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间文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95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间文艺
分类号: J193
页数: 6
摘要: 1936年夏,湖北舒修益杂技魔术团到赣州,公演于新光电影院。同年秋,马守义万国杂技魔术团到赣州表演。1937年春,刘少武飞车杂技团到赣州献艺。1947年夏,墨西哥杂技歌舞团在胜利大戏院表演神鞭等杂技。建国初,赣州市民间杂技艺人自愿组合成民间杂技团,活跃于民间。50~60年代,河北沧州杂技团、花家杂技团等先后在市体育场表演。1979年,市民间杂技团由解放办事处接管后,常年在闽、浙、粤等省演出。高跷 20年代初由北洋军阀部队传入赣州。高跷队一般由10~15人组成,扮饰《八仙过海》、《封神榜》、《水浒》中的人物,每逢春节均举行庆贺表演。婚娶寿诞、节令期间,接受邀请围桌弹唱。
关键词: 民间艺术 文艺表演

内容

1936年夏,湖北舒修益杂技魔术团到赣州,公演于新光电影院。同年秋,马守义万国杂技魔术团到赣州表演。1937年春,刘少武飞车杂技团到赣州献艺。1947年夏,墨西哥杂技歌舞团在胜利大戏院表演神鞭等杂技。建国初,赣州市民间杂技艺人自愿组合成民间杂技团,活跃于民间。50~60年代,河北沧州杂技团、花家杂技团等先后在市体育场表演。1979年,市民间杂技团由解放办事处接管后,常年在闽、浙、粤等省演出。1982年,改名赣州市杂技团。1988年撤销。
  高跷 20年代初由北洋军阀部队传入赣州。赣州人俗称“高脚师”。高跷队一般由10~15人组成,扮饰《八仙过海》、《封神榜》、《水浒》中的人物,每逢春节均举行庆贺表演。20年代中期,高跷活动兴盛,赣州有四五个高跷队,在县岗坡(今章贡路)举行过比赛。
  建国后,市文化馆发动民间艺人组织高跷队,扮饰工农大众和人民解放军等形象,经常在节假日或大型集会时表演。1995年,赣州市有高跷队2个。
  曲艺莲花落宋代,赣州就有莲花落,大都是盲艺人演唱。民国时期,一般商贾和小康人家婚寿喜庆以及民间节日,常请盲艺人唱莲花落。演唱时不伴奏,只由两名盲艺人演唱,一主一帮,主唱演唱故事情节,帮唱接唱每句末尾一个字延唱衬词。主唱击橛子,帮唱打棰子,掌握板眼(节奏)。莲花落音调,有平板、哭调、快板、数板等,并穿插道白,道白讲赣州方言。另有四川调、下南京、十杯酒、孟姜女、调兵歌、茉莉花、凤阳花鼓等小调。艺人根据不同故事的喜怒哀乐演唱不同的板眼。莲花落唱本曾有100多本,流传下来的有《珍珠塔》、《朱砂印》、《秦香莲》、《满堂福》、《二度梅》、《粉妆楼》、《卖花记》、《手巾记》等20余本。莲花落最盛时期是清末民初,演唱的盲艺人有50~60人,民国中期有30多人。建国初期,城区街头巷尾、郊区茶楼酒店仍常有盲艺人演唱。’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期间,有50多年演艺生涯的盲艺人谢冬莲演唱了莲花落。
  赣州南北词清道光年间(1821~1850),由南昌传入赣州后,其曲目、曲调及演唱技巧、形式逐步发展而娴熟,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赣州南北词最早的演出组织以乐器箱为标志,标有七云轩、月韵轩、聚乐轩等名称。演员以手工业、店员及公职人员为主。最早以舞台形式演出,近百年以坐唱形式演出。婚娶寿诞、节令期间,接受邀请围桌弹唱。一般7~13人围坐一方桌。演员每人演奏一种或几种乐器,并分别充当剧中人物角色。集伴奏、念、唱于一人。行当区分不严,不用道具、不化妆。边奏边唱,以唱为主,夹以道白,常以司鼓板为主要演唱,男声小唱作为旦角。乐器有鼓板、琵琶、三弦、扬琴、月琴、提琴、笛子等。有时还用马蹄子(小唢呐)、洞箫、七弦琴(类似古筝)、碰铃等。1951年,市文化馆组织南北词小组。