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篇 文化新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916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五篇 文化新闻
分类号: G21
页数: 58
摘要: 赣州古城在漫长岁月中积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宋时,赣州已成为文人荟萃、文化繁荣的城市。唐宋时,赣州已有宗族的舞龙灯活动和同乡会组织的赏灯会。元末,杂剧艺人刘婆惜路过赣州,在监郡全子仁席上口占《清江引》曲,成为赣州较早的戏曲。清末民初,书局、书社的出现,带动了赣州图书事业的兴起和发展。抗日战争期间,一批著名文化工作者内迁赣州,开展抗日文艺活动,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使赣州的群众文艺一度繁荣。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赣州市文化艺术事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喜人局面。随后,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和进步人士创办的报纸相继诞生。流行地区由赣县发展到全区及闽、粤、湘部分县。
关键词: 社会新闻 新闻发展

内容

赣州古城在漫长岁月中积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宋时,赣州已成为文人荟萃、文化繁荣的城市。诗词、石刻享有盛誉,书法、绘画闻名遐迩,民舞、戏剧渊源流长。唐宋时,赣州已有宗族的舞龙灯活动和同乡会组织的赏灯会。元末,杂剧艺人刘婆惜路过赣州,在监郡全子仁席上口占《清江引》曲,成为赣州较早的戏曲。孕育与发展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的东河剧和清雍正后期传入的祁剧的崛起,促进了赣州戏剧事业的发展。明清时,南北词、莲花落等民间艺术非常活跃,民间音乐、民间文学伴随古城的发展流传不断。清末民初,书局、书社的出现,带动了赣州图书事业的兴起和发展。电影业也于20年代开始兴起。抗日战争期间,一批著名文化工作者内迁赣州,开展抗日文艺活动,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使赣州的群众文艺一度繁荣。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赣州市文化艺术事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喜人局面。专业艺术、群众文艺、文博图书、社会文化迅速发展;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摄影、书法、雕塑、根艺等作品繁多,一些精品获国家级、省级奖励,有的拍成电视、电影;社会文化市场初步繁荣,卡拉OK、影视录像、书刊摊店遍布城乡,市、乡镇、村三级群众文化网络基本形成。
  新闻媒体历来被赣州各界人士所重视,清光绪年间就有私营报纸,到清末,民间商会、学社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也办起了报纸。民国时期,赣州的新闻事业发展迅速。民国初年,国民党地方组织即开始创办报纸。随后,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和进步人士创办的报纸相继诞生。抗日战争期间,南昌的新闻媒体纷纷迁入。赣州随之有了现代传播工具——无线广播电台,并向社会播音。此时,赣州已成为江西的新闻中心。建国后,赣州的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不仅办有各种报纸、刊物,还办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报纸的编辑、出版手段日趋现代化。广播电视建立起有线与无线多种传输技术手段并用的现代化的传输覆盖网络。至1995年,全市出版的报纸、刊物有30多种,开播的广播电台2家、电视台3家,广播覆盖面达100%,有线电视基本覆盖市区,正向郊区延伸。
  第一章戏剧电影第一节剧种剧目东河剧初名赣州大戏,为赣剧四大剧种之一。它孕育与形成于贡水流域的赣县、兴国两县分属的田村、白鹭、睦埠一带。贡水在赣州城东面,东河剧因此得名。明嘉靖年间,田村出现用高腔曲子清唱故事的坐堂班。这是东河剧的胚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前后,睦埠刘仁金邀集私塾学馆师生,以坐堂班为基础,吸取故事形式,加上民间锣鼓曲牌,尝试舞台演出,创作了不少剧目。清顺治三年(1646),成立了最早演唱高腔大戏的东河剧玉合班。顺治十一年,苏州昆曲班社演员到赣县组建演唱昆腔的东河剧班社,咸丰年间(1851~1861)建立雪聚班,后班社扩大,有本地人参加,改名凝秀班。玉合、凝秀班的诞生,标志着演唱高、昆腔的结合,又吸收了宜黄调、安庆调、弋板、南北词、秧腔等民间艺术。至19世纪中叶,东河剧已拥有高、昆、弹三大声腔,广为群众喜爱。乾隆至同治(1736~1874)130多年间,为东河剧全盛时期,职业班社仅东河一隅便有49个。至建国前夕,东河剧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班社有玉合、凝秀、晴雅、老其合、玉喜台、玉福祥、喜顺、玉清台、双福兴等。演出剧目有高腔252种、昆腔96种、弹腔655种。流行地区由赣县发展到全区及闽、粤、湘部分县。
  东河剧首演革命现代戏,始于1932年1月。当时,双福兴班在瑞金壬田演出17场《活捉张辉瓒》,第一次在舞台上反映了土地革命战争,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伟人的光辉形象。至赣州解放前夕,以东河剧名义存在的班社只剩下玉合班、万春班和玉洪台。1950年起,东河剧扎根于赣州市。
  东河剧主要传统剧目:高腔正本有《龙凤剑》、《古城记》、《岳飞传》等11本199出;高腔单折有《大战长沙》、《双双拜月》、《大闹酒楼》、《海州过关》等42出;昆腔正本有《长生殿》、《琵琶记》、《雷峰塔》等5本11出;昆腔单折有《大封相》、《疯僧扫秦》、《醉打山门》等103出;弹腔正本有《摘星楼》、《龙凤剑》、《五岳图》、《黄金塔》等191本266出;弹腔单折有《水访贤》、《老君上寿》、《芦花休妻》、《狄青斩子》等208出。南北词有4出。移植剧目有《拜月记》、《仁圣会》、《九世同居》、《安安送米》等。
  赣南采茶剧赣南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是在采茶歌和采茶灯的基础上,揉合一些小戏、大班及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形式活泼、曲调丰富,使用赣南、闽西、粤东、桂南一带通行的客家话和赣州话演唱,流行很广,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赣南安远县九龙山,明代就办茶业。茶农有唱采茶歌、舞茶篮灯之习。明末清初,随着九龙山茶业兴隆,在东河剧影响下,以茶篮、纸扇为道具,载歌载舞,形成地方小型剧种,后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唱、做、念、舞的采茶戏。最早的采茶戏剧目是“两旦一丑”的《送哥卖茶》和《板凳龙》。这两个剧目曾传遍赣南、赣西、赣中,远至粤、桂、滇,并被当地灯彩所吸收。清康熙年间(1662~1722),逐步发展为“两旦两丑”,剧目大量增加。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赣南各地先后组建有三角班,并盛演于城乡。道光年间(1821~1850),江西巡抚下令禁演采茶戏,采茶戏班社逐渐衰落。解放前夕,仅有李九姣和萧仁贵两个采茶戏班子躲在偏僻山村,断断续续演出。
  [=此处为插图(赣南采茶戏《茶童戏主》场景)=] 1950年春,赣州市同心戏院邀请采茶艺人刘日凤、朱琳山、曾伴林、陈凤亮、钟秀人等来赣州市演出,赣南采茶剧才走上了新生的道路。
  采茶剧主要传统剧目有《九龙山摘茶》、《唐二试妻》、《卖杂货》、《上广东》、双捡《菌》、《瞎子闹店》、《阿三打铁》、《五岭之春》、《卖花线》、《香火龙》、《睄妹子》、《补皮》》》、《花灯仙子》、《吹鼓手招亲》、《钓拐》、《满妹添喜》等,主要创作剧目有《茶童戏主》、《重要一环》、《送子当红军》、《怎么谈不拢》、《莲妹子》、《风雨姐妹花》、《春茶新韵》、《山歌情》等,移植剧目有《红灯记》、《龙江颂》、《沙家浜》等。
  祁剧湖南祁阳戏传入赣州后称楚南戏,俗称楚南班。清雍正后期,湖南祁剧班新喜堂来赣州演出。同治末年,湖南祁剧仁和班来赣州演出。宣统3年(1911),湖南祁剧福兴班、老福兴班来赣州演出。民国期间,湖南祁剧各科班有名望的各行当男女演员和参师学艺的演员纷纷来赣州组班和搭班演出,祁剧在赣州进入兴盛时期。来赣州演出的祁剧班社有福兴园、新舞台、老福兴、同利班、老舞台、大舞台、义胜班、新民剧团等,尤其是老福兴、老舞台几进赣州,历时50多年,影响较大。赣州城内的福建会馆、七省会馆、郭家祠、李家祠均为祁剧演出场所。1936年,湖南著名祁剧班三庆台在城内姚衙前李家祠演出。1948年,祁剧艺人陈地生、马德山等在城内金鱼池(地名)开设同心戏院,祁剧大舞台、老福兴、老舞台和新民剧团先后在此演出,直至赣州解放。
  祁剧主要传统剧目:高昆连台大戏有《目莲传》、《岳飞传》、《观音戏》、《夫子戏》、《混元盒》等;高腔剧目(包括正本、散戏)有《辞官祭台》、《周氏拜月》、《马前泼水》等;昆腔剧目有《鹿台饮宴》、《六国封相》、《醉打山门》、《水漫金山》等;弹腔南路剧目有《反五关》、《八义图》、《龙凤祥》、《紫金冠》等370多个;弹腔北路剧目有《五岳图》、伍雷阵》、《团荣阳》、《未央宫》等530多个;小调剧目有《打面缸》、《乡里婆进城》、《大补缸》、《小补缸》、《小放牛》、《卖麻疯》等。主要创作剧目有《卢端阳》、《天门阵》、《女巡按》、《盗宝拿通》、《鞋印》等。
  话剧歌剧赣州最早的话剧活动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演出的早期话剧(俗称文明戏),没有固定台词,由演员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多由学校组织演出。1925年“五卅”运动和1931年“九一八”事变期间,赣州的爱国学生及驻军官兵多用话剧形式联合进行抗日宣传。1935年春,赣州城成立第一个业余话剧社——晨光话剧社(设大新开路励志小学内)。剧社多次在公园广场公演自编话剧《晨光曲》。1936年,广东旅赣同乡会组织小小剧社,演出话剧《最后关头》等。抗日战争时期,话剧活动在赣州异常活跃,学校机关团体纷纷组织业余话剧团演出宣传抗日节目。专署、县级机关单位组织专业性话剧团,国民党和国民政府中央一级剧团及江西省级文艺团体南下,在赣州开展话剧活动,使赣州的话剧演出盛况空前。话剧界著名人士曾也鲁、吴荻舟、沈默等人先后来到赣州开展话剧活动,辅导业余剧团排练,提高了赣州话剧演出水平。抗日战争胜利后,赣州的业余话剧组织仍很活跃。1945年10月,赣州联合通讯社及各界戏剧爱好者创办凯声剧团,演出《家》、《长夜行》。12月,东南高商业余剧团演出《夜光杯》,省立赣县女子中学剧团演出《胜利万岁》、《孔雀东南飞》。1946年,省立赣县中学话剧团在新赣南电影院演出《日出》。1947年,红涛剧社、大同剧社成立,分别演出《河山春晓》和《雷雨》。1948年,赣县正气中学公演《万世师表》。
  赣州解放初期,话剧活动和歌剧活动同时活跃起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工作团进驻赣州市后,开展大量的戏剧活动,形成了话剧歌剧演出高潮。第四十八军文工团、第四、第十五兵团文工团和第十五兵团野战医院宣传队先后公演话剧《不要杀他》、《红星旗下》、《钢铁战士》和歌剧《白毛女》、《血泪仇》。赣州市立中学、省立赣州中学、市教工文工团、赣州师范、赣州职业学校等演出话剧《北京人》、《考验》、《思想问题》和歌剧《王秀鸾》、《赤叶河》、《三世仇》。机关单位的话剧活动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运动,演出了许多具有教育意义的剧目。赣西南区党委文工团、市教工文工团、江西钨锡业有限公司俱乐部、赣州市工商簿记班、赣西南日报社、中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总局江西分局、省立赣州中学学生会、市人民银行俱乐部、东河钩运工会、赣县糖厂、市总工会、市文化馆业余剧团先后公演《王大娘赶集》、《废铁炼成钢》、《大榆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思想问题》、《纸包不住火》、《生日》、《贪污分子的末日》、《龙须沟》、《人民在前进》、《车间主任》等话剧。江西省话剧团于1953、1956年两次来赣州公演苏联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钦差大臣》、《无罪的人》和《雷雨》。1957年后,赣州话剧、歌剧活动逐渐减少。1964年,赣南文工团成立,演出主要话剧有《兵临城下》、《赤道战鼓》、《枪之歌》、《刘四姐》等,歌剧有《洪湖赤卫队》、《三月三》、《江姐》、《长冈红旗》等。70年代后,演出了《万水千山》、《丹心谱》、《于无声处》、《救救她》、《香港大亨》、《血泪樱花》、《啼笑姻缘》、《情报处长》、《阿混新传》、《一双绣花鞋》、《思亲泪》、《飘盆》、《刘胡兰》、《海霞》等话剧和歌剧。创作剧目有歌剧《长冈红旗》、《飘盆》等。
