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戏剧电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91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戏剧电影
分类号: I13
页数: 13
摘要: 东河剧初名赣州大戏,为赣剧四大剧种之一。它孕育与形成于贡水流域的赣县、兴国两县分属的田村、白鹭、睦埠一带。贡水在赣州城东面,东河剧因此得名。明嘉靖年间,田村出现用高腔曲子清唱故事的坐堂班。清顺治三年,成立了最早演唱高腔大戏的东河剧玉合班。至19世纪中叶,东河剧已拥有高、昆、弹三大声腔,广为群众喜爱。至建国前夕,东河剧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班社有玉合、凝秀、晴雅、老其合、玉喜台、玉福祥、喜顺、玉清台、双福兴等。演出剧目有高腔252种、昆腔96种、弹腔655种。流行地区由赣县发展到全区及闽、粤、湘部分县。东河剧首演革命现代戏,始于1932年1月。
关键词: 戏剧文学 作品集

内容

东河剧初名赣州大戏,为赣剧四大剧种之一。它孕育与形成于贡水流域的赣县、兴国两县分属的田村、白鹭、睦埠一带。贡水在赣州城东面,东河剧因此得名。明嘉靖年间,田村出现用高腔曲子清唱故事的坐堂班。这是东河剧的胚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前后,睦埠刘仁金邀集私塾学馆师生,以坐堂班为基础,吸取故事形式,加上民间锣鼓曲牌,尝试舞台演出,创作了不少剧目。清顺治三年(1646),成立了最早演唱高腔大戏的东河剧玉合班。顺治十一年,苏州昆曲班社演员到赣县组建演唱昆腔的东河剧班社,咸丰年间(1851~1861)建立雪聚班,后班社扩大,有本地人参加,改名凝秀班。玉合、凝秀班的诞生,标志着演唱高、昆腔的结合,又吸收了宜黄调、安庆调、弋板、南北词、秧腔等民间艺术。至19世纪中叶,东河剧已拥有高、昆、弹三大声腔,广为群众喜爱。乾隆至同治(1736~1874)130多年间,为东河剧全盛时期,职业班社仅东河一隅便有49个。至建国前夕,东河剧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班社有玉合、凝秀、晴雅、老其合、玉喜台、玉福祥、喜顺、玉清台、双福兴等。演出剧目有高腔252种、昆腔96种、弹腔655种。流行地区由赣县发展到全区及闽、粤、湘部分县。
  东河剧首演革命现代戏,始于1932年1月。当时,双福兴班在瑞金壬田演出17场《活捉张辉瓒》,第一次在舞台上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伟人的光辉形象。至赣州解放前夕,以东河剧名义存在的班社只剩下玉合班、万春班和玉洪台。1950年起,东河剧扎根于赣州市。
  东河剧主要传统剧目:高腔正本有《龙凤剑》、《古城记》、《岳飞传》等11本199出;高腔单折有《大战长沙》、《双双拜月》、《大闹酒楼》、《海州过关》等42出;昆腔正本有《长生殿》、《琵琶记》、《雷峰塔》等5本11出;昆腔单折有《大封相》、《疯僧扫秦》、《醉打山门》等103出;弹腔正本有《摘星楼》、《龙凤剑》、《五岳图》、《黄金塔》等191本266出;弹腔单折有《水访贤》、《老君上寿》、《芦花休妻》、《狄青斩子》等208出。南北词有4出。移植剧目有《拜月记》、《仁圣会》、《九世同居》、《安安送米》等。
  赣南采茶剧赣南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是在采茶歌和采茶灯的基础上,揉合一些小戏、大班及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形式活泼、曲调丰富,使用赣南、闽西、粤东、桂南一带通行的客家话和赣州话演唱,流行很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赣南安远县九龙山,明代就办茶业。茶农有唱采茶歌、舞茶篮灯之习。明末清初,随着九龙山茶业兴隆,在东河剧影响下,以茶篮、纸扇为道具,载歌载舞,形成地方小型剧种,后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唱、做、念、舞的采茶戏。最早的采茶戏剧目是“两旦一丑”的《送哥卖茶》和《板凳龙》。这两个剧目曾传遍赣南、赣西、赣中,远至粤、桂、滇,并被当地灯彩所吸收。清康熙年间(1662~1722),逐步发展为“两旦两丑”,剧目大量增加。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赣南各地先后组建有三角班,并盛演于城乡。道光年间(1821~1850),江西巡抚下令禁演采茶戏,采茶戏班社逐渐衰落。解放前夕,仅有李九姣和萧仁贵两个采茶戏班子躲在偏僻山村,断断续续演出。