1952年,成立市南北词曲艺组,参加江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观摩汇演大会,《安安送米》、《春香闹学》获节目奖。1960年,成立赣州市南北词曲艺团,组织新老艺人挖掘整理传统曲目,移植和创作新曲目,将南北词搬上舞台。1962年,著名戏剧家田汉在赣州听了南北词传统曲目《盗令出关》后,写下“民间难得南词在,荡气回肠唱‘出关”的诗句。赣州南北词曲目,大小共有180余个,内容大都是宣传福禄寿喜、安泰吉祥及忠孝节义等,也有一些历史故事和反映人民生活的小曲目。台词简洁,正曲说韵白,小曲说赣州方言。主要传统曲目有:《天官赐福》、《湘子化斋》、《春香闹学》、《芦花休妻》、《牡丹对药》、《机房教子》、《借衣劝友》、《盗令出关》、《李三娘》、《八仙过海》、《貂蝉拜月》、《陈姑赶船》、《荡湖船》、《西蓬击掌》、《宋江杀惜》、《牧童放牛》、《举狮观图》、《百忍图》、《过关》、《父子登科》、《采桑记》、《贩马记》、《金钗记》、《卖花记》、《枇杷记》、《乌盆记》、《罗成修书》、《思凡》、《牡丹亭》、《七世姻缘》、《岳飞刺字》、《七姐下凡》、《打狗劝夫》、《时迁偷鸡》、《打严嵩》、《岳宵醉酒》、《投军别窑》、《火烧孟焦》、《烟花告状》、《蒙正祭灶》、《飞雪斩娥》、《王婆骂鸡》、《姑娘算命》、《瞎子观灯》等。建国后创作了《百花迎春》、《姑嫂忙》、《姐妹夸猪》、《送鸡》、《一担水》、《姑娘的心愿》等新曲目,移植了《玉堂春》、《小姑贤》、《四郎探母》、《还魂记》、《白蛇传》、《柳毅传书》、《杜十娘》、《秦香莲》、《劈山救母》、《拾玉镯》、《梁祝》、《拉郎配》、《红娘》、《偷盗救生》、《孟良搬兵》等大型剧目。
  古文是赣县、南康农村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有200多年的历史。1956年传入赣州市。这种曲艺相似莲花落,演唱者均为盲艺人,集演员、乐师于一人,用赣州方言演唱。内容以颂扬行善积德为主,后发展到演唱短篇民间传奇故事。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1人演唱,勾筒(二胡)伴奏,自拉自唱。人物形象由演唱者即兴表演塑造。另一种是2人演唱,乐器伴奏,一主一帮,主唱打橛子,帮唱打棰子,掌握节奏。以平板、哭调、快板、道白等曲调表达不同感情。传统曲目有36个,唱本保留有《二度梅》、薛刚《反唐》、《秦香莲》、《卖花记》、《包公案》、《珍珠塔》、《红袍记》等20多个。古文的伴奏乐器有勾筒、鱼鼓、竹板、木棒、小鼓。1995年,市内仍有古文盲艺人七八人,每天下午和晚上演唱于清茶店,听众多为老年市民。曲目多为《学雷锋》、《学王杰》、《翻身记》和一些传统曲目。
  灯彩唐宋时,赣州就有宗族龙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要玩龙灯拜年祝贺。据广东会馆会谱记载,从宋代开始,每年春节期间,同乡人轮流做首司举办赏灯会。
  赣州灯彩种类有布龙、脱节龙、香火龙3大类,特色不同,耍法不一。有以弹跳为主的抢泡龙、跳蚤灯、鲤鱼灯等,玩得活泼;有以队形变化摆字为主的摆字灯、车子灯、花灯等,玩得文雅。
  抢泡龙为七节布龙,又名长龙。唐代,木栏井就有抢泡龙。有编花、打结头、结宝塔、咬腰子、结牌坊、抢泡、编篱笆等7种花样。舞时通过龙头带领,龙身来回穿插变换队形,以抢泡动作贯穿始终。
  跳蚤灯又名篓子灯。南外、水西、水南、湖边、蟠龙、沙河、沙石等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有此灯。这种龙灯共有五节,短小精悍。唐代,营角上就有人玩跳蚤灯。老艺人曹地长五代玩龙灯,有100多年历史。跳蚤灯有四门、结球、磨盘、分跳、牌楼、盖花、编篱笆、抢跳、抢泡等9种花样。舞时步伐以弹跳为主,以舀沟水动作贯彻始终。