  [=此处为表格(抗日战争时期境内主要话剧演出团体及剧目)=] [=此处为表格=] 京剧 1930年,艺乐乾坤平剧院来赣州,在桥儿口郭家祠剧场演出连台京剧《樊梨花》,这是京剧初次与赣州观众见面。1934年秋,赣州商界和教育界等人士集资开办赣州大戏院(今桥儿口郭家祠),邀请南昌以唐绍云为班主的老见喜京剧戏班80余人来赣州演出。1935年,在姚衙前李家祠开办双江大舞台,邀请京剧杨家班来赣州演出,赣州第一次出现两个京剧班社同时演出。1937年“七七”事变后,著名京剧演员童芷苓、郑亦秋、刘荣声、刘奎英、真龄童等20多人避难赣州,在北京路开设群乐、艺乐两家京剧院,对台演唱。期间,郑亦秋导演了《岳飞》、《明末遗恨》、《林四娘》、《崖山恨》等爱国题材京剧。抗日战争胜利后,群乐大戏院改名新赣南平剧院,赣州大戏院改名胜利大戏院,均演唱京剧,但营业景况远不如前。文化界人士提出平剧改良,振兴赣州平剧。平剧改良主要集中在内容和题材,脸谱、服装和舞台装置,语汇和独白,曲调和唱腔四个方面,赣州成为当时全国为数不多进行平剧改良的县城。1946年1月,两剧院相继演出欧阳予倩编剧、盛秋萍导演的改良平剧《潘金莲》和田汉编剧、郑亦秋导演的《江汉渔歌》。此后,两剧院上演的改良平剧达数十个。新赣南平剧院上演的剧目有《黑山恨》、《钗头凤》、《火香山》、《生死爱》、《离恨天》、《桃花扇》、《红菱艳》、《人面桃花》、《宝蟾送酒》、《红楼二尤》、《长恨歌》、《董小宛》、《孔雀胆》、《忠王李秀成》、《碧血千秋》等;胜利大戏院上演的剧目有《黑狼山》、《梁红玉》、《西厢记》、《秋虹剑》、《木兰从军》、《六国封相》等。在改良平剧的同时,两剧院竞相聘请武生、花脸、花旦、名丑、老生等30多位名角来赣州演出。赣州的京剧票友还组织了业余剧社,较有影响的有青年平剧社、和声社。
  1950年,新赣南平剧院和胜利大戏院进行整顿,两剧院先后聘请一批名演员来赣州演出,卖座率较高。1958年后,赣州市京剧逐渐排演现代剧。市京剧团大量上演由自己创作、改编、移植的历史剧、古典剧、现代剧,如《白毛女》、《画皮》、《方志敏》、红旗《谱》、《蔡文姬》、《义和团》、《林则徐》、《宝衣》、《碧血杨州》、《太平天国》、《于谦》、《东风解冻》、《社长女儿》、《春香传》、《胭粉美人记》、《将相和》、《三座山》、《黑旋风李逵》、《钗头凤》、《峰火桥头》、《红色风暴》等。1962年以后,上演的现代剧增多,自行改编、导演、首演了许多大型现代剧,如《特派员》、《李双双》、《南海长城》、《兵临城下》、《台湾来的女客》、《针锋相对》、《南方来信》、《六号门》、《红色风暴》、《山乡风云》、《前沿人家》、《风雷渡》、《芦荡火种》、《林海雪原》、《欧阳海》、《怎么谈不拢》等。此时,演员达100多人。“文化大革命”时期,因禁演古装戏,仅排演了《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海港》、《杜鹃山》、《龙江颂》、《奇袭白虎团》等样板戏。1976年以后,逐渐恢复传统剧,演出了古装剧《逼上梁山》、《小刀会》、《秦香莲》、《玉堂春》、《铁弓缘》、《宝莲灯》,自编自演了连台本戏《封神榜》、《宏碧缘》;创作演出了现代剧《兽医主刀记》、《陈赞贤》、《蝶恋花》、《翠竹恩仇》、《伏龙乡》、《宝衣》、《杨廷麟》等。
  越剧 1950年,陈秉元等人邀请浙江金山越剧团在赣州桥儿口郭家祠演出。越剧从此传入赣州。1952年,金星越剧团(后为九江越剧团)二进赣州,在市搬运工会俱乐部演出《白水河边》等剧目。1953年,浙江金华文艺工人越剧团在赣南巡回演出,次年12月迁入赣州市,更名赣州市越剧团,在大华兴街和平剧院演出。演员多为流动性质,但生、旦、丑都有。当时演出的多为幕表戏(没有剧本,只有提纲式的上演内容,演员唱词以韵脚为连,根据剧情自由发挥),传统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白蛇传》、《碧玉簪》、《双玉蝉》、《樊梨花》、《二度梅》、《穆桂英》、《追鱼》、《斩包勉》、《红梅记》、《秦香莲》、《孟丽君》、《珍珠塔》、《何文秀》、《三打白骨精》、《红娘》、《西厢记》、《桃花扇》等。1964年后,现代剧上演逐渐增多,并配合当时的中心工作创作、改编、移植了《江姐》、《秋瑾》、《刘胡兰》、《是我错》、《山花烂漫》、《东风解冻》、《刘介梅》、《向秀丽》、《红色风暴》、《红松店》、《玉面狼》、《小保管上任》、《红孩儿》、《青年一代》、《抢伞》、《中秋之夜》、《刘文学》等现代剧目。其中,1964年由舒龙创作的越剧《旅社一夜》,参加华东片调演获优秀剧目奖。当时有演员80多人,分中、青年两队,白天、晚上演出,场场满座。1965年,市越剧团撤销,越剧停演。1981年市越剧团恢复后,除上演《真假太子》、《五女拜寿》等十几个传统剧目外,还排演了现代越剧。1993年,市越剧团与其他团院合并成立赣州市艺术剧院后,多次到于都、赣县等地演出越剧传统剧目。
  第二节剧团剧院剧团赣南采茶剧团1950年,民间采茶戏艺人集中于赣州市,成立大众、和平两个采茶剧院。1954年,大众与和平合并为民营公助的剧团,定名赣州市大众采茶剧团。1956年,改为国营赣南采茶剧团。1968年8月,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9年1月,恢复赣南采茶剧团。建团以来,对许多传统剧目进行了加工整理。加工整理后的《睄肖妹子》、《补皮鞋》、《钓拐》3个小戏及《九龙茶灯》主要唱段,由中国唱片厂制成唱片在全国发行;《九龙山摘茶》、《耍香龙》、《卖杂货》、《阿三打铁》、《上广东》等剧目,在一定程度上去粗存精,有所提高。改编和上演了《三世仇》、《小二黑结婚》、《罗汉钱》、《志愿军的未婚妻》、《两兄弟》、《刘文学》、《槐树庄》等一批新剧。移植其他剧种优秀剧目300多个。1959年,中共江西省委选派该剧团上庐山为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演出。1965年,采茶戏《怎么谈不拢》赴京汇报演出,并被拍成电影。1979年,根据《茶童哥》改编的《茶童戏主》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1982年,根据罗旋同名小说改编的现代戏《莲妹子》,由江西电视台拍成戏曲电视剧。1991年8月,中央电视台派人至剧团拍摄电视《赣南采茶戏集锦》。1992年9月,改编的传统剧目《试妻》获全国性戏剧奖。1993年9月,大型采茶剧《山歌情》获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南方片)10项奖。同年12月,《山歌情》剧组晋京,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演出。1994年3月,《山歌情》获文化部文华奖及5个单项奖。同年7月,获中共中央宣传部1993年度“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1995年,文化部、人事部授予赣南采茶剧团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6月,赣南采茶剧团与赣南歌舞剧团联合组团前往香港演出。
  赣南行政区祁剧团1951年12月,庆乐台、老舞台、玉合班、老福兴、新民剧团等祁剧班合并成立赣南大众祁剧团,设4个分团,分别驻大余、南康、于都、安远4县。1960年,4个分团合并成立赣南行政区祁剧团,驻赣州市,建制90多人。1961年9月,在江西宾馆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演出《金龙控监》和《拾玉镯》。次日,周恩来接见老艺人筱凤仙等演职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1963年11月,赴湖南向第一故乡群众公演,中共中南局书记陶铸观看《井冈山的黎明》、《杨门女将》、《海瑞上疏》后说:“祁剧发源在祁阳,好苗子生长在江西。”1954~1964年间,参加省、地历届汇演9次,演出大小剧目44个,其中创作剧目《卢端阳》、《天门阵》、《女巡按》、《盗宝拿通》获编剧、导演、演员、音乐、美术奖,不少演员获得表演奖和优秀演员奖。1965年5月,赣南行政区祁剧团与赣州市赣剧团合并为赣州地区赣祁剧团。1968年8月,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9年撤销。
  赣州地区东河剧团1954年,东河剧班玉洪台改名赣州市东河剧团(民办公助)。1956年,实行地方国营。1960年划归省管,为江西省赣剧院赣剧四团。同年12月,下放赣州市,为赣州市赣剧团。1965年5月,与赣南行政区祁剧团合并为赣州地区赣祁剧团。1968年8月,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9年撤销。1980年,成立赣州地区东河剧团。原市东河剧团多数中、青年演员归团。1981年,江西省文艺学校赣南分校开办东河剧班,招收男女学员各10人,请东河剧老艺人任教,培育新一代人材。建团以来,先后挖掘整理的《抢伞》、《张旦借靴》、《公堂挽发》、《五台会兄》、《双猴斗》、《猎岗寨》、《疯僧扫秦》等剧目参加省、地观摩汇演获得剧目奖。1988年,赣州地区东河剧团撤销。
  赣州市京剧团1949年12月,赣州市公安局接管群乐戏院。1950年,胜利大戏院倒闭,部分演员并入群乐戏院。1953年,戏院改组,由艺人合作经营,建立共和班制的京剧院,改名赣工京剧院。1956年2月,转为地方国营剧团,更名赣州市京剧团。同年,市人民委员会拨款兴建京剧院(今文清路采茶剧院),市京剧团迁入新院演出。1966年迁入章贡剧院演出。1968年8月,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9年1月,恢复赣州市京剧团。1976年,开办赣州市京剧学校,招收学员20人。1993年5月,与市越剧团、章贡影剧院合并成立赣州市艺术剧院。此后,赣州虽没有专业京剧团,但京剧演唱活动仍然较活跃。1993年,在赣州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业余京剧协会。建团以来,除演出优秀传统剧目外,还排演了许多新的优秀剧目。1959年,庆祝建国十周年,创作小型现代剧《宝衣》赴南昌演出并获奖。1962年改编的历史剧《蔡文姬》,赴南昌为全省三级干部大会作专场演出。1965年移植的小型现代剧《怎么谈不拢》,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调演。1977年,演出《小刀会》、《蝶恋花》等。1984年,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杨廷麟》,参加了赣州地区调演。1986~1987年,组成赣京轻音乐团到云、贵、川、湘、鄂、桂6省(区)作巡回演出。多年来,市京剧团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达155台。
  赣州市越剧团1954年12月,浙江金华文艺工人越剧团由宁都迁入赣州市,更名赣州市越剧团,为共和班制剧团。1956年2月,转为地方国营剧团,此后,演员场地固定,上座率越来越高。1963年,参加赣南区传统剧目汇演,演出《白蛇传》、《半把剪刀》。随后,又上演了《玉蜻蜓》、《黄婆骂鸡》等,并在赣州市及地区各县演出。1965年,市越剧团撤销。1981年,恢复市越剧团。剧团从浙江招来一批青年学员,一边传帮带,一边舞台演出。1993年5月,与市京剧团、章贡影剧院合并成立赣州市艺术剧院。合并前市越剧团有演职人员45人。
  赣南歌舞剧团1963年,成立老苏区慰问团。1964年4月改建为赣南文工团。1968年8月,与其他剧团合并成立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69年3月,恢复为赣州地区文工团。1985年2月,改为赣南歌舞剧团。建团以来,上演了《江姐》等许多优秀歌舞剧和话剧。1970~1978年,演出了大型歌剧《长冈红旗》、《刘胡兰》、《海霞》,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草原儿女》和话剧《兵临城下》、《赤道战鼓》、《枪之歌》等。1978年后,演出了话剧《救救她》、《香港大亨》、《血泪樱花》、《啼笑姻缘》、《情报处长》、《阿混新传》、《一双绣花鞋》及歌剧《飘盆》、《梁山伯与祝英台》、《柜中缘》、《万家春》等。1992年12月,创作的舞蹈《酸溜溜》、《追思》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繁荣奖。1995年6月,与赣南采茶剧团联合组团前往香港演出了《赣南客家歌舞》等富有赣南地方特色的节目。
  赣州市艺术剧院1993年5月,由市京剧团、越剧团、章贡影剧院合并成立赣州市艺术剧院,隶属市文化局。1995年,定编55人,有职工46人,内设党政办公室和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会下设演员队、乐队、舞台工作队、剧务组和艺术档案室。1994年,市艺术剧院为’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排演了专场歌舞节目。同年10月,参加赣州地区客家民俗歌舞、戏剧、小品调演。剧院成立后,多次外地城乡演出,并进行了慰问京九铁路建设大军、欢迎澳门救灾捐赠代表团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演出。至1995年,演出320场次,其中为农村演出195场,观众达17.6万人次。
  剧院民国前,赣州城内的演出场所均为庙宇、祠堂、会馆内的戏台或临时搭起的草台。民国初,城内始有戏院,30年代逐渐增多。戏院由经纪人管理,收取剧场费,无论那个剧种都可演出。解放后,赣州才有专业演出剧场。
  同心戏院位于金鱼池(今阳明路东端南侧)。民国初年兴建,砖木结构,舞台面积约70平方米,观众席分正座(又分前座、后座)、边座、楼座。解放前,是祁剧的主要演出场所。1950年,赣南采茶戏进入赣州城,常在此演出。1953年扩建,可容纳1300个观众,并附有宿舍,更名大众戏院。此后,除偶尔接待外来剧团和演出祁剧、歌剧外,多为演出赣南采茶剧。1968年停演后闲置,后改为仓库。