  [=此处为插图(赣南采茶戏《茶童戏主》场景)=] 1950年春,赣州市同心戏院邀请采茶艺人刘日凤、朱琳山、曾伴林、陈凤亮、钟秀人等来赣州市演出,赣南采茶剧才走上了新生的道路。
  采茶剧主要传统剧目有《九龙山摘茶》、《唐二试妻》、《卖杂货》、《上广东》、双捡《菌》、《瞎子闹店》、《阿三打铁》、《五岭之春》、《卖花线》、《香火龙》、《睄妹子》、《补皮》》》、《花灯仙子》、《吹鼓手招亲》、《钓拐》、《满妹添喜》等,主要创作剧目有《茶童戏主》、《重要一环》、《送子当红军》、《怎么谈不拢》、《莲妹子》、《风雨姐妹花》、《春茶新韵》、《山歌情》等,移植剧目有《红灯记》、《龙江颂》、《沙家浜》等。
  祁剧湖南祁阳戏传入赣州后称楚南戏,俗称楚南班。清雍正后期,湖南祁剧班新喜堂来赣州演出。同治末年,湖南祁剧仁和班来赣州演出。宣统3年(1911),湖南祁剧福兴班、老福兴班来赣州演出。民国期间,湖南祁剧各科班有名望的各行当男女演员和参师学艺的演员纷纷来赣州组班和搭班演出,祁剧在赣州进入兴盛时期。来赣州演出的祁剧班社有福兴园、新舞台、老福兴、同利班、老舞台、大舞台、义胜班、新民剧团等,尤其是老福兴、老舞台几进赣州,历时50多年,影响较大。赣州城内的福建会馆、七省会馆、郭家祠、李家祠均为祁剧演出场所。1936年,湖南著名祁剧班三庆台在城内姚衙前李家祠演出。1948年,祁剧艺人陈地生、马德山等在城内金鱼池(地名)开设同心戏院,祁剧大舞台、老福兴、老舞台和新民剧团先后在此演出,直至赣州解放。
  祁剧主要传统剧目:高昆连台大戏有《目莲传》、《岳飞传》、《观音戏》、《夫子戏》、《混元盒》等;高腔剧目(包括正本、散戏)有《辞官祭台》、《周氏拜月》、《马前泼水》等;昆腔剧目有《鹿台饮宴》、《六国封相》、《醉打山门》、《水漫金山》等;弹腔南路剧目有《反五关》、《八义图》、《龙凤祥》、《紫金冠》等370多个;弹腔北路剧目有《五岳图》、伍雷阵》、《团荣阳》、《未央宫》等530多个;小调剧目有《打面缸》、《乡里婆进城》、《大补缸》、《小补缸》、《小放牛》、《卖麻疯》等。主要创作剧目有《卢端阳》、《天门阵》、《女巡按》、《盗宝拿通》、《鞋印》等。
  话剧歌剧赣州最早的话剧活动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演出的早期话剧(俗称文明戏),没有固定台词,由演员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多由学校组织演出。1925年“五卅”运动和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赣州的爱国学生及驻军官兵多用话剧形式联合进行抗日宣传。1935年春,赣州城成立第一个业余话剧社——晨光话剧社(设大新开路励志小学内)。剧社多次在公园广场公演自编话剧《晨光曲》。1936年,广东旅赣同乡会组织小小剧社,演出话剧《最后关头》等。抗日战争时期,话剧活动在赣州异常活跃,学校机关团体纷纷组织业余话剧团演出宣传抗日节目。专署、县级机关单位组织专业性话剧团,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中央一级剧团及江西省级文艺团体南下,在赣州开展话剧活动,使赣州的话剧演出盛况空前。话剧界著名人士曾也鲁、吴荻舟、沈默等人先后来到赣州开展话剧活动,辅导业余剧团排练,提高了赣州话剧演出水平。抗日战争胜利后,赣州的业余话剧组织仍很活跃。1945年10月,赣州联合通讯社及各界戏剧爱好者创办凯声剧团,演出《家》、《长夜行》。12月,东南高商业余剧团演出《夜光杯》,省立赣县女子中学剧团演出《胜利万岁》、《孔雀东南飞》。1946年,省立赣县中学话剧团在新赣南电影院演出《日出》。1947年,红涛剧社、大同剧社成立,分别演出《河山春晓》和《雷雨》。1948年,赣县正气中学公演《万世师表》。
