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5256
颗粒名称: 道教
分类号: I199.3
页数: 1
摘要: 晋代传入赣州后,历代都建有观庙。晋代建有上坛观,唐代建有紫极宫、玉虚观、景德观,宋代建有紫霄观,明代建有灵台观,清代建有三清古观。今除重建的玉虚观外,余皆不存。唐、宋时,道教颇为兴盛,道士地位很高,享有不纳税、不服役等特权。清代始,江西特有的道教庙会——真君庙会,传入赣州。此会为祭祀许逊而创立,祭祀场所为万寿宫。建国后,在民主改革中,废除教内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多数道教职业人员改就他业,以劳动所得维持生计。对少数年老失去劳动力的道教职业人员,人民政府给予生活照顾。“文化大革命”期间,道教被停止活动,宫观被接管或拆除。同年底,成立赣州市道教协会筹备小组,推选方业儒任组长。
关键词: 道教 道观

内容

晋代传入赣州后,历代都建有观庙。晋代建有上坛观,唐代建有紫极宫、玉虚观、景德观,宋代建有紫霄观,明代建有灵台观,清代建有三清古观。今除重建的玉虚观外,余皆不存。唐、宋时,道教颇为兴盛,道士地位很高,享有不纳税、不服役等特权。清代始,江西特有的道教庙会——真君庙会,传入赣州。此会为祭祀许逊而创立,祭祀场所为万寿宫。
  1914年,道教会赣县分部成立(1942年易名赣县道教会)。道教会负责组织主持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庆祝李老君圣诞和二月十四追悼本会故世先师等事宜,以及承办各坊庙打醮朝皇,其中朝皇为赣州道教独有的法事活动。赣州城内三月天花宫、六月光孝寺、七月七姑庙圣诞日期,教徒进行诵《道德经》、《清净经》和上表等法事活动。真君庙会定每年八月初一(许去世之日)为“福主日”。从初一至初十,道众前往万寿宫朝拜,举办庙会。民国时期,城内真君阁(今濂溪路恒顺寺巷内)每年庙会以八月初三晚上人数最多。前往七鲤镇万寿宫朝拜的道众也络绎于途。1940年,城内庙会活动停止。1942年,注册登记的道士有100多人。解放前,境内有道观近20所,还有万寿宫30余座。
  建国后,在民主改革中,废除教内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多数道教职业人员改就他业,以劳动所得维持生计。对少数年老失去劳动力的道教职业人员,人民政府给予生活照顾。1950年,建立赣州市道教会筹备委员会,会址设三清古观内。1952年,组成市第二届道教会筹备委员会,团结道教人士,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活动,进行教内制度改革。“文化大革命”期间,道教被停止活动,宫观被接管或拆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落实宗教政策。1984年8月,退还三清古观给道教会使用,并进行修缮。同年底,成立赣州市道教协会筹备小组,推选方业儒任组长。组址设水东镇万松山玉虚观。1995年有道众54人。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