  民乐剧院位于坛子巷李家祠,民国初年创办。开办初期,由祁剧同利班演出,祁阳有名花旦筱凤仙来此演出过,演出较兴旺。后祁剧班老福兴长年在此演出。1935年,赣州利民百货公司经理陈汉祥在李家祠组建双江大舞台,邀请吉安杨家班演出京剧。1936年兼并赣州大戏院后,又请湖南有名的祁剧班三庆台在此演出,一直至1945年日军侵占赣州。解放后改为赣州印刷厂厂房。
  赣州大戏院位于城内桥儿口郭家祠。1930年,艺乐乾坤平剧院在此演出。1934年秋,赣州商界刘彩逸等人集资在此创办赣州大戏院。1938年,在群乐戏院隔壁爵禄饭店兴办艺乐戏院。不久,艺乐戏院迁郭家祠,与赣州大戏院合并。经改建整修,更名虔州第一台。舞台面积不足60平方米,观众席不足1000个。1945年8月,改名胜利大戏院,组建青年平剧社,以武戏大会串轰动一时。1947年,墨西哥杂技歌舞团在此表演杂技、歌舞,演出歌剧、话剧。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京剧队在此公演。1950年初演出越剧。同年,戏院倒闭,人员并到群乐戏院。1953年,东河剧在此演出。1954年12月,市越剧院成立后在此演出,至1956年,归赣州市东河剧团使用,1959年,东河剧团迁入新剧场后改为居民大院。
  群乐戏院位于北京路北侧,为1936年双江大舞台兼并赣州大戏院后兴建的京剧院。有座位1200个,观演厅分前座、后座、边座、楼座,舞台不足100平方米。是当时京剧的主要剧场,诸多名角来赣州都在此演出。1945年8月,改建为新赣南平剧院。1952年改名红星剧院。1953年改名赣工京剧院。1956年市京剧团迁入新址后,为越剧团专用。1961年,与相邻的艺乐戏院同时拆除,新建章贡剧院。
  此外,民国时期至建国初,赣州尚有大华兴街的和平戏院,北京路的艺乐戏院,东门横街上的东郊戏院,三康庙露天台,东河搬运工会礼堂等演出场所。
  东河剧院位于解放路,1959年兴建,占地1500平方米,座位1000个。为东河剧团的演出场所,祁剧也在此穿插演出。1968年8月,各剧团合并为赣州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经常下乡演出,东河剧院闲置,后改为赣州铝制品厂厂房。
  赣南剧院位于南门口,1962年建造,为二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6平方米。门前有宽大停车场。观演厅有冷气设备,1303个活动座椅。附有放映室、观众休息室和供外来剧团使用的宿舍。舞台宽大,照明、传音设备和天桥、灯槽俱全。配备35毫米立体声电影放映设备1套,有供大中型剧团演出的配电、音响设备、舞台设施,以及录像放映、电子游戏、桌球等娱乐设施和餐厅、招待所。1964年起,赣南剧院归属赣南文工团。1977年,剧院与文工团分开,归属赣州地区剧院管理站(今地区演出服务公司)。1993年,剧院投资4万元,将楼座改建为豪华座。1995年,投资250万元,对剧院进行全面维修改造,将木结构屋面改建为钢筋混凝土井字屋盖,增添了设施,增强了剧场功能。
  章贡剧院位于北京路,前身为群乐戏院。1956年归属市越剧团。1961年,市人民委员会拨款重建,1964年落成,取名章贡剧院,仍归属市越剧团。市越剧团撤销后,1966年市京剧团迁入章贡剧院。1981年,章贡剧院与市京剧团分开,更名章贡影剧院,为市文化局下属事业单位。影剧院为三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4946平方米,建筑面积4746平方米。观演厅有座位1153个(厅座823、楼座330),通风设备良好,舞台宽大开朗,设备齐全。内有35毫米电影放映座机及配套设备,有供中小型剧团演出的音响设备、配电装置和舞台设施,有录像放映、桌球、电子游戏等娱乐设施。1993年,章贡影剧院有职工16人。
  采茶剧院位于文清路中段西侧,1966年兴建,为二层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935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1030个座位,有一般的舞台设施和配电装置,可供中小剧团演出。附有放映室,配有35毫米电影放映座机及配套设备,有录像放映、电子游戏等娱乐设施。剧院始为京剧院,归属市京剧团。1966年,赣南采茶剧团迁入后改名采茶剧院。1977年前,剧院隶属采茶剧团。1977年起,剧院与采茶剧团分开,隶属地区剧院管理站。剧院内设办公室、机务组、场务组,有职工15人。
  第三节电影赣州电影业始于1926年,时有光华公司电影院开业。此后,有中山、粤东、新光、时代、皇后、永乐、新赣南、大光明等电影院相继开业。至1949年,仅存大光明电影院。建国后,赣州市电影事业逐步发展,至1995年,有电影发行单位2个,放映网点28个,已形成发行、放映、机修和宣传的完整体系。
  发行市内影片,在建国初期由省电影办事处统一发行,1956年12月起由赣南电影发行站统管,1958年改由赣南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负责发行。1963年起,先后由市电影事业管理站、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管理境内的影片发行放映工作。市电影事业管理站成立于1963年春,1969年1月并入赣州市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1年5月恢复,1980年9月改名赣州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94年,有职工422人。
  放映 1926年秋,光华公司电影院在姚衙前1号客厅首次上映无声电影。类似茶座性质,经营约5个多月。
  1935年2月,赣州首次上映有声电影,由新光电影院用35毫米放映机放映《雨过天晴》,日映4场。1935年6月,时代电影院借新光电影院院址开业放映,经营2个多月。1941年,永乐电影院在龙船庙福建会馆(今和平路)放映16毫米无声电影。同年10月成立的新赣南大戏院(今赣州电影院)和11月改称的新赣南电影大戏院、1942年8月改称的新赣南电影院、1948年秋改称的大光明电影院均放映有声电影。
  1949年10月,吴晋梯、刘映黎等人经营协记大光明电影院。1950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支持下,更新全套音机和扩大器,改为大光明电影院。1951年6月,由赣州专署文教科接管,改为国营赣州电影院,并新购35毫米放映机2台及全套配件。同年冬,上映《白毛女》,轰动全区,邻县群众也前来观影,观众近2万人次。1953年11月,赣州电影院下放赣州市管理,加强影片宣传,实行流动售票。1958年,赣州电影院和1957年开业的和平电影院共放映3737场,观众190.5万人次。1960年,组建35毫米放映队,深入到工矿和郊区农村放映。同时协助跃进人民公社建起16毫米放映队。
  1964年,各影院业务分开经营管理,严格执行《电影操作规程》。1967年,电影院停止经营。1971年5月,恢复营业,并在市总工会的原灯光球场建立露天电影放映场(1979年停映)。上映《卖花姑娘》时,10天放映135场,观众达15万人次,创近10年最高纪录。1973年,改进放映设备,实现交换机、停机、换棒、拉幕等放映操作自动化和水冷装置放映。市电影管理站对全市工矿、农村电影队实行定全年放映工作日、场次和人次的“三定”制度。1975年,推广新光源(水冷氙灯),结束了长期用炭棒作光源的历史。同年,增建16毫米放映队4个。至此,全市有工矿农村电影队38个;市电影管理站添置了35毫米座机、提包机及16毫米放映机各1套。1977年9月起,各电影院取消验票入场,观众自行对号入座。1978年放映《红楼梦》影片,连映13天370场,观众达37.4万人次,上座率达98%。1980年10月1日,位于红旗大道新建的红旗电影院开业。
  1980年起,蟠龙、沙石、沙河、湖边等乡相继建立集镇电影院,农民有了定点、定时的观影场所。1989年,全市有个体电影放映专业户3户,农村、工矿有放映队26个,郊区农民年观影达10场。1992年,蛤湖乡按耕地面积每亩集资1元,农民年平均观影12场。
  放映场地赣州电影院始建于30年代,位于建国路北段西侧,时称歌舞台或新赣南大戏院。1941年10月放映电影时,有座位800个。1942年8月名新赣南电影院时,有35毫米有声电影放映机。1944年夏,大修观影场,映场面积504平方米,座位约1000个。1950年4月起,大光明电影院使用天极牌座机。1951年6月起,赣州电影院改用35毫米放映机,有座位908个。1985年夏,增设立体电影。1986年,投资6万元安装冷气设备和立体声设备。1988年冬,投资48万元改造成赣南第一家具有两厅一场的综合服务部,座位增至964个。
  人民影城建于1956年,位于文清路与青年路交叉处,时名和平电影院。占地面积1575平方米,建筑面积1275平方米。1957年1月1日正式营业。1969年改名人民电影院。1994年11月,改建成占地面积2672平方米、建筑面积12391平方米、主楼高48米、共11层的人民影城,成为集视、听、吃、住、娱乐、购物、广告宣传、会务和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中心。同年12月16日投入营业。内设大、中、小豪华放映厅4个(其中3个影厅装有道尔贝立体声系统),座位1628个,镭射录像厅2个,卡拉OK厅1个,豪华歌舞厅2个,还有酒吧厅、咖啡厅、酒店、宾馆、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多种经营设施。1995年1月,被定为全国巨片定点放映单位。
  红旗立体声电影院位于红旗大道东段北侧。1980年建成,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19平方米,座位1341个。有候映厅、楼厅座观映场。1980年国庆节正式对外营业。1990年,投资87万元改建成赣南第一家豪华型立体声电影院。立体声影厅座位757个,普通影厅座位213个。另有投影录像厅、桌球厅、舞厅、副食小卖部等经营场所。
  1993年,放映收入突破百万大关,成为赣南年收入最高的电影院。1995年1月,被定为全国巨片定点放映单位。
  影评 1956年起,赣州电影界加强影评活动,经常通过夜光报、银幕报、壁报等刊登影评文章。1960年起,影院观众园地设有影评专栏,影响较大的有影片《以革命的名义》的评论文章。
  1978年1月,成立境内首家影评组织——赣州市电影评论小组。1987年11月,成立赣州市电影评论学会,会员40多人。影评学会和市电影公司联办《电影消息》、《虔城影讯》。《虔城影讯》在全市内部发行,并与全国电影系统200多个单位交流。1978年以来,每年在全国和地方报刊发表影评文章70余篇。1991年,在全国影评协会、文汇电影时报和上海曲阴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全国自编电影刊物评比中《虔城影讯》获荣誉奖。1992年5月,在全国电影“双评”活动中,市电影评论学会获首届“上菱杯”奖和全国群众影评先进集体称号。会员中有3人3次获全国群众影评征文奖。
  [=此处为表格(若干年份全市电影放映场地一览)=] [=此处为表格(若干年份全市电影放映情况)=] 说明:1951~1956年为赣州电影院的情况,1957~1978年为赣州、和平(人民)2电影院的情况, 1979~1995年为赣州、人民、红旗3电影院(影城)和工矿农村电影队的情况。
  第二章群众文艺第一节业务机构江西省立赣县民众教育馆成立于1940年4月,馆址设章贡路(今中共赣州地委院内东侧),直属省教育厅。内设教导部、艺术部、生计部、总务部。教导部开设民众夜校,招收成人读书班,每两月1期,每期招收40~50人。建有类似小学性质的战时服务团,收留20多名流亡儿童,组织他们半天学习文化,半天参加音乐戏剧活动。艺术部举办的业余剧团曾演出过话剧《重庆屋檐下》、《哑妻》等。1945年2月,赣州沦陷,民众教育馆解散。
  赣县县立民众教育馆由赣县县政府教育科建于1940年9月。馆址设赣州镇台衙左侧花厅(今健康路与大公路拐弯处)。1940年10月正式开馆。内设教导组、艺术组、总务组。教导组分管民众夜校、阅览室、文娱室和社会童子军。民众夜校每3个月办1期,招收成人扫盲识字;阅览室和文娱室每日对外开放8小时;社会童子军招收失学儿童,平时进行学习,节日参加维持秩序,并进行文艺演出。艺术组办有业余剧团和业余歌咏队,绘编民众画刊。业余剧团曾演出《小黑子》、《亲与仇》、《敌忾同仇》等抗日剧。组织扫盲识字宣传队,到农村进行扫盲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众教育馆迁至赣州公园内原新赣南博物馆旧址。
  赣州市文化馆 1949年10月,新赣南图书馆、赣县县立民众教育馆、赣县体育场合并成立赣州市人民教育馆。1951年9月,易名赣州市文化馆。内设文艺部、戏剧部、宣传部、图书馆。文艺部负责组织和辅导全市工矿、农村俱乐部和业余剧团工作,培训基层文艺骨干,开展戏剧音乐活动。戏剧部管理剧院和电影院,协助剧团进行戏剧改革,挖掘和整理传统剧目。宣传部创办《人民大报》等内部刊物,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活动。图书馆设阅报室、杂志室及图书阅览室,每日对外开放8小时(1952年分设)。1967年,成立赣州市文学创作组,出刊《赣州文艺》。1969年1月,赣州市属文化、广播、图书、博物、电影5单位合并成立赣州市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0年1月解散,成立赣州市文化工作站。1978年3月,恢复赣州市文化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市文化馆内设文学创作组、群众文化组、美术摄影组。1995年,在编人员15人。