  赣州解放初期,话剧活动和歌剧活动同时活跃起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工作团进驻赣州市后,开展大量的戏剧活动,形成了话剧歌剧演出高潮。第四十八军文工团、第四、第十五兵团文工团和第十五兵团野战医院宣传队先后公演话剧《不要杀他》、《红星旗下》、《钢铁战士》和歌剧《白毛女》、《血泪仇》。赣州市立中学、省立赣州中学、市教工文工团、赣州师范、赣州职业学校等演出话剧《北京人》、《考验》、《思想问题》和歌剧《王秀鸾》、《赤叶河》、《三世仇》。机关单位的话剧活动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运动,演出了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剧目。赣西南区党委文工团、市教工文工团、江西钨锡业有限公司俱乐部、赣州市工商簿记班、赣西南日报社、中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总局江西分局、省立赣州中学学生会、市人民银行俱乐部、东河钩运工会、赣县糖厂、市总工会、市文化馆业余剧团先后公演《王大娘赶集》、《废铁炼成钢》、《大榆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思想问题》、《纸包不住火》、《生日》、《贪污分子的末日》、《龙须沟》、《人民在前进》、《车间主任》等话剧。江西省话剧团于1953、1956年两次来赣州公演苏联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钦差大臣》、《无罪的人》和《雷雨》。1957年后,赣州话剧、歌剧活动逐渐减少。1964年,赣南文工团成立,演出主要话剧有《兵临城下》、《赤道战鼓》、《枪之歌》、《刘四姐》等,歌剧有《洪湖赤卫队》、《三月三》、《江姐》、《长冈红旗》等。70年代后,演出了《万水千山》、《丹心谱》、《于无声处》、《救救她》、《香港大亨》、《血泪樱花》、《啼笑姻缘》、《情报处长》、《阿混新传》、《一双绣花鞋》、《思亲泪》、《飘盆》、《刘胡兰》、《海霞》等话剧和歌剧。创作剧目有歌剧《长冈红旗》、《飘盆》等。
  [=此处为表格(抗日战争时期境内主要话剧演出团体及剧目)=] [=此处为表格=] 京剧 1930年,艺乐乾坤平剧院来赣州,在桥儿口郭家祠剧场演出连台京剧《樊梨花》,这是京剧初次与赣州观众见面。1934年秋,赣州商界和教育界等人士集资开办赣州大戏院(今桥儿口郭家祠),邀请南昌以唐绍云为班主的老见喜京剧戏班80余人来赣州演出。1935年,在姚衙前李家祠开办双江大舞台,邀请京剧杨家班来赣州演出,赣州第一次出现两个京剧班社同时演出。1937年“七七”事变后,著名京剧演员童芷苓、郑亦秋、刘荣声、刘奎英、真龄童等20多人避难赣州,在北京路开设群乐、艺乐两家京剧院,对台演唱。期间,郑亦秋导演了《岳飞》、《明末遗恨》、《林四娘》、《崖山恨》等爱国题材京剧。抗日战争胜利后,群乐大戏院改名新赣南平剧院,赣州大戏院改名胜利大戏院,均演唱京剧,但营业景况远不如前。文化界人士提出平剧改良,振兴赣州平剧。平剧改良主要集中在内容和题材,脸谱、服装和舞台装置,语汇和独白,曲调和唱腔四个方面,赣州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进行平剧改良的县城。1946年1月,两剧院相继演出欧阳予倩编剧、盛秋萍导演的改良平剧《潘金莲》和田汉编剧、郑亦秋导演的《江汉渔歌》。此后,两剧院上演的改良平剧达数十个。新赣南平剧院上演的剧目有《黑山恨》、《钗头凤》、《火香山》、《生死爱》、《离恨天》、《桃花扇》、《红菱艳》、《人面桃花》、《宝蟾送酒》、《红楼二尤》、《长恨歌》、《董小宛》、《孔雀胆》、《忠王李秀成》、《碧血千秋》等;胜利大戏院上演的剧目有《黑狼山》、《梁红玉》、《西厢记》、《秋虹剑》、《木兰从军》、《六国封相》等。在改良平剧的同时,两剧院竞相聘请武生、花脸、花旦、名丑、老生等30多位名角来赣州演出。赣州的京剧票友还组织了业余剧社,较有影响的有青年平剧社、和声社。
  1950年,新赣南平剧院和胜利大戏院进行整顿,两剧院先后聘请一批名演员来赣州演出,卖座率较高。1958年后,赣州市京剧逐渐排演现代剧。市京剧团大量上演由自己创作、改编、移植的历史剧、古典剧、现代剧,如《白毛女》、《画皮》、《方志敏》、红旗《谱》、《蔡文姬》、《义和团》、《林则徐》、《宝衣》、《碧血杨州》、《太平天国》、《于谦》、《东风解冻》、《社长女儿》、《春香传》、《胭粉美人记》、《将相和》、《三座山》、《黑旋风李逵》、《钗头凤》、《峰火桥头》、《红色风暴》等。1962年以后,上演的现代剧增多,自行改编、导演、首演了许多大型现代剧,如《特派员》、《李双双》、《南海长城》、《兵临城下》、《台湾来的女客》、《针锋相对》、《南方来信》、《六号门》、《红色风暴》、《山乡风云》、《前沿人家》、《风雷渡》、《芦荡火种》、《林海雪原》、《欧阳海》、《怎么谈不拢》等。此时,演员达100多人。“文化大革命”时期,因禁演古装戏,仅排演了《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海港》、《杜鹃山》、《龙江颂》、《奇袭白虎团》等样板戏。1976年以后,逐渐恢复传统剧,演出了古装剧《逼上梁山》、《小刀会》、《秦香莲》、《玉堂春》、《铁弓缘》、《宝莲灯》,自编自演了连台本戏《封神榜》、《宏碧缘》;创作演出了现代剧《兽医主刀记》、《陈赞贤》、《蝶恋花》、《翠竹恩仇》、《伏龙乡》、《宝衣》、《杨廷麟》等。