  鲤鱼灯在赣州较普遍,以五道庙的最著名。1953年,七鲤镇东河钩运工会的鲤鱼灯队参加江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观摩会获得优秀表演奖。这种龙灯有龙头、龙尾、5只鲤鱼和1只虾。舞时以弹跳为主,有时走矮步子。有鲤鱼跳龙门、鲤鱼抢水、鲤鱼排泥、鲤鱼编篱笆等32个花样。
  各种灯彩都配有吹打音乐,各个曲牌与龙灯的某个花样的配合不固定。舞龙灯的音乐都是用喜庆的《红牌子》。龙灯的变化由玩龙头的人掌握,吹打音乐的变化由领头乐师掌管,配合默契。吹打牌子可以任意反复、延长、分句、分段、暂停。曲牌全是五声音阶构成的各种调式。抢泡龙的《上山虎》、《茉莉花》,鲤鱼灯和跳蚤灯的《下山虎》、《城门灯》、《茉莉花》、《瓜子仁》是宫调式;抢泡灯和摆字灯的《状元游街》、《冷冰冰》是征调式;抢泡灯的《闹沙河》、鲤鱼灯和跳蚤灯的《大摆队》是羽调式;抢泡灯的《打马进城》、《得胜门》和跳蚤灯、鲤鱼灯的《得胜门》是角调式。
  音乐民间音乐民国时期,赣州有民间音乐站20多家。建国后,仍有10多家,全市有民间专业乐师108人,业余乐师200多人。赣州的民间音乐分为两类,一是大乐即吹打乐,一是清音即中国丝竹。吹打乐有100多个曲牌,分喜庆音乐、丧事音乐、出行音乐。喜庆音乐有《工尺三》、《拜将台》、《日日青》、《风入松》等。丧事音乐一般吹《百灰鸭》等。出行音乐有《闹沙河》、《下山虎》、《打马进城》、《得胜门》、《水底龙》、《茉莉花》、《换朝衣》、《瓜子仁》、《过山鸟》、《寄生草》、《女邦子》、《大摆队》等,这类音乐多用在庙会游行、玩龙灯、划龙舟、演唱故事等。吹打乐器有全套锣鼓和唢呐、大号、喇子等。清音有100多个曲牌,配乐乐器有二胡、三弦、月琴、扬琴、琵琶、笛子、箫、碰铃、笙等。一般用于婚丧寿庆和寺庙、道观、经坛做法事吹奏,以及南北词、祁剧、东河剧坐堂班演唱伴奏等。
  宗教音乐赣州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音乐,以道教音乐较有特色。道教音乐在民间活动历史至少有1640多年,盛于清代。大型器乐演奏活动集中于紫极宫、玉虚宫、三清古观。道教音乐分为5种,即道乐、国乐、清音乐、娱乐和刑乐。除刑乐和清音乐失传外,其他3种还能演奏。乐器有笙箫管笛、全套锣鼓,还有大号、唢呐、马蹄子、喇子等。道士每天早中晚课诵经时都配以器乐。奏仙乐时,最少有8名乐手。对乐手考核,分道乐仙器、道场法音、红白哀乐、音范句录四方面。一年的5个盛会(正月玉皇盛会、二月太上老君生日、七月地观超度、九月念黄经、十月至十二月民岁腊子日)都演奏道教音乐。
  现代音乐赣州的现代音乐,首先是从学校开展的。“五四”运动以后,各中、小学都设立音乐课程,组织乐队,聘请专业音乐教师,教唱歌曲。每逢重大节日和校庆都举行游艺晚会,演出的音乐节目曲调多属抒情的,有《小桃红》、《小二黄》、《梅花三弄》、《苏武牧羊》、《烛影摇红》等。流行的歌曲有《春天的快乐》、《打倒列强》、《寒衣曲》、《葡萄仙子》、《月明之夜》、《麻雀与小孩》、《三蝴蝶》、《渔光曲》、《送别》、《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镰刀歌》、《锄头舞》等。唯一的西洋乐器是脚踏风琴,教师教歌用风琴伴奏。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著名音乐家汇集赣州古城,音乐活动盛极一时。1937年秋,何士德组织以沪、杭等地流亡青年为骨干的青年服务团第九队,深入街头、公园、广场、机关、学校,使赣州城处处响起了抗日歌声。同年冬,迁来赣州的上海同济大学大型管弦乐队上街演奏,这是赣州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支管弦乐队。1938年春,整编后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开赴抗日前线,途经赣州,其宣传队在阳明路、中山路等街头教唱抗日歌曲。