺。始名卢兴延寿寺;不久,改名圣量寺,宋时更为今名。明洪武年间复建。大学士解缙有记。原寺建筑规模宏大,因遭历代战乱冲击,逐渐损坏缩小,只剩后殿,今改作正殿。持芳和尚圆寂后,由明亮、传心、悟道等人先后住持,直至解放。寺内原有五代时铸造的贴金铁观音佛像1尊,高6米,为江西省大佛像之一。1957年,寺量寺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972年佛像被毁,寺内僧房作他用。1991年6月开始修复寿量寺,1995年底竣工。
关键词: 道观 寺庙

内容

寿量寺位于城内中山路东段南侧,为后梁卢光稠所建。《寿量寺中兴修造记》记载:唐末卢光稠患病医治无效,有人推荐道诚僧为其诊治。病愈后,光稠欲重酬道诚僧,道诚僧不受,说:“得一袈裟地足矣”。光稠随即将其东宅花园捐送建寺。始名卢兴延寿寺;不久,改名圣量寺,宋时更为今名。元末兵毁。明洪武年间(1368~1398)复建。大学士解缙有记。原寺建筑规模宏大,因遭历代战乱冲击,逐渐损坏缩小,只剩后殿,今改作正殿。1931年,由释品芳和尚等创办私立博济初级小学。1935年停办。持芳和尚圆寂后,由明亮、传心、悟道等人先后住持,直至解放。寺内原有五代时铸造的贴金铁观音佛像1尊,高6米,为江西省大佛像之一。1957年,寺量寺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文物。1972年佛像被毁,寺内僧房作他用。1991年6月开始修复寿量寺,1995年底竣工。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