  越剧 1950年,陈秉元等人邀请浙江金山越剧团在赣州桥儿口郭家祠演出。越剧从此传入赣州。1952年,金星越剧团(后为九江越剧团)二进赣州,在市搬运工会俱乐部演出《白水河边》等剧目。1953年,浙江金华文艺工人越剧团在赣南巡回演出,次年12月迁入赣州市,更名赣州市越剧团,在大华兴街和平剧院演出。演员多为流动性质,但生、旦、丑都有。当时演出的多为幕表戏(没有剧本,只有提纲式的上演内容,演员唱词以韵脚为连,根据剧情自由发挥),传统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白蛇传》、《碧玉簪》、《双玉蝉》、《樊梨花》、《二度梅》、《穆桂英》、《追鱼》、《斩包勉》、《红梅记》、《秦香莲》、《孟丽君》、《珍珠塔》、《何文秀》、《三打白骨精》、《红娘》、《西厢记》、《桃花扇》等。1964年后,现代剧上演逐渐增多,并配合当时的中心工作创作、改编、移植了《江姐》、《秋瑾》、《刘胡兰》、《是我错》、《山花烂漫》、《东风解冻》、《刘介梅》、《向秀丽》、《红色风暴》、《红松店》、《玉面狼》、《小保管上任》、《红孩儿》、《青年一代》、《抢伞》、《中秋之夜》、《刘文学》等现代剧目。其中,1964年由舒龙创作的越剧《旅社一夜》,参加华东片调演获优秀剧目奖。当时有演员80多人,分中、青年两队,白天、晚上演出,场场满座。1965年,市越剧团撤销,越剧停演。1981年市越剧团恢复后,除上演《真假太子》、《五女拜寿》等十几个传统剧目外,还排演了现代越剧。1993年,市越剧团与其他团院合并成立赣州市艺术剧院后,多次到于都、赣县等地演出越剧传统剧目。
  第二节剧团剧院剧团赣南采茶剧团1950年,民间采茶戏艺人集中于赣州市,成立大众、和平两个采茶剧院。1954年,大众与和平合并为民营公助的剧团,定名赣州市大众采茶剧团。1956年,改为国营赣南采茶剧团。1968年8月,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9年1月,恢复赣南采茶剧团。建团以来,对许多传统剧目进行了加工整理。加工整理后的《睄肖妹子》、《补皮鞋》、《钓拐》3个小戏及《九龙茶灯》主要唱段,由中国唱片厂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九龙山摘茶》、《耍香龙》、《卖杂货》、《阿三打铁》、《上广东》等剧目,在一定程度上去粗存精,有所提高。改编和上演了《三世仇》、《小二黑结婚》、《罗汉钱》、《志愿军的未婚妻》、《两兄弟》、《刘文学》、《槐树庄》等一批新剧。移植其他剧种优秀剧目300多个。1959年,中共江西省委选派该剧团上庐山为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演出。1965年,采茶戏《怎么谈不拢》赴京汇报演出,并被拍成电影。1979年,根据《茶童哥》改编的《茶童戏主》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1982年,根据罗旋同名小说改编的现代戏《莲妹子》,由江西电视台拍成戏曲电视剧。1991年8月,中央电视台派人至剧团拍摄电视《赣南采茶戏集锦》。1992年9月,改编的传统剧目《试妻》获全国性戏剧奖。1993年9月,大型采茶剧《山歌情》获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10项奖。同年12月,《山歌情》剧组晋京,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演出。1994年3月,《山歌情》获文化部文华奖及5个单项奖。同年7月,获中共中央宣传部1993年度“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1995年,文化部、人事部授予赣南采茶剧团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6月,赣南采茶剧团与赣南歌舞剧团联合组团前往香港演出。