  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相继建立,配备或聘任专职人员,或由乡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兼管,活动场所逐渐开辟,设备逐步完善。1995年,全市建有蟠龙镇、沙石镇2个文化中心,水东、水南、水西、湖边、沙河、南外、蛤湖、龙埠、赣江、解放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各文化中心和文化站普遍建立了图书室、活动室、电视室,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动。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中心(站)基本情况 [=此处为表格=] 说明:蟠龙、水东、水西、水南、蛤湖、南外文化中心(站)的站舍面积未包括其活动场所面积。
  第二节民间文艺杂技 1936年夏,湖北舒修益杂技魔术团到赣州,公演于新光电影院。同年秋,马守义万国杂技魔术团到赣州表演。1937年春,刘少武飞车杂技团到赣州献艺。1947年夏,墨西哥杂技歌舞团在胜利大戏院表演神鞭等杂技。建国初,赣州市民间杂技艺人自愿组合成民间杂技团,活跃于民间。50~60年代,河北沧州杂技团、花家杂技团等先后在市体育场表演。1979年,市民间杂技团由解放办事处接管后,常年在闽、浙、粤等省演出。1982年,改名赣州市杂技团。1988年撤销。
  高跷 20年代初由北洋军阀部队传入赣州。赣州人俗称“高脚师”。高跷队一般由10~15人组成,扮饰《八仙过海》、《封神榜》、《水浒》中的人物,每逢春节均举行庆贺表演。20年代中期,高跷活动兴盛,赣州有四五个高跷队,在县岗坡(今章贡路)举行过比赛。
  建国后,市文化馆发动民间艺人组织高跷队,扮饰工农大众和人民解放军等形象,经常在节假日或大型集会时表演。1995年,赣州市有高跷队2个。
  曲艺莲花落宋代,赣州就有莲花落,大都是盲艺人演唱。民国时期,一般商贾和小康人家婚寿喜庆以及民间节日,常请盲艺人唱莲花落。演唱时不伴奏,只由两名盲艺人演唱,一主一帮,主唱演唱故事情节,帮唱接唱每句末尾一个字延唱衬词。主唱击橛子,帮唱打棰子,掌握板眼(节奏)。莲花落音调,有平板、哭调、快板、数板等,并穿插道白,道白讲赣州方言。另有四川调、下南京、十杯酒、孟姜女、调兵歌、茉莉花、凤阳花鼓等小调。艺人根据不同故事的喜怒哀乐演唱不同的板眼。莲花落唱本曾有100多本,流传下来的有《珍珠塔》、《朱砂印》、《秦香莲》、《满堂福》、《二度梅》、《粉妆楼》、《卖花记》、《手巾记》等20余本。莲花落最盛时期是清末民初,演唱的盲艺人有50~60人,民国中期有30多人。建国初期,城区街头巷尾、郊区茶楼酒店仍常有盲艺人演唱。’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期间,有50多年演艺生涯的盲艺人谢冬莲演唱了莲花落。
  赣州南北词清道光年间(1821~1850),由南昌传入赣州后,其曲目、曲调及演唱技巧、形式逐步发展而娴熟,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赣州南北词最早的演出组织以乐器箱为标志,标有七云轩、月韵轩、聚乐轩等名称。演员以手工业、店员及公职人员为主。最早以舞台形式演出,近百年以坐唱形式演出。婚娶寿诞、节令期间,接受邀请围桌弹唱。一般7~13人围坐一方桌。演员每人演奏一种或几种乐器,并分别充当剧中人物角色。集伴奏、念、唱于一人。行当区分不严,不用道具、不化妆。边奏边唱,以唱为主,夹以道白,常以司鼓板为主要演唱,男声小唱作为旦角。乐器有鼓板、琵琶、三弦、扬琴、月琴、提琴、笛子等。有时还用马蹄子(小唢呐)、洞箫、七弦琴(类似古筝)、碰铃等。1951年,市文化馆组织南北词小组。1952年,成立市南北词曲艺组,参加江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观摩汇演大会,《安安送米》、《春香闹学》获节目奖。1960年,成立赣州市南北词曲艺团,组织新老艺人挖掘整理传统曲目,移植和创作新曲目,将南北词搬上舞台。1962年,著名戏剧家田汉在赣州听了南北词传统曲目《盗令出关》后,写下“民间难得南词在,荡气回肠唱‘出关”的诗句。赣州南北词曲目,大小共有180余个,内容大都是宣传福禄寿喜、安泰吉祥及忠孝节义等,也有一些历史故事和反映人民生活的小曲目。台词简洁,正曲说韵白,小曲说赣州方言。主要传统曲目有:《天官赐福》、《湘子化斋》、《春香闹学》、《芦花休妻》、《牡丹对药》、《机房教子》、《借衣劝友》、《盗令出关》、《李三娘》、《八仙过海》、《貂蝉拜月》、《陈姑赶船》、《荡湖船》、《西蓬击掌》、《宋江杀惜》、《牧童放牛》、《举狮观图》、《百忍图》、《过关》、《父子登科》、《采桑记》、《贩马记》、《金钗记》、《卖花记》、《枇杷记》、《乌盆记》、《罗成修书》、《思凡》、《牡丹亭》、《七世姻缘》、《岳飞刺字》、《七姐下凡》、《打狗劝夫》、《时迁偷鸡》、《打严嵩》、《岳宵醉酒》、《投军别窑》、《火烧孟焦》、《烟花告状》、《蒙正祭灶》、《飞雪斩娥》、《王婆骂鸡》、《姑娘算命》、《瞎子观灯》等。建国后创作了《百花迎春》、《姑嫂忙》、《姐妹夸猪》、《送鸡》、《一担水》、《姑娘的心愿》等新曲目,移植了《玉堂春》、《小姑贤》、《四郎探母》、《还魂记》、《白蛇传》、《柳毅传书》、《杜十娘》、《秦香莲》、《劈山救母》、《拾玉镯》、《梁祝》、《拉郎配》、《红娘》、《偷盗救生》、《孟良搬兵》等大型剧目。
  古文是赣县、南康农村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有200多年的历史。1956年传入赣州市。这种曲艺相似莲花落,演唱者均为盲艺人,集演员、乐师于一人,用赣州方言演唱。内容以颂扬行善积德为主,后发展到演唱短篇民间传奇故事。演唱形式有两种:一种是1人演唱,勾筒(二胡)伴奏,自拉自唱。人物形象由演唱者即兴表演塑造。另一种是2人演唱,乐器伴奏,一主一帮,主唱打橛子,帮唱打棰子,掌握节奏。以平板、哭调、快板、道白等曲调表达不同感情。传统曲目有36个,唱本保留有《二度梅》、薛刚《反唐》、《秦香莲》、《卖花记》、《包公案》、《珍珠塔》、《红袍记》等20多个。古文的伴奏乐器有勾筒、鱼鼓、竹板、木棒、小鼓。1995年,市内仍有古文盲艺人七八人,每天下午和晚上演唱于清茶店,听众多为老年市民。曲目多为《学雷锋》、《学王杰》、《翻身记》和一些传统曲目。
  灯彩唐宋时,赣州就有宗族龙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要玩龙灯拜年祝贺。据广东会馆会谱记载,从宋代开始,每年春节期间,同乡人轮流做首司举办赏灯会。
  赣州灯彩种类有布龙、脱节龙、香火龙3大类,特色不同,耍法不一。有以弹跳为主的抢泡龙、跳蚤灯、鲤鱼灯等,玩得活泼;有以队形变化摆字为主的摆字灯、车子灯、花灯等,玩得文雅。
  抢泡龙为七节布龙,又名长龙。唐代,木栏井就有抢泡龙。有编花、打结头、结宝塔、咬腰子、结牌坊、抢泡、编篱笆等7种花样。舞时通过龙头带领,龙身来回穿插变换队形,以抢泡动作贯穿始终。
  跳蚤灯又名篓子灯。南外、水西、水南、湖边、蟠龙、沙河、沙石等乡镇、街道办事处均有此灯。这种龙灯共有五节,短小精悍。唐代,营角上就有人玩跳蚤灯。老艺人曹地长五代玩龙灯,有100多年历史。跳蚤灯有四门、结球、磨盘、分跳、牌楼、盖花、编篱笆、抢跳、抢泡等9种花样。舞时步伐以弹跳为主,以舀沟水动作贯彻始终。
  鲤鱼灯在赣州较普遍,以五道庙的最著名。1953年,七鲤镇东河钩运工会的鲤鱼灯队参加江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观摩会获得优秀表演奖。这种龙灯有龙头、龙尾、5只鲤鱼和1只虾。舞时以弹跳为主,有时走矮步子。有鲤鱼跳龙门、鲤鱼抢水、鲤鱼排泥、鲤鱼编篱笆等32个花样。
  各种灯彩都配有吹打音乐,各个曲牌与龙灯的某个花样的配合不固定。舞龙灯的音乐都是用喜庆的《红牌子》。龙灯的变化由玩龙头的人掌握,吹打音乐的变化由领头乐师掌管,配合默契。吹打牌子可以任意反复、延长、分句、分段、暂停。曲牌全是五声音阶构成的各种调式。抢泡龙的《上山虎》、《茉莉花》,鲤鱼灯和跳蚤灯的《下山虎》、《城门灯》、《茉莉花》、《瓜子仁》是宫调式;抢泡灯和摆字灯的《状元游街》、《冷冰冰》是征调式;抢泡灯的《闹沙河》、鲤鱼灯和跳蚤灯的《大摆队》是羽调式;抢泡灯的《打马进城》、《得胜门》和跳蚤灯、鲤鱼灯的《得胜门》是角调式。
  音乐民间音乐民国时期,赣州有民间音乐站20多家。建国后,仍有10多家,全市有民间专业乐师108人,业余乐师200多人。赣州的民间音乐分为两类,一是大乐即吹打乐,一是清音即中国丝竹。吹打乐有100多个曲牌,分喜庆音乐、丧事音乐、出行音乐。喜庆音乐有《工尺三》、《拜将台》、《日日青》、《风入松》等。丧事音乐一般吹《百灰鸭》等。出行音乐有《闹沙河》、《下山虎》、《打马进城》、《得胜门》、《水底龙》、《茉莉花》、《换朝衣》、《瓜子仁》、《过山鸟》、《寄生草》、《女邦子》、《大摆队》等,这类音乐多用在庙会游行、玩龙灯、划龙舟、演唱故事等。吹打乐器有全套锣鼓和唢呐、大号、喇子等。清音有100多个曲牌,配乐乐器有二胡、三弦、月琴、扬琴、琵琶、笛子、箫、碰铃、笙等。一般用于婚丧寿庆和寺庙、道观、经坛做法事吹奏,以及南北词、祁剧、东河剧坐堂班演唱伴奏等。
  宗教音乐赣州市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音乐,以道教音乐较有特色。道教音乐在民间活动历史至少有1640多年,盛于清代。大型器乐演奏活动集中于紫极宫、玉虚宫、三清古观。道教音乐分为5种,即道乐、国乐、清音乐、娱乐和刑乐。除刑乐和清音乐失传外,其他3种还能演奏。乐器有笙箫管笛、全套锣鼓,还有大号、唢呐、马蹄子、喇子等。道士每天早中晚课诵经时都配以器乐。奏仙乐时,最少有8名乐手。对乐手考核,分道乐仙器、道场法音、红白哀乐、音范句录四方面。一年的5个盛会(正月玉皇盛会、二月太上老君生日、七月地观超度、九月念黄经、十月至十二月民岁腊子日)都演奏道教音乐。
  现代音乐赣州的现代音乐,首先是从学校开展的。“五四”运动以后,各中、小学都设立音乐课程,组织乐队,聘请专业音乐教师,教唱歌曲。每逢重大节日和校庆都举行游艺晚会,演出的音乐节目曲调多属抒情的,有《小桃红》、《小二黄》、《梅花三弄》、《苏武牧羊》、《烛影摇红》等。流行的歌曲有《春天的快乐》、《打倒列强》、《寒衣曲》、《葡萄仙子》、《月明之夜》、《麻雀与小孩》、《三蝴蝶》、《渔光曲》、《送别》、《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镰刀歌》、《锄头舞》等。唯一的西洋乐器是脚踏风琴,教师教歌用风琴伴奏。抗日战争爆发后,不少著名音乐家汇集赣州古城,音乐活动盛极一时。1937年秋,何士德组织以沪、杭等地流亡青年为骨干的青年服务团第九队,深入街头、公园、广场、机关、学校,使赣州城处处响起了抗日歌声。同年冬,迁来赣州的上海同济大学大型管弦乐队上街演奏,这是赣州有史以来出现的第一支管弦乐队。1938年春,整编后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和第二支队开赴抗日前线,途经赣州,其宣传队在阳明路、中山路等街头教唱抗日歌曲。1938年起,先后建立起抗敌后援会合唱团、三青团江西青年招待所歌咏队、“东南工合”工人合唱团、赣县电厂大路合唱团、赣县民众教育馆业余歌咏队、儿童教养院儿童合唱团、贫儿教养院儿童合唱团以及各中小学合唱团和歌咏队。1939年,组建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乐队,每逢集会、阅兵式庆祝活动都进行演奏。同年秋,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派著名音乐家程懋筠率演出队来赣州举办了大型音乐晚会。1941年,该会在赣州举办音乐学习班、音乐晚会,创作歌曲。同年夏,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仆剧团、江西省第四区保安司令部政工大队联合演出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同年冬,公仆剧团演出冼星海的大型歌剧《军民进行曲》。1943年夏,在赣州工作的文化艺术界名流应邀创办赣南艺术师资训练班,设音乐科,由程懋筠、薛奇逢、胡江非主教音乐。1944年春,著名音乐家王沛伦等在赣州举办个人演奏会。同年秋,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演剧宣传第七队巡回演出至赣州,公演冼星海的歌剧《军民进行曲》、《生产大合唱》等。抗战胜利后,赣州业余国乐队多次举办音乐演奏会。赣州音乐爱好者组织东南音乐馆,开展音乐活动。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进驻赣州,对赣州音乐活动的开展起了较大促进作用。1949年,第四十八军文工团演出大型歌剧《白毛女》,第十五兵团文工团演出歌剧《血泪仇》,第四兵团文工团大型管弦乐队经常进行街头宣传。随后,赣州市立中学、赣州师范、团市委、市教文工团演出歌剧《王秀鸾》、《三世仇》、《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和《赤叶河》。1950年1月,市文联筹备处成立赣州市音协。1954年8月,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在市人民政府礼堂举行山歌大会。同年春,市文化馆和市音协组成100多人的赣州市职工合唱团,排练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1956年4月,赣州市总工会成立赣州市职工业余歌舞团。1961年,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钟望杨和教授高芝兰率领“六边活动队”来赣州访问,演出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奖作品大合唱《幸福河》,演奏小提琴曲《梁祝》,教授西洋发声法;赣州市选送业余文艺骨干至上海音乐学院工农班培训。1963年,赣州市合唱团、歌舞团先后演出歌剧《刘四姐》、《信江波》。1979年国庆节、1981年建党60周年等重大节日都分别举行全市歌咏大会。
