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音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962
颗粒名称: 现代音乐
分类号: J64
页数: 2
摘要: 同年冬,迁来赣州的上海同济大学大型管弦乐队上街演奏,这是赣州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支管弦乐队。同年秋,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派著名音乐家程懋筠率演出队来赣州举办了大型音乐晚会。抗战胜利后,赣州业余国乐队多次举办音乐演奏会。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进驻赣州,对赣州音乐活动的开展起了较大促进作用。1950年1月,市文联筹备处成立赣州市音协。1954年8月,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在市人民政府礼堂举行山歌大会。同年春,市文化馆和市音协组成100多人的赣州市职工合唱团,排练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1956年4月,赣州市总工会成立赣州市职工业余歌舞团。
关键词: 音乐作品 文学作品集

内容

现代音乐赣州的现代音乐,首先是从学校开展的。“五四”运动以后,各中、小学都设立音乐课程,组织乐队,聘请专业音乐教师,教唱歌曲。每逢重大节日和校庆都举行游艺晚会,演出的音乐节目曲调多属抒情的,有《小桃红》、《小二黄》、《梅花三弄》、《苏武牧羊》、《烛影摇红》等。流行的歌曲有《春天的快乐》、《打倒列强》、《寒衣曲》、《葡萄仙子》、《月明之夜》、《麻雀与小孩》、《三蝴蝶》、《渔光曲》、《送别》、《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镰刀歌》、《锄头舞》等。唯一的西洋乐器是脚踏风琴,教师教歌用风琴伴奏。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著名音乐家汇集赣州古城,音乐活动盛极一时。1937年秋,何士德组织以沪、杭等地流亡青年为骨干的青年服务团第九队,深入街头、公园、广场、机关、学校,使赣州城处处响起了抗日歌声。同年冬,迁来赣州的上海同济大学大型管弦乐队上街演奏,这是赣州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支管弦乐队。1938年春,整编后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开赴抗日前线,途经赣州,其宣传队在阳明路、中山路等街头教唱抗日歌曲。1938年起,先后建立起抗敌后援会合唱团、三青团江西青年招待所歌咏队、“东南工合”工人合唱团、赣县电厂大路合唱团、赣县民众教育馆业余歌咏队、儿童教养院儿童合唱团、贫儿教养院儿童合唱团以及各中小学合唱团和歌咏队。1939年,组建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乐队,每逢集会、阅兵式庆祝活动都进行演奏。同年秋,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派著名音乐家程懋筠率演出队来赣州举办了大型音乐晚会。1941年,该会在赣州举办音乐学习班、音乐晚会,创作歌曲。同年夏,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仆剧团、江西省第四区保安司令部政工大队联合演出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同年冬,公仆剧团演出冼星海的大型歌剧《军民进行曲》。1943年夏,在赣州工作的文化艺术界名流应邀创办赣南艺术师资训练班,设音乐科,由程懋筠、薛奇逢、胡江非主教音乐。1944年春,著名音乐家王沛伦等在赣州举办个人演奏会。同年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演剧宣传第七队巡回演出至赣州,公演冼星海的歌剧《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等。抗战胜利后,赣州业余国乐队多次举办音乐演奏会。赣州音乐爱好者组织东南音乐馆,开展音乐活动。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进驻赣州,对赣州音乐活动的开展起了较大促进作用。1949年,第四十八军文工团演出大型歌剧《白毛女》,第十五兵团文工团演出歌剧《血泪仇》,第四兵团文工团大型管弦乐队经常进行街头宣传。随后,赣州市立中学、赣州师范、团市委、市教文工团演出歌剧《王秀鸾》、《三世仇》、《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和《赤叶河》。1950年1月,市文联筹备处成立赣州市音协。1954年8月,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在市人民政府礼堂举行山歌大会。同年春,市文化馆和市音协组成100多人的赣州市职工合唱团,排练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1956年4月,赣州市总工会成立赣州市职工业余歌舞团。1961年,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钟望杨和教授高芝兰率领“六边活动队”来赣州访问,演出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奖作品大合唱《幸福河》,演奏小提琴曲《梁祝》,教授西洋发声法;赣州市选送业余文艺骨干至上海音乐学院工农班培训。1963年,赣州市合唱团、歌舞团先后演出歌剧《刘四姐》、《信江波》。1979年国庆节、1981年建党60周年等重大节日都分别举行全市歌咏大会。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