  赣南行政区祁剧团1951年12月,庆乐台、老舞台、玉合班、老福兴、新民剧团等祁剧班合并成立赣南大众祁剧团,设4个分团,分别驻大余、南康、于都、安远4县。1960年,4个分团合并成立赣南行政区祁剧团,驻赣州市,建制90多人。1961年9月,在江西宾馆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演出《金龙控监》和《拾玉镯》。次日,周恩来接见老艺人筱凤仙等演职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1963年11月,赴湖南向第一故乡群众公演,中共中南局书记陶铸观看《井冈山的黎明》、《杨门女将》、《海瑞上疏》后说:“祁剧发源在祁阳,好苗子生长在江西。”1954~1964年间,参加省、地历届汇演9次,演出大小剧目44个,其中创作剧目《卢端阳》、《天门阵》、《女巡按》、《盗宝拿通》获编剧、导演、演员、音乐、美术奖,不少演员获得表演奖和优秀演员奖。1965年5月,赣南行政区祁剧团与赣州市赣剧团合并为赣州地区赣祁剧团。1968年8月,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9年撤销。
  赣州地区东河剧团1954年,东河剧班玉洪台改名赣州市东河剧团(民办公助)。1956年,实行地方国营。1960年划归省管,为江西省赣剧院赣剧四团。同年12月,下放赣州市,为赣州市赣剧团。1965年5月,与赣南行政区祁剧团合并为赣州地区赣祁剧团。1968年8月,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9年撤销。1980年,成立赣州地区东河剧团。原市东河剧团多数中、青年演员归团。1981年,江西省文艺学校赣南分校开办东河剧班,招收男女学员各10人,请东河剧老艺人任教,培育新一代人材。建团以来,先后挖掘整理的《抢伞》、《张旦借靴》、《公堂挽发》、《五台会兄》、《双猴斗》、《猎岗寨》、《疯僧扫秦》等剧目参加省、地观摩汇演获得剧目奖。1988年,赣州地区东河剧团撤销。
  赣州市京剧团1949年12月,赣州市公安局接管群乐戏院。1950年,胜利大戏院倒闭,部分演员并入群乐戏院。1953年,戏院改组,由艺人合作经营,建立共和班制的京剧院,改名赣工京剧院。1956年2月,转为地方国营剧团,更名赣州市京剧团。同年,市人民委员会拨款兴建京剧院(今文清路采茶剧院),市京剧团迁入新院演出。1966年迁入章贡剧院演出。1968年8月,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9年1月,恢复赣州市京剧团。1976年,开办赣州市京剧学校,招收学员20人。1993年5月,与市越剧团、章贡影剧院合并成立赣州市艺术剧院。此后,赣州虽没有专业京剧团,但京剧演唱活动仍然较活跃。1993年,在赣州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业余京剧协会。建团以来,除演出优秀传统剧目外,还排演了许多新的优秀剧目。1959年,庆祝建国十周年,创作小型现代剧《宝衣》赴南昌演出并获奖。1962年改编的历史剧《蔡文姬》,赴南昌为全省三级干部大会作专场演出。1965年移植的小型现代剧《怎么谈不拢》,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调演。1977年,演出《小刀会》、《蝶恋花》等。1984年,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杨廷麟》,参加了赣州地区调演。1986~1987年,组成赣京轻音乐团到云、贵、川、湘、鄂、桂6省(区)作巡回演出。多年来,市京剧团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达155台。
  赣州市越剧团1954年12月,浙江金华文艺工人越剧团由宁都迁入赣州市,更名赣州市越剧团,为共和班制剧团。1956年2月,转为地方国营剧团,此后,演员场地固定,上座率越来越高。1963年,参加赣南区传统剧目汇演,演出《白蛇传》、《半把剪刀》。随后,又上演了《玉蜻蜓》、《黄婆骂鸡》等,并在赣州市及地区各县演出。1965年,市越剧团撤销。1981年,恢复市越剧团。剧团从浙江招来一批青年学员,一边传帮带,一边舞台演出。1993年5月,与市京剧团、章贡影剧院合并成立赣州市艺术剧院。合并前市越剧团有演职人员45人。