  歌舞抗日战争以前,赣州的女中、女师和小学开展歌舞活动较多,最早演出的歌舞有《葡萄仙子》、《麻雀与小孩》、《月明之夜》、《三蝴蝶》、《七姐妹游花园》、《寒衣曲》、《渔光曲》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青年将抗日歌曲编为舞蹈搬上舞台,有《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流亡三部曲)和《丈夫去当兵》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女中演出新疆民族舞,女师和助产学校演出土风舞、水手舞和踢踏舞等。
  建国初期,机关、工厂、学校都组织有秧歌舞队。不少单位结合生产编演歌舞,有赣州卫生学校的《农作舞》、赣西南日报社印刷厂的《印刷舞》、赣南造纸厂的《造纸舞》、赣州机械厂的《机械工人舞》。这个时期,江西省文工团随赴朝慰问团来赣州演出,传授苏联、匈牙利等国的舞蹈。1956年,赣州市职工业余歌舞团成立,先后演出歌舞《过街楼》、《采茶扑蝶》、《十对花》、《织女穿梭》及新疆民族舞等。1957年,赣州市文化馆业余宣传队演出歌舞《大茶山》等。
  1986年6月,舞蹈《清茶飘香》被列为参加全省比赛节目,后获全国业余舞蹈节目三等奖。1987年,市政工程养护处参加首届全国建设建材职工文艺调演的舞蹈《园林新曲》获表演一等奖。1993~1995年,创作演出赣南采茶歌剧《山歌情》和大型客家风情组舞《长长的红背带》。首都戏剧界认为,《山歌情》剧继《白毛女》之后走出一条新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长长的红背带》组舞是赣南客家母亲和客家儿女一曲风俗风情咏叹调,一幅历史文化的瑰丽画卷。
  民歌民舞灯歌即民间灯彩中的歌唱部分。云灯唱东河戏高腔。茶篮灯歌唱赣南采茶戏的顺采茶、倒采茶、春景天,其中斑鸠调、进坑调、长歌流行很广。花鼓(又称花灯),分耘田花鼓与灶背花鼓2种。耘田花鼓因有耘田状而得名,2人演唱,分扮花鼓婆、花鼓佬。春节期间,以锣鼓、宫灯引路,串村演出。歌曲以开门歌、进门歌、出门歌组成,富有浓厚的知识性和娱乐性。灶背花鼓为流浪艺人走家串户乞求施舍所唱。
  风俗歌在民间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的有年歌、婚礼歌、跳觋调、丧歌等。年歌是除夕夜本族老少欢聚祠堂进行知识性问答的演唱,用锣鼓伴奏。婚礼歌与年歌节奏基本相同。跳觋原是一种驱鬼招魂的迷信活动,后来逐渐向娱乐方面发展,其仪式有许多文艺表演,如歌舞、杂技、小戏、猜谜、唱古文等。丧歌是在丧礼中由道士念唱的一种歌曲,曲调性较强,演唱种类较多。
  号子有伐木号子、排工号子和船工号子。伐木号子有伐木、拉木、扛木、溜木和休息5种号子,前4种为领头人指挥劳动时唱的号子,以溜木号子为代表。溜木时,多人在一条作业线上劳动,且每人距离较远,故以溜木号子协同动作。有很强的节奏,音调高亢悠长。排工号子分大河与小河两种,反映从做排到放排的全过程。小河号子与船工号子相似。大河号子与赣江下游的木排号子基本相同。船工号子产生于赣江水域,是赣江船歌,其音调高亢悠扬。
  小调分为本地小调和外来小调。曲目繁多,风格各具特色。本地小调以《交情歌》为代表,其变奏、变体或用作填词的曲调不胜枚举。歌词有的较长,有的是以《十二别》为代表的规整的五拍子的小调,大多表现爱情。另有被称为《叫化歌》的鲤鱼歌、莲花板、唱长歌等,内容是劝善或祝福,为叫化行乞时所唱。外来小调是通过行商、外出搬运和地方戏传播而来,流行较广,且保存得较完整。
  除以上民歌外,还有盲艺人唱的《打吼呀》和《讨钱歌》。《打吼呀》是每年春节前(农历十二月十六至二十六),由盲人“龙头”组织民间盲艺人和艺人各半,两人一组分头到各家各户进行春节庆喜活动,唱《喜庆歌》等,以示春节的到来。《打吼呀》的道具是一根4~5寸长的竹筒子,中间用刀剖开四分之三,留四分之一供手拿,每人各拿一根,表演时边打边唱。《讨钱歌》是盲艺人行乞时唱的歌曲,一般在街头巷尾固定的地盘讨唱,歌词甚长,通篇700多字,全为七字一押韵,有文学风味。
  民舞赣州的民间舞蹈主要有采茶舞、灯采舞和道教舞等。早期采茶歌舞表现形式为姐妹二人上山采茶,唱采茶歌、提茶篮,载歌载舞,有矮子步、袖子筒、扇子花,俗称“三子”。灯采舞主要有龙灯、狮灯、花篮灯、鲤鱼灯、高跷灯等。其中龙灯舞有18个节目,8种表演形式。道教舞是旧时道士作道场打醮的活动形式。
  第三节创作展览创作文学赣州的文学创作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唐至清,宦居、流寓与途经赣州的名臣显宦和文人墨客甚多,留下大量诗文杰作。特别是苏轼的《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王安石、黄庭坚、文天祥、陆游、周敦颐留题的诗文,解缙、王阳明、李梦阳、谢榛、汤显祖等人在赣州创作的诗文词赋,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王士祯、朱彝尊、谢启昆、丁炜、魏禧、魏礼等先后游览赣州名山胜迹所作诗篇流传至今。随之,赣州人文蔚起。自宋起,代代有文学名流。据清同治《赣州府志·人物志·儒林·文苑》载,仅赣州籍和学成于赣州的赣县籍立传文人达35人之多,著书47部、182卷。民国以来,兴办报刊,有辛际周、周蔚生、陈建中等文艺爱好者争相发表自己的作品。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著名文人先后汇聚赣州,掀起了以表现人民抗日斗志为主题的创作热潮。1944年,全国文协理事曹聚仁、洛汀、李白凤、荒烟、张乐平、陆志痒等在赣州组建赣州文协,经常发表抗日的诗、文、画。抗日战争胜利后,文艺创作兴盛不衰。1946年8月,赣州成立畅月诗会。1948年6月,成立赣州文艺社,每周末在《正气日报》副刊发表作品。建国以后,文艺创作更加繁荣。1957年3月成立赣州市业余文学创作组,创协《赣州文艺》(油印本)。1959年,成立赣州市文联,创办《赣江》文艺杂志,发行到国内16个省。1987年,赣州地、市成立赣南诗社,主办《赣南诗词》。1985年,市文联组织成立郁孤台诗社,会员达200人。1988年,主办《郁孤台》文学季刊。1989年1月,成立由驻市、市属22家企业厂长(经理)和28名作家(作者)参加的赣州市作家、企业家联谊会,创办刊物,每年举办谷雨诗会。为迎接’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文艺界创作了一批形式多样的作品,驻市大专院校学报开辟专栏发表了不少作品。1978~1995年,境内作家、作者在各级报刊、电台发表和播映的文学作品有1.37万篇(首、部)。不少作品和专著还在国外发表、发行。
  绘画明清时期,赣州有不少画家。明代的王纯,工水墨画,所绘树石前人称为石林画史。清代的陈尧芙,善丹青,精于传神。黎岱、徐芳梅、王野等都是当时著名画家。赣州的装裱店兼工书画,不少裱工精丹青,专绘“福禄寿三星”图和“五福来朝”图及松鹤中堂和人像。民国时期,赣州有毕华斋等数家绘像社。20年代,何贞擅肖像画,在大华兴街开设人像精绘铺,曾为国民党军将领罗卓英绘过一丈多高的全身肖像。王大胜和艺光等瓷像社的瓷器画屏,远销香港、南洋一带。“五四”运动后,各学校开设图画课,教授中国画、西洋画。1936年,钟炳麟、钟炳芳兄弟在赣州开办嘉琳美术广告社。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爱国画家以画笔、刻刀为武器,宣传抗日。鄂志达、万巧孙、于亮、谭译清等在赣州街头巷尾绘制大幅宣传壁画,出刊《青年》画刊和《青年》壁报。1938年,江西著名画家彭友善、胡献雅教授,在赣州公园举行义卖,将200多幅国画的售款全部捐作抗日军费。1941年1月15日,日军飞机轰炸赣州,城区破坏惨重。第二天,徐风、朱鸣岗以剧教队名义,在中山公园举办《血债要用血来还》的宣传画展,真实而形象地揭露了日军侵华暴行。1942年1月,著名版画家荒烟在《正气日报》工作时,开办《版画》画刊,发表《末一颗子弹》、《拓荒者——炸后赣州之一》和王琦创作的《开山》等爱国抗日木刻作品,并在赣州举办5次木刻展览。7月18日,张乐平在赣州《大同报》主编的《画刊》上刊出揭露日军罪行和汉奸丑态的漫画、木刻作品。版画家余白墅用木刻刀帮助张乐平刻制木刻《贫困》、《渔夫》,并在《画刊》上发表。8月,荒烟、余白墅为中国木刻研究会和木刻工场筹募资金,在新赣南博物馆举办木刻展览会。同年秋,在中山公园开办青年美术馆,举办大型的抗日战争美术展览,全国知名的版画家王琦、野夫等从外地寄来作品参展。展览会展出作品200多件。版画家赵延年,在中山公园举办《湘北战地写生》个人画展,同时还创作反映赣南钨矿工人生活的作品《负木者》,后被选入《抗战八年木刻选》。他还创作了《木刻艺术》、《阿Q正传木刻连环画》、《梦幻木刻连环画》、《可扬、延年木刻选》等。1943年9月,张乐平、荒烟、赵延年、朱苦顶、徐风、余白墅、徐光毅、杨隆生等画家献画,举办画展义卖,救援广东灾民。同年秋,国立上海美专校长、名画家倪贻德在新赣南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陆志痒、梁书分别举办抗战漫画展和国画展。1944年4月,版画家梁永泰、吴忠翰由广东来赣州,荒烟、杨隆生与他们共同主办了世界木刻画展览。4人还合刻了一幅套彩色木刻画《春风又绿江南岸》,并印成单页赠送观众。在这期间,历史画家卢世侯在赣州举办4次历史画展,有《太平天国史》、《汉、唐农民革命史》等画。张乐平在赣州开始了著名长篇漫画《三毛流浪记》的构思,在新赣南博物馆展出的《张乐平画展》200多幅展品中,就有他笔下最初的“三毛”形象。这批著名画家还扶植美术新苗,开办美术训练班和赣南艺术师资训练班。师资训练班内设有美术科,由徐风负责,教员有张乐平、荒烟、陆志痒、李白凤、徐曙希、卢世侯等。建国后,赣州美术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1950年,成立赣州市美术协会。同年4月,赣州市美术工作者赴大余西华山钨矿实地写生,创作了8幅油画送往北京和莫斯科参加展览。1978年以后,赣州市的美术水平逐步提高,魏夫昌的国画《春韵》、《春之晨》、《唐人诗意》,罗琪的漫画《一根甘蔗》,周建祥的版画《山里人》、国画《雄风》、《虎啸》,分别获得国际、国家级奖。1984年9月,由江西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协会江西分会等单位主办的赣南中秋画会在赣州市工业中心大厦举行,为期15天。全国各地应邀前来的赣南籍、曾旅赣南的知名书画家和全国著名书画家有黎雄才、赵延年、荒烟、徐风、陆志痒、朱鸣岗等30多人。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全国著名画家刘海粟为画会题字。老一辈革命家萧华、贺晋年、黄镇、舒同和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以及原台湾美协干事长、旅居美国华人职业画家胡会俊,澳大利亚华人理学博士、画家赵令彬,香港美术研究会主席赵世光等都送来作品参展。
  雕塑赣州雕塑艺术创作活动历史悠久。寿量寺的观音大士铁像是五代后梁时民间艺人铸造;北门灵山庙门前的“哼哈二将”石雕神像,是唐代艺人雕塑;光孝寺天王殿的四大金刚神像,出自明代艺人之手。南临会馆、筠阳宾馆的木雕和广东会馆的石雕都较有名气。建国初,蟠龙罗北斗、罗水生擅长泥雕,市区许多商店门面的雕塑都是他们的作品。建国十周年时,潘君武和林忠杰在赣州公园塑造了“解放军战士”的大型雕塑。1978~1995年,市内增加16座大型雕塑。
  根艺赣州有组织的根艺美术创作活动始于1991年8月。1992年1月,市根艺美术学会成立,有会员66人。1991~1994年,全市举办根艺作品展览5次,展出根艺作品631件,石艺作品243件,木雕作品6件。市根艺美术学会组织会员参加第三、四、五、六届中国根艺美术展览会,获金奖2个,银奖2个,铜奖2个,优秀奖11个。1993年,市根艺美术学会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摄影民国时期,赣州的摄影主要属商业性。1941年前后,赣州有青年、新新、胜利、国大等10家照像馆和摄影社,有摄影师40多人,使用黑白软片,有的使用电光布景摄影,油彩着色。建国后,商业摄影有较大发展,同时开始了宣传性摄影。50年代初,市文化馆始有兼职摄影人员。1953年3月,《大众报》始有新闻摄影图片。李炯拍摄的《赣州西河大桥通车》于1956年3月发表于《人民日报》。70年代起,市文化馆配有专职摄影人员,一些较大的工业企业也购置了设备,配备了专(兼)职摄影人员,艺术摄影开始兴起。有些优秀艺术摄影作品被选入省、地举办的摄影展览。80年代,全市摄影事业有了新的发展,专业性和群众性摄影活动活跃,摄影人员于1987、1988年参加了新闻单位举办的“生活”、“八一四赣州解放纪念日”、“消防杯”、“健康杯”等摄影比赛。1983~1995年,每年均举办全市性的摄影展览。
  剪纸早在汉、唐代,民间妇女就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后逐步发展在节日使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民间神话人物等图案贴在窗户和门楣上作为装饰。民国时期,木匠街(今南京路)管金顺的剪纸远近有名,擅剪各种花样。建国后,剪纸艺术经久不衰,很多业余剪纸艺人创作了一些优秀作品。境内赣州地区外建公司姚贵华的剪纸作品《迎春》于1963年入选《江西省首届工人美展》,《心花》、《吉祥如意》于1991年4月入选《江西省首届民间剪纸展览》。
  展览抗日战争以前,赣州举办的展览局限于学校的成绩展览。1934年初夏,各中学在赣县乡村师范学校(今赣南纺织厂)举办为期10天的各科成绩展览会,展出各中学学生学科成绩、美术工艺、生物标本、理化仪器和乡村师范的农产品等。