1938年起,先后建立起抗敌后援会合唱团、三青团江西青年招待所歌咏队、“东南工合”工人合唱团、赣县电厂大路合唱团、赣县民众教育馆业余歌咏队、儿童教养院儿童合唱团、贫儿教养院儿童合唱团以及各中小学合唱团和歌咏队。1939年,组建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乐队,每逢集会、阅兵式庆祝活动都进行演奏。同年秋,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派著名音乐家程懋筠率演出队来赣州举办了大型音乐晚会。1941年,该会在赣州举办音乐学习班、音乐晚会,创作歌曲。同年夏,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仆剧团、江西省第四区保安司令部政工大队联合演出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同年冬,公仆剧团演出冼星海的大型歌剧《军民进行曲》。1943年夏,在赣州工作的文化艺术界名流应邀创办赣南艺术师资训练班,设音乐科,由程懋筠、薛奇逢、胡江非主教音乐。1944年春,著名音乐家王沛伦等在赣州举办个人演奏会。同年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演剧宣传第七队巡回演出至赣州,公演冼星海的歌剧《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等。抗战胜利后,赣州业余国乐队多次举办音乐演奏会。赣州音乐爱好者组织东南音乐馆,开展音乐活动。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进驻赣州,对赣州音乐活动的开展起了较大促进作用。1949年,第四十八军文工团演出大型歌剧《白毛女》,第十五兵团文工团演出歌剧《血泪仇》,第四兵团文工团大型管弦乐队经常进行街头宣传。随后,赣州市立中学、赣州师范、团市委、市教文工团演出歌剧《王秀鸾》、《三世仇》、《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和《赤叶河》。1950年1月,市文联筹备处成立赣州市音协。1954年8月,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在市人民政府礼堂举行山歌大会。同年春,市文化馆和市音协组成100多人的赣州市职工合唱团,排练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1956年4月,赣州市总工会成立赣州市职工业余歌舞团。1961年,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钟望杨和教授高芝兰率领“六边活动队”来赣州访问,演出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奖作品大合唱《幸福河》,演奏小提琴曲《梁祝》,教授西洋发声法;赣州市选送业余文艺骨干至上海音乐学院工农班培训。1963年,赣州市合唱团、歌舞团先后演出歌剧《刘四姐》、《信江波》。1979年国庆节、1981年建党60周年等重大节日都分别举行全市歌咏大会。
  歌舞抗日战争以前,赣州的女中、女师和小学开展歌舞活动较多,最早演出的歌舞有《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月明之夜》、《三蝴蝶》、《七姐妹游花园》、《寒衣曲》、《渔光曲》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青年将抗日歌曲编为舞蹈搬上舞台,有《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流亡三部曲)和《丈夫去当兵》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女中演出新疆民族舞,女师和助产学校演出土风舞、水手舞和踢踏舞等。