  赣南歌舞剧团1963年,成立老苏区慰问团。1964年4月改建为赣南文工团。1968年8月,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9年3月,恢复为赣州地区文工团。1985年2月,改为赣南歌舞剧团。建团以来,上演了《江姐》等许多优秀歌舞剧和话剧。1970~1978年,演出了大型歌剧《长冈红旗》、《刘胡兰》、《海霞》,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草原儿女》和话剧《兵临城下》、《赤道战鼓》、《枪之歌》等。1978年后,演出了话剧《救救她》、《香港大亨》、《血泪樱花》、《啼笑姻缘》、《情报处长》、《阿混新传》、《一双绣花鞋》及歌剧《飘盆》、《梁山伯与祝英台》、《柜中缘》、《万家春》等。1992年12月,创作的舞蹈《酸溜溜》、《追思》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繁荣奖。1995年6月,与赣南采茶剧团联合组团前往香港演出了《赣南客家歌舞》等富有赣南地方特色的节目。
  赣州市艺术剧院1993年5月,由市京剧团、越剧团、章贡影剧院合并成立赣州市艺术剧院,隶属市文化局。1995年,定编55人,有职工46人,内设党政办公室和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会下设演员队、乐队、舞台工作队、剧务组和艺术档案室。1994年,市艺术剧院为’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排演了专场歌舞节目。同年10月,参加赣州地区客家民俗歌舞、戏剧、小品调演。剧院成立后,多次外地城乡演出,并进行了慰问京九铁路建设大军、欢迎澳门救灾捐赠代表团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演出。至1995年,演出320场次,其中为农村演出195场,观众达17.6万人次。
  剧院民国前,赣州城内的演出场所均为庙宇、祠堂、会馆内的戏台或临时搭起的草台。民国初,城内始有戏院,30年代逐渐增多。戏院由经纪人管理,收取剧场费,无论那个剧种都可演出。解放后,赣州才有专业演出剧场。
  同心戏院位于金鱼池(今阳明路东端南侧)。民国初年兴建,砖木结构,舞台面积约70平方米,观众席分正座(又分前座、后座)、边座、楼座。解放前,是祁剧的主要演出场所。1950年,赣南采茶戏进入赣州城,常在此演出。1953年扩建,可容纳1300个观众,并附有宿舍,更名大众戏院。此后,除偶尔接待外来剧团和演出祁剧、歌剧外,多为演出赣南采茶剧。1968年停演后闲置,后改为仓库。
  民乐剧院位于坛子巷李家祠,民国初年创办。开办初期,由祁剧同利班演出,祁阳有名花旦筱凤仙来此演出过,演出较兴旺。后祁剧班老福兴长年在此演出。1935年,赣州利民百货公司经理陈汉祥在李家祠组建双江大舞台,邀请吉安杨家班演出京剧。1936年兼并赣州大戏院后,又请湖南有名的祁剧班三庆台在此演出,一直至1945年日军侵占赣州。解放后改为赣州印刷厂厂房。
  赣州大戏院位于城内桥儿口郭家祠。1930年,艺乐乾坤平剧院在此演出。1934年秋,赣州商界刘彩逸等人集资在此创办赣州大戏院。1938年,在群乐戏院隔壁爵禄饭店兴办艺乐戏院。不久,艺乐戏院迁郭家祠,与赣州大戏院合并。经改建整修,更名虔州第一台。舞台面积不足60平方米,观众席不足1000个。1945年8月,改名胜利大戏院,组建青年平剧社,以武戏大会串轰动一时。1947年,墨西哥杂技歌舞团在此表演杂技、歌舞,演出歌剧、话剧。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京剧队在此公演。1950年初演出越剧。同年,戏院倒闭,人员并到群乐戏院。1953年,东河剧在此演出。1954年12月,市越剧院成立后在此演出,至1956年,归赣州市东河剧团使用,1959年,东河剧团迁入新剧场后改为居民大院。
  群乐戏院位于北京路北侧,为1936年双江大舞台兼并赣州大戏院后兴建的京剧院。有座位1200个,观演厅分前座、后座、边座、楼座,舞台不足100平方米。是当时京剧的主要剧场,诸多名角来赣州都在此演出。1945年8月,改建为新赣南平剧院。1952年改名红星剧院。1953年改名赣工京剧院。1956年市京剧团迁入新址后,为越剧团专用。1961年,与相邻的艺乐戏院同时拆除,新建章贡剧院。
  此外,民国时期至建国初,赣州尚有大华兴街的和平戏院,北京路的艺乐戏院,东门横街上的东郊戏院,三康庙露天台,东河搬运工会礼堂等演出场所。
  东河剧院位于解放路,1959年兴建,占地1500平方米,座位1000个。为东河剧团的演出场所,祁剧也在此穿插演出。1968年8月,各剧团合并为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经常下乡演出,东河剧院闲置,后改为赣州铝制品厂厂房。