  抗日战争期间,赣州举办的主要展览有:1940年12月的赣南经济建设展,1941年秋的“东南工合”生产展,1943年的国际联盟新闻图片展、儿童玩具和服装用品展,1944年的云(南)、贵(州)少数民族风俗图片、实物展,航空、滑翔模型展以及篆刻家李白凤、许又石等联合举办的金石展。期间,还举办为数众多的各类画展、美术展等。
  建国后,举办了多种综合性和专题性的展览。大致分为宣传性和艺术性2大类,展出的期数之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形式之新颖,吸引力之强,参观面之广,教育效果之好,均是前所未有的。
  宣传性展览50年代的展览多为公安展览。1951年夏,赣西南人民行政公署公安处在市人民教育馆举办大型公安展览,展出图片和实物数百件。1954年,赣南行政公署公安处在人民大礼堂举办大型公安展览。1956年,江西省公安厅在市工人文化宫举办大型公安展览。1960年4月,赣南行政区中级人民法院在人民大礼堂举办反贪污、反盗窃大型展览会,展出实物、模型、照片、图表1000余件。此外,还有苏联图片展览、全市工业展览、文物展览、赣州市解放10周年成就展览。继1963年全市学习毛泽东著作、李文忠事迹大型展览之后,1969年10月,赣州专区革命委员会在中共赣州地委党校(今中共赣州地委大院)举办建国20周年建设成就大型展览,设展馆8个,来自全区的展品8000多件,展出时间达数月之久。70年代,举办展览较少。80年代以来,展览逐步增多,展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主要展览有:1982年的“文明礼貌月”、“五讲四美”漫画巡回展,全市计划生育展,白猪良种展;1983年的全区大型计划生育巡回展,模范共产党员蒋筑英、罗健夫模范事迹展,赣州市青少年学雷锋先进事迹展,赣州市储蓄展,江西省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知识分子为四化建设服务成绩展览》;1985年4月的赣州市爱国卫生展,10月的何吉勇烈士事迹展;1987年的全国报刊展;1993年12月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赣州地区集邮展;1995年8月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图片展,11月的江西省特种农业现场会摄影图片展等。
  艺术性展览1983~1995年,赣州市先后举办了包括绘画、摄影、书法、根艺、石艺在内的艺术展。主要的有庆祝建国36周年、中秋诗画、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纪念建军60周年、赣县田村花灯、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庆祝建党75周年等艺术展。1991年,有2件根艺作品被选入第三届中国根艺优秀作品展览会参展,获优秀作品奖。1992年9月,选送28件根艺作品,参加在景德镇举行的江西省第三届盆景根艺评比展览会,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占全省获奖总数的26%。1993年,有8件根艺作品被选入第四届中国根艺优秀作品展览会参展,1件获银奖,7件获优秀作品奖。1995年9月9日,市根艺学会全体参展人员赴北京参加第五届中国根艺作品展开幕式,并有5件根艺作品参展,获金奖1个,铜奖2个,市根艺学会获团体二等奖。
  第四节活动场所赣州市群众文艺活动场所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网络。全市既有功能比较齐全、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型活动场所,又有许多宾馆酒楼、机关单位、城内住宅区、郊区乡镇及公共场所的小型活动场、活动室和俱乐部。至1995年底,境内属地区管辖的歌舞厅、卡拉OK厅、音像放映厅等社会文艺活动场所有110处,属市管辖的电子游戏室、桌球厅、音乐茶座、街头卡拉OK座、歌舞厅等社会文艺活动场所有123处。
  赣州市工人文化宫位于健康路北端西侧。建于1954年10月,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有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楼,后面为两层的大礼堂,楼上楼下共有座位1222个。内设图书馆及活动室,经常放映电影、录像,是市内庆典活动及大型文娱晚会的主要场所。属市总工会管辖。
  赣州市文体中心位于健康路与大公路交叉处。原系赣州市体育场。1982年6月,开辟为赣州市文体广场,并成立管理委员会。设有露天足球场、旱冰场、文艺厅、电视录像厅、桌球及电子游戏等文娱体育活动设施。每周星期三、六举行文艺晚会、交谊舞会,放映露天电影。每逢节假日举行灯谜会等游艺活动。每次活动有数百人参加,节日晚会达数千人。1984年,市文体广场派人出席全国城市群众文化会议,受到文化部表彰。1986年6月起,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94年,更名赣州市体育中心,隶属市体委。
  赣州市青少年宫位于红旗大道中段北侧。建于1989年9月,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474平方米。外表设计典雅别致,内部设有多功能演出厅、展览厅、舞蹈排练厅、会议室、阅览室、娱乐室、科技活动室、文艺活动室、器乐演奏房、绘画室和各类教室,是少年儿童校外学习活动场所。建宫以来,参加省以上各种大赛及展览活动28次,获得一、二、三等奖牌和各类荣誉250多人次。
  赣州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位于赣州公园内。1989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总投资160多万元。中心具有古典建筑与现代装饰相结合的庭园式建筑格调,有房间39间,可容纳近千人活动。设书画室、健身房、图书阅览室、乐琴棋牌室、乒乓球室、桌球室、电子游戏室、电视室、展览室、舞厅等。室外有露天舞场和门球场,是市内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幽雅的文体活动场所之一。由地、市老干部局共同管理。1994年起,赣南老同志大学在此办学,设有舞蹈、绘画、书法、保健、气功、门球等班级。
  赣州市文化大楼位于大公路中段南侧。建于1992年,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较宽敞的活动场地。内设排练厅、演出厅(舞厅)、展览厅等。演出厅配有演练乐器等设施,展览厅配有展览设施。市文化馆设于此。
  人民影城 (参见本篇第一章第三节)。
  第三章图书音像第一节出版赣州印刷出版业始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发展缓慢,至清光绪中期,仅有为数极少的人从事简单的手工木刻版印刷,以及用木刻活字排版从事修谱的零星谱局。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日新公司附设印刷厂开始以铅字机械印刷报刊、图书,揭开了赣州以铅字机械印刷报刊图书的历史。清宣统年间(1909~1911),有赣州印刷公司、龙威阁印刷厂;民国初年,有赣昌印刷所和新华印刷所为客户翻印书籍、代印报刊。1940、1946年,分别成立了新赣南出版社和建国文化出版社,出版过一些图书。
  建国后成立的赣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批图书。
  新赣南出版社1940年初成立,社址设在新赣南路。1942年9月,改名中华正气出版社,下设新赣南印刷厂、新赣南书店。出版的主要报刊有《新赣南报》(后改为《正气日报》)、《新赣南》(后改名《正气》月刊、《时代中国》月刊),主要图书有《总裁训词》、蒋经国的文章、讲话《从西北——赣南》、《光荣的死》、《新事业》、建设新赣南丛书及文化、科学书籍等。1945年赣州沦陷后停止出版业务。
  建国文化出版社1946年12月成立。由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杨明、赣县县长张恺、《民国日报(赣南)》社社长叶竞民等20多人集资创办。社址设生佛坛前。1947年1月1日开始出版发行《东南评论》半月刊。
  赣南人民出版社1958年9月成立。社址设在赣南区新华书店内。1961年6月撤销。出版的主要书籍有马列主义通俗教材、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读物,文学艺术方面的《赤胆红心》、《苏区文物参观记》、《新编赣南采茶戏音乐》,农业科学书籍等。
  第二节书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邑人刘树堂倡议官商合营的日新公司附设印刷所,翻印新书,出售图书,赣州始有书店。随后,南昌吴姓人氏在棉布街(今解放路)中段开办开智书局,专售木刻版线装书,后由泰和欧阳人氏经营。1924年,南昌严氏在开智书局斜对面开办升记分局;继之,先后在牌楼街(今阳明路)开设中华义记书庄、昌明书社(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新”和“昌明”相继倒闭)。1930年,教育界人士钟起衡等人合资开办全城最大的普育书社(今阳明路地区新华书店处),主要经营课本、现代图书及文具等(赣州解放时停办)。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昌沦陷,不少书店迁至赣州,赣州书店之多,前所未有。当时的外地书店,文清路有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正中书局,东北路有世界书局、广益书局,至圣路有开明书店、青年书店,阳明路有生活书店等。邑人还新开设了阳明书局、复兴书社、文化书社、赣风书店、三晶书局、普文书店、青年书社、沪江图书社等21个书店。这些书店多经营课本和现代书籍。公办的新赣南出版社同时经营书籍。当时赣州的书店分为出版家、贩卖家两种类型。出版家出版书籍,也零售书籍,新赣南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等属出版家。贩卖家从各出版家处订购、销售书籍,大部分私营书店属贩卖家。生活书店赣州分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新闻记者、出版家、救国会七君子之一邹韬奋先生创办的生活书店众多分店中的一个,出售马列主义书籍和进步书刊。1940年春,该书店被国民党宪兵查封。
  解放后,赣州的书店有的合并,有的迁回外地,有的停业。普文、三晶、赣风、文化等书店(社)合并为赣州书店,主要经营现代书籍,收购和出售线装古书。1949年9月1日,赣州市国营新华书店成立,设于裕民银行(今阳明路地区新华书店科技文艺门市部)和原普育书社店房之间,1958年并入新成立的赣南区新华书店。此后,该店统一经营赣州市、赣县图书发行工作,并管理全区其他新华书店业务。1964年,赣州书店撤销;赣南区新华书店增设农村发行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区新华书店调整发行网点,至1985年增加到5处。1988年2月,实行公开选拔经营者后,改革劳动人事制度,调整机构,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分配方式。1990年起,图书发行量和销售量不断增加。1995年,图书发行量为340.87万册,销售额为1002.15万元。
  期间,个体私营书摊、书亭、书店相继出现。1988年,全市有100多家。1989年,经过整顿清理图书市场,全市有科苑书店、赣州书局2家集体书店,有个体书店(摊)43家。进入90年代,个体书摊(点)的个数、从业人员和销售量逐年增加。1995年,有个体书摊点144个,场地面积545平方米,从业人员375人,销售量达76.6万册;有私营租书摊39个,主要出租武侠小说和言情、纪实类文艺书刊,有的兼售新出版的书籍和杂志。
  第三节图书馆(室) 赣州州县储书,由来已久。宋代,书院讲学兼藏书,相继建立藏书处10多个。光绪二十四年(1898)有濂溪、阳明、爱莲3个书院藏书处。
  新赣南图书馆 1926年,赣县政府接收濂溪、阳明、爱莲3个书院的藏书和孔教会赣州分会的数千册线装书,成立赣州第一个公共图书馆——赣县公立中山图书馆,馆址设在城区火帝庙三宫殿,同年11月正式开放。1927年,改名赣南公立中山图书馆,藏书2万多册,1937年达3万册。1938年,图书馆经费短缺,每月只有200银元,濒临倒闭。1941年,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教育科接收中山图书馆,成立新赣南图书馆,馆址设在赣县县政府(今中共赣州地委大院),时有藏书1万多册。1942年,新建两层楼房为馆舍,并正式开放。1946年迁赣州公园内。馆内设采编部、阅览部,采用杜威法分编图书,阅览室开架阅览。《借书证》主要发给机关职员和青年学生。赣州沦陷时,散失很多图书。至解放时,馆藏图书只有2.5万册,人员5名。
