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963
颗粒名称: 歌舞
分类号: J72
页数: 1
摘要: 抗日战争以前,赣州的女中、女师和小学开展歌舞活动较多,最早演出的歌舞有《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月明之夜》、《三蝴蝶》、《七姐妹游花园》、《寒衣曲》、《渔光曲》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青年将抗日歌曲编为舞蹈搬上舞台,有《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和《丈夫去当兵》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女中演出新疆民族舞,女师和助产学校演出土风舞、水手舞和踢踏舞等。1986年6月,舞蹈《清茶飘香》被列为参加全省比赛节目,后获全国业余舞蹈节目三等奖。
关键词: 秧歌舞 民间歌舞

内容

抗日战争以前,赣州的女中、女师和小学开展歌舞活动较多,最早演出的歌舞有《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月明之夜》、《三蝴蝶》、《七姐妹游花园》、《寒衣曲》、《渔光曲》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青年将抗日歌曲编为舞蹈搬上舞台,有《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流亡三部曲)和《丈夫去当兵》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女中演出新疆民族舞,女师和助产学校演出土风舞、水手舞和踢踏舞等。
  建国初期,机关、工厂、学校都组织有秧歌舞队。不少单位结合生产编演歌舞,有赣州卫生学校的《农作舞》、赣西南日报社印刷厂的《印刷舞》、赣南造纸厂的《造纸舞》、赣州机械厂的《机械工人舞》。这个时期,江西省文工团随赴朝慰问团来赣州演出,传授苏联、匈牙利等国的舞蹈。1956年,赣州市职工业余歌舞团成立,先后演出歌舞《过街楼》、《采茶扑蝶》、《十对花》、《织女穿梭》及新疆民族舞等。1957年,赣州市文化馆业余宣传队演出歌舞《大茶山》等。
  1986年6月,舞蹈《清茶飘香》被列为参加全省比赛节目,后获全国业余舞蹈节目三等奖。1987年,市政工程养护处参加首届全国建设建材职工文艺调演的舞蹈《园林新曲》获表演一等奖。1993~1995年,创作演出赣南采茶歌剧《山歌情》和大型客家风情组舞《长长的红背带》。首都戏剧界认为,《山歌情》剧继《白毛女》之后走出一条新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长长的红背带》组舞是赣南客家母亲和客家儿女一曲风俗风情咏叹调,一幅历史文化的瑰丽画卷。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