  赣南剧院位于南门口,1962年建造,为二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6平方米。门前有宽大停车场。观演厅有冷气设备,1303个活动座椅。附有放映室、观众休息室和供外来剧团使用的宿舍。舞台宽大,照明、传音设备和天桥、灯槽俱全。配备35毫米立体声电影放映设备1套,有供大中型剧团演出的配电、音响设备、舞台设施,以及录像放映、电子游戏、桌球等娱乐设施和餐厅、招待所。1964年起,赣南剧院归属赣南文工团。1977年,剧院与文工团分开,归属赣州地区剧院管理站(今地区演出服务公司)。1993年,剧院投资4万元,将楼座改建为豪华座。1995年,投资250万元,对剧院进行全面维修改造,将木结构屋面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井字屋盖,增添了设施,增强了剧场功能。
  章贡剧院位于北京路,前身为群乐戏院。1956年归属市越剧团。1961年,市人民委员会拨款重建,1964年落成,取名章贡剧院,仍归属市越剧团。市越剧团撤销后,1966年市京剧团迁入章贡剧院。1981年,章贡剧院与市京剧团分开,更名章贡影剧院,为市文化局下属事业单位。影剧院为三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4946平方米,建筑面积4746平方米。观演厅有座位1153个(厅座823、楼座330),通风设备良好,舞台宽大开朗,设备齐全。内有35毫米电影放映座机及配套设备,有供中小型剧团演出的音响设备、配电装置和舞台设施,有录像放映、桌球、电子游戏等娱乐设施。1993年,章贡影剧院有职工16人。
  采茶剧院位于文清路中段西侧,1966年兴建,为二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935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1030个座位,有一般的舞台设施和配电装置,可供中小剧团演出。附有放映室,配有35毫米电影放映座机及配套设备,有录像放映、电子游戏等娱乐设施。剧院始为京剧院,归属市京剧团。1966年,赣南采茶剧团迁入后改名采茶剧院。1977年前,剧院隶属采茶剧团。1977年起,剧院与采茶剧团分开,隶属地区剧院管理站。剧院内设办公室、机务组、场务组,有职工15人。
  第三节电影赣州电影业始于1926年,时有光华公司电影院开业。此后,有中山、粤东、新光、时代、皇后、永乐、新赣南、大光明等电影院相继开业。至1949年,仅存大光明电影院。建国后,赣州市电影事业逐步发展,至1995年,有电影发行单位2个,放映网点28个,已形成发行、放映、机修和宣传的完整体系。
  发行市内影片,在建国初期由省电影办事处统一发行,1956年12月起由赣南电影发行站统管,1958年改由赣南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负责发行。1963年起,先后由市电影事业管理站、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管理境内的影片发行放映工作。市电影事业管理站成立于1963年春,1969年1月并入赣州市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1年5月恢复,1980年9月改名赣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94年,有职工422人。
  放映 1926年秋,光华公司电影院在姚衙前1号客厅首次上映无声电影。类似茶座性质,经营约5个多月。
  1935年2月,赣州首次上映有声电影,由新光电影院用35毫米放映机放映《雨过天晴》,日映4场。1935年6月,时代电影院借新光电影院院址开业放映,经营2个多月。1941年,永乐电影院在龙船庙福建会馆(今和平路)放映16毫米无声电影。同年10月成立的新赣南大戏院(今赣州电影院)和11月改称的新赣南电影大戏院、1942年8月改称的新赣南电影院、1948年秋改称的大光明电影院均放映有声电影。
  1949年10月,吴晋梯、刘映黎等人经营协记大光明电影院。1950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支持下,更新全套音机和扩大器,改为大光明电影院。1951年6月,由赣州专署文教科接管,改为国营赣州电影院,并新购35毫米放映机2台及全套配件。同年冬,上映《白毛女》,轰动全区,邻县群众也前来观影,观众近2万人次。1953年11月,赣州电影院下放赣州市管理,加强影片宣传,实行流动售票。1958年,赣州电影院和1957年开业的和平电影院共放映3737场,观众190.5万人次。1960年,组建35毫米放映队,深入到工矿和郊区农村放映。同时协助跃进人民公社建起16毫米放映队。