  赣州市图书馆 [=此处为插图(市图书馆少儿阅览室)=] 解放后,新赣南图书馆被接管调整为赣州市人民教育馆所属的图书部,未开办外借,只供阅览。1951年,改属赣州市文化馆。1952年,与市文化馆分开,正式成立赣州市图书馆,隶属市人民政府文教科。馆内设外借室、阅览室、资料室和儿童室,并对外开放,全年经费由地方财政拨款2万元,后增至2.4万元,年终还另拨报刊征订费。到1955年,藏书达5万多册,发出《借书证》2160份,年借出图书2.8万册次。1964年后,市图书馆除坚持正常开放以外,开始组织专人到工厂、农村、学校及街道协助创办基层图书室,帮助提高基层图书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对基层图书馆(室)进行检查评比;开展以图书为主的文学讲座、故事会、读好书座谈会等活动。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市图书馆的大量图书被封存,1968年被迫停止开放。1969年,市图书馆迁至市工人文化宫,与市文化馆、博物馆合并为赣州市文化工作站,为其下属的图书组。设外借室、综合阅览室、儿童室、资料室,且专门设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室,陈列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对外开放的图书基本属于政治书籍。
  1978年,恢复赣州市图书馆。同年派专人参加省办古籍线装书编目学习班,对馆藏2.5万册古籍线装书进行版本鉴别、编目分类,并整理上架,对外开放。这批古籍线装图书多为明清时代的版本,其中,清乾隆以前的古籍131部,善本书目31部,为赣南保藏古籍最多的图书馆,在江西省名列第三。同年,订购杂志800多种、报纸50多份。外借室有流通图书10万多册,《借书证》分发到驻市、市属各单位,至1980年,发放成人《借书证》3435份。1984年,上级拨款41.5万元,在健康路南端西侧兴建的新馆舍(总面积2200平方米)竣工,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增设科技阅览室,供科技人员查阅资料;开设儿童阅览室,面积100平方米,100个座位,藏有儿童读物2万多册,实行星期五下午和星期日全天开放、寒暑假每天开放的制度,为全市少年儿童创造了一个综合性公共阅览环境。同年,换发成人《借书证》5000多份,《科技阅览证》800份。1985年以后,拓宽服务领域,外借室实行部分图书开架借阅,阅览室实行全开架阅览,推行预约借书和资料查阅服务;增发《借书证》,1988年达9355份;成立信息服务部,以专题信息汇编的形式定期出版《信息荟萃》。1989年,先后为地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红旗大道第二小学、厚德路小学和蟠龙、沙石、湖边、南外等乡镇、街道办事处文化站送书23次,计938册。同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明图书馆称号。1991年起,连续5年定期为赣州监狱犯人送政治、技术书籍达5000多册。1994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1985~1995年,外借图书量逐年增加,1993年高达10.92万册次,其中工人占25%,学生占30%,干部占20%,居民占15%,退休人员占10%。1995年,馆藏图书21.9万册,有职工31人,购书经费8万元。
  赣州市图书馆收藏的珍贵善本书有:《通鑑地理通释》十四卷(元刻本),是该馆珍藏的最早刻本;《楚辞》二卷(明刻本),以黑色为正本,朱蓝色评点,写刻、用纸均精良;说文解字》十二卷(明代影刊北宋本),明毛晋根据内容分别用宋、行草、正楷三体抄刻;《句曲外史集》三卷、《补遗》三卷、附一卷(明刻本);《渔洋山人精华录》十卷(清刻本),清代著名手书家林估所写刻本;《分类字锦》六十四卷(清刻本),字体落落大方,刻工精良,为清代精品。并收藏有目前全国唯一的蒋经国主政赣南期间出版的《正气日报》、《民国日报》。
  单位图书馆(室) 建国前,赣州有江西省立赣县中学、赣县乡村师范、正气中学、私立幼幼中学、卓英小学等几所学校设有图书馆。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厂、农村、商业公司、学校、街道等单位相继建立图书馆(室),逐步形成了图书馆网络。到1995年底,全市有单位图书馆(室)137个(含农村图书室10个),大中专院校、中学和科研单位图书馆(室)20个。
  学校与科研单位图书馆均具有一定的规模,工作较规范。1995年,南方冶金学院图书馆藏书55.2万册,当年新购图书9600多册,全年经费45万元,购书费近15万元,有专职人员44人。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藏书62.5万册,当年新购图书1.5万册,全年经费29万元,购书经费27.5万元,有专职人员42人。其他基层单位图书馆(室)规模不一。工厂、公司图书馆(室)大多数归属工会。市总工会下属的工人文化宫图书馆,藏书2万多册,主要向职工开放。人员多数属兼职,专业人员最多的只有1~2人。
  90年代以来,全市单位图书馆人员中有30人晋升专业技术职称。1995年,藏书量达到60.7万册,购书经费达到9.02万元,比1991年分别增长5.28倍和35%。
  [=此处为表格(若干年份市图书馆藏书情况)=] [=此处为表格(境内部分单位图书馆藏书情况)=] [=此处为表格(市图书馆特藏书籍目录)=] [=此处为表格=] 第四节音像赣州市音像管理站于1985年冬成立,其前身是音像管理小组,隶属市广播电视局,主要负责全市录像放映队的管理和录像带的发行工作。1988年6月15日,成立市广播电视局音像站(简称市音像站)。1990年10月,市音像站分为音像制品管理站和音像制品发行站。1995年,有职工5人。
  音像发行市音像管理站成立之初,对各录像放映队按计划发行放映录像片。1989年,市音像站购置277盒录像带投放市场,全年收入达10.1万元。1991年,添置音像带131盒,出租录像带收入达3.2万元。至1995年,全站拥有录像带2400多盒。
  录像放映 1985年,全市有文化、广播系统录像放映队12个,工会俱乐部内部放映队6个,放映全国各地音像出版社和江西省广播电视厅准放的录像节目87部,1.08万场次,观众9.52万人次,票房收入13.73万元。同年,市音像管理站在市内各单位巡回放映《曲啸同志和老山英雄报告团讲演》录像124场,观众达1.25万人次。1987年,市文化广播系统录像放映队共放映录像节目54部,1.59万场次,观众23.08万人次,票房收入13.21万元。市音像管理站配合中心工作,放映《刑与法》、《中共十三大辅导报告》等录像专场354场次,观众4.21万人次。1989年,全市有营业性录像放映队31个,音像制品销售点67个。11月,市音像站向社会推出赣南首家高级液晶显示投影机。开业2个月就拥有2000多名观众,收入达4600多元。1995年,市广播系统有录像放映队15个,放映点21个,放映录像节目1080部,放映2160场次,观众达9.72万人次,票房收入7.29万元。
  音像管理市音像管理站成立以来,坚持“一手抓扫黄,一手抓繁荣”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发展录像放映队,净化音像市场,每年对全市音像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加强制度建设和对录像放映队的监管。1989年10月,颁发电视录像放映广告宣传暂行规定。1990年5月,全市录像放映队实行归口管理。文化系统的录像放映队归市文化局管理,广播系统、社会经销单位及工会录像放映队归市广播电视局管理。同时,对48个音像制品经销点进行清仓整顿。
  1995年,按照国务院令及《江西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的要求,清理整顿全市音像市场,重新建立音像制品管理登记卡制度,对全市音像制品经销商店(场)、放映厅(点)进行普查登记、建档换证工作。经过清理整顿,全市有音像制品经销商店(场)43户,录像放映厅(点)21个,并按各条路线排列建档,严格遵守审核、审批制度,使音像市场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四章文化管理第一节管理机构审查委员会抗日战争以前,书店归商会和同业公司管理,图书馆归县政府教育科管理,电影院和戏院归戏剧电影审查委员会管理,管理业务仅是审查内容和收取一定的费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赣县县党部成立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出版销售书刊。县党部、教育科、民政科、警察局每天派人至各影剧院审查演出内容。
  赣州市文化局 1949年8月,成立市人民政府教育科,管理全市文化和教育工作。1950年12月改为文教科。1956年8月,成立赣州市文教局。1960年4月,赣州市文教局分为市文化局、市教育局,1961年1月又合并为文教局。1969年4月,文化局和教育局、卫生局合并为文教卫生组,隶属市革委会政治部。1973年2月,恢复市文教局。1984年2月,撤销市文教局,成立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和市教育局。1985年4月,文化与广播电视分开,成立赣州市文化局。1995年,市文化局内设办公室、群艺科、文物科,有职工8人。
  赣州市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 1987年12月,成立赣州市社会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定编2人,隶属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1992年6月,成立赣州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与市社文办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94年3月,赣州市社会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改名赣州市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市文管办),仍与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合署办公。1995年,市文管办和市文化市场稽查大队有职工15人。
  第二节文化市场管理 1995年,境内文化市场已形成包括歌舞、娱乐、演出、美术、图书报刊、音像、电影、印刷、文化艺术培训、文物、集邮等在内的综合性文化市场体系,经营类别30多种,网点96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创利税1000万元。文化市场管理分三部分。中央、省、地驻市文化经营单位及外资企业文化经营单位由地区文化局管理,音像市场由市广播电视局管理,其余文化经营单位由市文管办管理。1995年底,市文管办管辖的文化经营网点543家(文化娱乐199家,图书报刊132家,音像96家,印刷116家),地区文化局管辖的270多家,市广播电视局管理的150多家。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市场管理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统一管理、竞争有序的格局。
  市文化市场管理机构成立后,对稽查管理人员多次进行政治、业务培训考核,实行持证上岗。1994年起,对稽查队伍配备了稽查交通车辆、通讯寻呼机、微机、摄像机等装备。1994年2月,制定全市文化市场管理暂行规定,举办学习、培训班100多期,组织经营者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稽查管理人员经常进行现场值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989年起,每年进行一次全市性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1994年,地市文化、公安、广电、工商部门联合采取“扫黄”、“打非”集中行动。至1995年,共收缴封存违禁书刊图片13.5万册(张)、非法出版音响制品1.4万多盒,违禁录像带1036盒,销毁查禁图书1.3万册。
  [=此处为表格(1995年市文管办管辖的文化市场基本情况)=] 第五章民间文学第一节谚语歌谣农事气象谚语早子播芽,晚稻播谷。
  早子莳颗米,晚稻莳到底。
  早禾水要满,晚禾保养根。
  早子抢掂灰,晚禾抢耘田。
  晚稻不怕连夜雨,早稻不怕火烧天。
  霜降不割禾,一夜少一箩。
  十黄九收,九黄十收。
  不怕肥料少,种好红花草。
  七月半,种早蒜;八月中,种大葱。
  边收边耕,野草不生。
  种地无巧,精耕除草。
  春锄泥,夏锄皮。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捉掉一只蛾,产量加一箩。
  苗要好,除虫早。
  要想来年虫子少,冬天割去田边草。
  春争日,夏争时,百事宜早不宜迟。
  不怕家里穷,就怕出懒虫。
  犁得深,耙得烂,一碗泥巴一碗饭。
  积水如积谷,修塘如修仓。
  别人烤火我挖塘,别人车水我歇凉。
  种田不用问,除了功夫就是粪。
  冬季积堆草,春季就是宝。
  种子壮,苗就胖。
  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深栽洋芋浅栽姜。
  腰长肋巴稀,定是懒东西。
  买鸡看爪,买鸭看嘴。
  弯脚黄牛直脚猪。
  猪要喂得饱,牛要喂夜草。
  喂猪喂得杂,油光又水滑。
  养猪没巧,栏干食饱。
  小猪要游,大猪要囚。
  老牛要过冬,莫吹西北风。
  准备耕田,先喂点盐。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天上豆夹云,地下晒死人。
  钩钩云,雨淋淋。
  乌云接日落,今日不落明日落。
  狗猫换毛早,冬季冷得早。
  东虹日头西虹雨。