  建国初期,机关、工厂、学校都组织有秧歌舞队。不少单位结合生产编演歌舞,有赣州卫生学校的《农作舞》、赣西南日报社印刷厂的《印刷舞》、赣南造纸厂的《造纸舞》、赣州机械厂的《机械工人舞》。这个时期,江西省文工团随赴朝慰问团来赣州演出,传授苏联、匈牙利等国的舞蹈。1956年,赣州市职工业余歌舞团成立,先后演出歌舞《过街楼》、《采茶扑蝶》、《十对花》、《织女穿梭》及新疆民族舞等。1957年,赣州市文化馆业余宣传队演出歌舞《大茶山》等。
  1986年6月,舞蹈《清茶飘香》被列为参加全省比赛节目,后获全国业余舞蹈节目三等奖。1987年,市政工程养护处参加首届全国建设建材职工文艺调演的舞蹈《园林新曲》获表演一等奖。1993~1995年,创作演出赣南采茶歌剧《山歌情》和大型客家风情组舞《长长的红背带》。首都戏剧界认为,《山歌情》剧继《白毛女》之后走出一条新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长长的红背带》组舞是赣南客家母亲和客家儿女一曲风俗风情咏叹调,一幅历史文化的瑰丽画卷。
  民歌民舞灯歌即民间灯彩中的歌唱部分。云灯唱东河戏高腔。茶篮灯歌唱赣南采茶戏的顺采茶、倒采茶、春景天,其中斑鸠调、进坑调、长歌流行很广。花鼓(又称花灯),分耘田花鼓与灶背花鼓2种。耘田花鼓因有耘田状而得名,2人演唱,分扮花鼓婆、花鼓佬。春节期间,以锣鼓、宫灯引路,串村演出。歌曲以开门歌、进门歌、出门歌组成,富有浓厚的知识性和娱乐性。灶背花鼓为流浪艺人走家串户乞求施舍所唱。
  风俗歌在民间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的有年歌、婚礼歌、跳觋调、丧歌等。年歌是除夕夜本族老少欢聚祠堂进行知识性问答的演唱,用锣鼓伴奏。婚礼歌与年歌节奏基本相同。跳觋原是一种驱鬼招魂的迷信活动,后来逐渐向娱乐方面发展,其仪式有许多文艺表演,如歌舞、杂技、小戏、猜谜、唱古文等。丧歌是在丧礼中由道士念唱的一种歌曲,曲调性较强,演唱种类较多。
  号子有伐木号子、排工号子和船工号子。伐木号子有伐木、拉木、扛木、溜木和休息5种号子,前4种为领头人指挥劳动时唱的号子,以溜木号子为代表。溜木时,多人在一条作业线上劳动,且每人距离较远,故以溜木号子协同动作。有很强的节奏,音调高亢悠长。排工号子分大河与小河两种,反映从做排到放排的全过程。小河号子与船工号子相似。大河号子与赣江下游的木排号子基本相同。船工号子产生于赣江水域,是赣江船歌,其音调高亢悠扬。
  小调分为本地小调和外来小调。曲目繁多,风格各具特色。本地小调以《交情歌》为代表,其变奏、变体或用作填词的曲调不胜枚举。歌词有的较长,有的是以《十二别》为代表的规整的五拍子的小调,大多表现爱情。另有被称为《叫化歌》的鲤鱼歌、莲花板、唱长歌等,内容是劝善或祝福,为叫化行乞时所唱。外来小调是通过行商、外出搬运和地方戏传播而来,流行较广,且保存得较完整。
  除以上民歌外,还有盲艺人唱的《打吼呀》和《讨钱歌》。《打吼呀》是每年春节前(农历十二月十六至二十六),由盲人“龙头”组织民间盲艺人和艺人各半,两人一组分头到各家各户进行春节庆喜活动,唱《喜庆歌》等,以示春节的到来。《打吼呀》的道具是一根4~5寸长的竹筒子,中间用刀剖开四分之三,留四分之一供手拿,每人各拿一根,表演时边打边唱。《讨钱歌》是盲艺人行乞时唱的歌曲,一般在街头巷尾固定的地盘讨唱,歌词甚长,通篇700多字,全为七字一押韵,有文学风味。
  民舞赣州的民间舞蹈主要有采茶舞、灯采舞和道教舞等。早期采茶歌舞表现形式为姐妹二人上山采茶,唱采茶歌、提茶篮,载歌载舞,有矮子步、袖子筒、扇子花,俗称“三子”。灯采舞主要有龙灯、狮灯、花篮灯、鲤鱼灯、高跷灯等。其中龙灯舞有18个节目,8种表演形式。道教舞是旧时道士作道场打醮的活动形式。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