  1964年,各影院业务分开经营管理,严格执行《电影操作规程》。1967年,电影院停止经营。1971年5月,恢复营业,并在市总工会的原灯光球场建立露天电影放映场(1979年停映)。上映《卖花姑娘》时,10天放映135场,观众达15万人次,创近10年最高纪录。1973年,改进放映设备,实现交换机、停机、换棒、拉幕等放映操作自动化和水冷装置放映。市电影管理站对全市工矿、农村电影队实行定全年放映工作日、场次和人次的“三定”制度。1975年,推广新光源(水冷氙灯),结束了长期用炭棒作光源的历史。同年,增建16毫米放映队4个。至此,全市有工矿农村电影队38个;市电影管理站添置了35毫米座机、提包机及16毫米放映机各1套。1977年9月起,各电影院取消验票入场,观众自行对号入座。1978年放映《红楼梦》影片,连映13天370场,观众达37.4万人次,上座率达98%。1980年10月1日,位于红旗大道新建的红旗电影院开业。
  1980年起,蟠龙、沙石、沙河、湖边等乡相继建立集镇电影院,农民有了定点、定时的观影场所。1989年,全市有个体电影放映专业户3户,农村、工矿有放映队26个,郊区农民年观影达10场。1992年,蛤湖乡按耕地面积每亩集资1元,农民年平均观影12场。
  放映场地赣州电影院始建于30年代,位于建国路北段西侧,时称歌舞台或新赣南大戏院。1941年10月放映电影时,有座位800个。1942年8月名新赣南电影院时,有35毫米有声电影放映机。1944年夏,大修观影场,映场面积504平方米,座位约1000个。1950年4月起,大光明电影院使用天极牌座机。1951年6月起,赣州电影院改用35毫米放映机,有座位908个。1985年夏,增设立体电影。1986年,投资6万元安装冷气设备和立体声设备。1988年冬,投资48万元改造成赣南第一家具有两厅一场的综合服务部,座位增至964个。
  人民影城建于1956年,位于文清路与青年路交叉处,时名和平电影院。占地面积1575平方米,建筑面积1275平方米。1957年1月1日正式营业。1969年改名人民电影院。1994年11月,改建成占地面积2672平方米、建筑面积12391平方米、主楼高48米、共11层的人民影城,成为集视、听、吃、住、娱乐、购物、广告宣传、会务和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中心。同年12月16日投入营业。内设大、中、小豪华放映厅4个(其中3个影厅装有道尔贝立体声系统),座位1628个,镭射录像厅2个,卡拉OK厅1个,豪华歌舞厅2个,还有酒吧厅、咖啡厅、酒店、宾馆、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多种经营设施。1995年1月,被定为全国巨片定点放映单位。
  红旗立体声电影院位于红旗大道东段北侧。1980年建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19平方米,座位1341个。有候映厅、楼厅座观映场。1980年国庆节正式对外营业。1990年,投资87万元改建成赣南第一家豪华型立体声电影院。立体声影厅座位757个,普通影厅座位213个。另有投影录像厅、桌球厅、舞厅、副食小卖部等经营场所。
  1993年,放映收入突破百万大关,成为赣南年收入最高的电影院。1995年1月,被定为全国巨片定点放映单位。
  影评 1956年起,赣州电影界加强影评活动,经常通过夜光报、银幕报、壁报等刊登影评文章。1960年起,影院观众园地设有影评专栏,影响较大的有影片《以革命的名义》的评论文章。
  1978年1月,成立境内首家影评组织——赣州市电影评论小组。1987年11月,成立赣州市电影评论学会,会员40多人。影评学会和市电影公司联办《电影消息》、《虔城影讯》。《虔城影讯》在全市内部发行,并与全国电影系统200多个单位交流。1978年以来,每年在全国和地方报刊发表影评文章70余篇。1991年,在全国影评协会、文汇电影时报和上海曲阴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全国自编电影刊物评比中《虔城影讯》获荣誉奖。1992年5月,在全国电影“双评”活动中,市电影评论学会获首届“上菱杯”奖和全国群众影评先进集体称号。会员中有3人3次获全国群众影评征文奖。
  [=此处为表格(若干年份全市电影放映场地一览)=] [=此处为表格(若干年份全市电影放映情况)=] 说明:1951~1956年为赣州电影院的情况,1957~1978年为赣州、和平(人民)2电影院的情况, 1979~1995年为赣州、人民、红旗3电影院(影城)和工矿农村电影队的情况。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