  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服。
  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西北闪电带,风雨过得快。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蜻蜓千百绕天空,不过三日雨咚咚。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到底。
  风静又闷热,雷雨必强烈。
  早露大,晴得久。
  一朝有霜晴不久,三朝有霜久晴天。
  猪衔草,寒潮到。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缠腰。
  日出日落胭脂红,不是雨来便是风。
  落雨鹧鸪叫,天气转晴好。
  乌鸦成群叫,寒潮快要到。
  盐瓮回潮,大雨难逃。
  早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桐子树开花,霜雪不再下。
  鹅毛大雪后天晴。
  早晨黄鳝起水有雨。
  雨夹雪,落一七。
  早风树上叫,雨风地下扫。
  久雨现星光,明朝雨更旺。
  吃了端午粽,还有三天冻。
  朝霞暮雨,暮霞绝雨。
  早晨打腊雾,中午脱掉裤。
  四月八,冻死鸭。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
  社会生活谚语不怕难,就怕不耐烦。
  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人前听。
  空壳麦穗头最高,无智之人最骄傲。
  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做蜡烛一条心。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
  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一桶水不响,半桶水咕噜响。
  要打当面锣,莫击背后鼓。
  聪明绝顶,要人提醒。
  路直有人走,人直有人逢。
  严是爱,松是害。
  药方无贵贱,有效是灵丹。
  镜不擦不明,脑不用不灵。
  实话驳不倒,谎话怕追考。
  不怕语言差,就怕说假话。
  谎话腿不长,谣言没市场。
  撒谎的人爱发誓,无用的人爱打赌。
  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巧姑难绣无线花。
  严师出高徒,好苗结好果。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苦学必成龙,懒惰变条虫。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学人先学志,教人先教心。
  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专精在于多学,熟练在于多做。
  家有钱财万千,不如藏书万卷。
  少年金,青年银,错过时光无处寻。
  做到老,学到老,人生七十还学巧。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千金难买回头看,文章越改越精湛。
  不怕不足,就怕满足。
  不下真功夫,难得真学问。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土地贵在耕,知识贵在用。
  眼高手低矮墙难过,奋力苦战雄关易破。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黄金不打不成器,宝剑不磨不锋利。
  远路从近处起步,大事从小事做起。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有理不在声高,声高未必有理。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今日来客,往日有意;今日打架,往日有气。
  心灵手巧,废物变宝。
  小洞不补,大洞叫苦。
  平时省一口,缺时顶一斗。
  一米一谷汗珠换,一饭一粥思来源。
  丰年当做歉年过,碰到歉年不挨饿。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雪怕日头草怕霜,办事就怕讲排场。
  常用的锄头明晃晃,常流的溪水清亮亮。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小单方能医大病。
  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老掉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纸包不住火,雪终久要溶。
  和气生财,勤劳发家。
  让人一尺,天宽地阔。
  人争一口气,树争一层皮。
  浆多不粘,话多不甜。
  好棋一着,全盘皆活。
  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牡丹虽好,还须绿叶扶持。
  缸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秤砣虽小压千斤。
  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
  十个指头有长短,山中树木有高低。
  若要嘴巴讲得响,先要自己做得像。
  说你好的不要笑,说你歹的不要跳。
  纸扎花朵不结果,蜡做人儿怕见火。
  云彩虽白难当棉,大话好听不值钱。
  太阳虽暖不当衣,画饼虽圆不充饥。
  黄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怕诡辩。
  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
  两脚站得牢,不怕大风摇。
  不怕步子慢,就怕没志向。
  不怕路途远,就怕腿脚软。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气不壮,就怕理不当。
  不怕红脸关公,就怕抿嘴菩萨。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
  一根小竹容易弯,一束丝线难拉断。
  人穷穷在债里,天冷冷在风里。
  无风不起浪,风不吹树不摇。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
  时间容易过,岁月莫蹉跎。
  为老不尊,教坏子孙。
  家有老,是个宝。
  勤人活路多,懒人瞌睡多。
  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若要命长,饭后荡荡。
  春挖一只蛹,夏少千只蝇。
  医早不医迟,预防重于治。
  饭饱不洗澡,酒后不剃脑(理发)。
  饭后行百步,不用上药铺。
  三分吃药七分养。
  生气使人老,快乐变少年。
  劳动能壮筋骨,汗水可消百病。
  第二节歇后语打铁佬——不顾伙计。
  七月半的鸭子——命不长。
  冷水泡茶——没味。
  糯米团子——软乎乎的。
  鸭子嘴巴——叽哩呱啦。
  月亮底下穿针——难过。
  三两鸭子四两嘴——嘴呱呱。
  鸭婆背上倒瓢水——没反应。
  棺材里伸手——死要钱。
  米筛筛猪血——眼红。
  暖桶里的茶壶——光出嘴。
  麻婆子搽粉——遮丑。
  老虎头上捉虱婆——不怕死。
  豆腐没盐——狗都唔食。
  大闺女上轿——头一回。
  屙屎不出——赖茅厕。
  聋牯耳朵——没用的东西。
  臭皮柑——好看唔(不)好食。
  年三十晚养猪——来唔及。
  两公婆拜年——多此一举(多礼)。
  沙坝上写数——唔算数。
  鼻子眼大——出闲气。
  老虎借猪——有去无回。
  惹起黄蜂叼脑盖——自讨苦吃。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瞎子过河——一步一步试得来。
  灯草搭桥——靠唔住。
  灯草织布——枉费心机。
  黄莲树上挂猪胆——苦上加苦。
  披蓑衣救火——惹祸上身。
  第三节民歌民谣民歌长工歌正月长工没新年,家家户户闹连连,有钱之人闹元宵,长工哥哥忙下田。
  二月长工花朝边,东家带郎去看田,东村走到西村转,足足走了大半天。
  三月长工入清明,长工日子真苦情,浸好谷种又车水,三更半夜要出门。
  四月长工忙立夏,长工哥哥做牛马,日里夜里无休息,收到米谷归东家。
  五月长工逢端阳,精彩龙船下赣江。有钱之人看划船,长工哥哥耘田忙。
  六月长工六月天,黄金谷子满塅田。日头底下忙收割,背脊晒得滚油煎。
  七月长工秋风凉,家家户户送租忙,长工一天忙到夜,谷子装进东家仓。
  八月长工望中秋,有钱之人样样有,吃鱼吃肉过时节,长工哥哥孤休休。
  九月长工过重阳,日日夜夜秋收忙。有钱之人吃美酒,长工哥哥没点尝。
  十月长工怕立冬,吹来刺骨西北风,薄被烂席衣着少,卷着身子挨着冻。
  十一月来雪绵绵,长工找犁做水田,要是长工不去做,今年莫想得工钱。
  十二月来又一年,去问东家结工钱,左算右算全扣净,还说倒欠他的钱。
  挑担歌挑担哥哥真可怜,一步唔得一步前,挑得重来人又苦,挑得轻来又无钱。
  挑担哥哥真苦情,干一身来湿一身,全身都是汗酸气,自己闻到都头晕。
  哥哥挑担一百三,磨烂肩头磨烂衫。衫衣磨烂妹会补,磨烂肩头妹心酸。
  挑担之人实吃亏,扁担上肩落了威。听到屋下闹造反,丢掉扁担马上归。
  茶农歌哇起茶农真可怜,半碗酸菜一撮盐;吃杯老茶算是酒,吃碗豆腐算过年。
  茶叶山上雾蒙蒙,十个茶郎九个穷。年青时候靠双手,年纪老了提竹筒。
  种茶之人苦又忙,要种茶树要莳秧。莳田割禾没米煮,种到好茶也没尝。
  做茶之人汗水流,三更半夜才上楼,几捆禾草打张铺,拿根杉木当枕头。
  做茶之人真可怜,没过节来没过年。茶树底下冷饭食,想买烟食又没钱。
  茶主老财好恶心,把我茶农唔当人。常年帮他做牛马,年年还债还唔清。
  放牛歌正月放牛去上工,见到猪肉唔敢动,拿起筷子正想夹,只见东家眼珠动。
  二月放牛正逢春,百样种子生了荪。要是吃了东家菜,一身皮肉难脱身。
  三月放牛正莳田,放牛伢子真可怜,又要包秧够得莳,又要挑水到灶前。
  四月里来早放牛,三餐茶饭冷休休,冷水当茶汤当酒,一碗好菜也没留。
  五月放牛是端阳,上屋裹粽下屋香。大大小小都有吃,放牛伢子没个尝。
  六月放牛是半年,想问东家借点钱。工钱还在肉猪上,杀了大猪等过年。
  七月放牛正割禾,放牛娃子苦更多,又要放牛包捆秆,还要招呼老鸭婆。
  八月放牛是中秋,放牛娃子日夜愁。一日挨打三四次,打得脑袋头勾勾。
  九月放牛是重阳,米果煎得满村香。老老少少都有吃,放牛娃子想得慌。
  十月放牛打霜天,放牛娃子真可怜;衣衫单薄肚又饥,饥寒交迫泪涟涟。
  十一月里雪花飞,放牛娃子实在悲;手指冻得抖抖动,脚趾冻得钻心肺。
  十二月来又一年,再问东家讨工钱。东家真是豺狼心,约你今年等明年。
  民谣木排号子起根发苗在信丰,老虎抬头口向东,开口吃尽南河水,吐出回流下赣州。
  赣州三角对三坛,东门磨角对文坛,南门营角对欧坛,北门龟角对储潭。
  西门进城王将庙,南门出城大校场,唯有东门无景致,光孝寺内大金刚。
  白塔滩头桃源滩,桃源滩下是储潭,储潭庙下玻璃瓦,门前狮子对鸳鸯。
  庙谣好笑真好笑,有庙无神①,有神无庙②;庙对庙③,庙连庙④,庙重庙⑤。
  赣州到底几座庙?和尚哇唔晓得,尼姑哇唔知道。
  说明:①指旧时刑司庙无菩萨。②指旧时建春门城门口有一尊高大露天神像,无庙。③指旧时尚书街龙王庙与南京路口镇南庙相对。④指旧时大公路火帝庙与隔壁的土地庙紧相连。
  ⑤指旧时八境台台上吕祖庙与台下灵山庙相重叠。
  街谣夜(一)光山,二码头,三潮井,慈(四)姑岭,五道庙, 六合铺,七姑庙,八角井,九曲巷,侍(十)臣坊。
  向前走,转个弯,遇到一个王老三,买了二两豆腐干,炒好吃得喷喷香。
  三山五岭八景台①,十个铜钱买得来②。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
  说明:①三山,即笔峰山、东胜山、夜光山。五岭,即田螺岭、百家岭、桂家岭、慈姑岭、金圭岭。八景台,即八境台、章贡台、郁孤台、拜将台、高戏台、凤凰台、钓鱼台、龙凤台。②十个铜钱买得来,是指旧城内10条带“前”(谐音“钱”)字、3条分别含“买、得(谐音“德”、来”字的街巷。即州前、县前、府学前、道署前、参府前、姚衙前、 生佛坛前、坛前、总镇前、府前和买菜坡、修德巷、西来庵。
  翻身民谣章江贡水清又清,“二五减租”翻了身,农民协会力量大,废掉债务一身轻。
  儿歌和尚和尚和尚和尚,游游荡荡。砍斤猪肉,挂在梁上。老鼠偷吃,猫儿告状。
  告到老爷堂上,老爷打他五十板,摸摸屁股再唔敢。
  月光光照栏杆月光光,照栏杆。栏杆一包银子,跌下来讨个新娘。
  抬到半路,哭爹哭娘;抬到门前,亲朋满堂;抬到厅堂,打鼓拜堂; 先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麻鸟子麻鸟子,肚罗黄,讨了老婆不要娘。娘是路边草,还是老婆好; 娘要酒哪里有,老婆要酒打老酒;娘要肉割唔脱,老婆要肉砍瘦肉; 娘要钱手挲挲,老婆要钱大把抓。
  大公鸡大公鸡,尾巴拖,三岁娃娃会唱歌。唱得爷爷呵呵笑,唱得爹娘乐呵呵。
  早晨唱支拜东莲,晚上唱支月亮歌。唔是爹娘教我的,是我聪明会唱歌。
  第四节民间传说浮州的传说元朝末年,陈友谅部将熊天瑞占据赣州。明太祖朱元璋为统一天下,派大将常遇春攻赣州。赣州三面环水,固若金汤,围攻数月,无法攻克。常遇春只得上书请求军师刘伯温亲临定策。刘伯温到了赣州,环城察看地形后,对常遇春说:“赣州三面环水,如用水攻,则不攻自破。”遂命军士在章、贡双江下游的储潭筑坝堵水,并对常说:“堤坝筑成,赣州指日可下也。”说完便走了。
  光阴荏苒,两个多月过去了,堤坝终于筑成。上游沿岸许多村庄都成了一片泽国。奇怪的是赣州城却安然无恙,水漫多高,城亦浮多高。这可急坏了常遇春,于是又把刘伯温请来。刘至赣州城北储潭,往上一看,在烟波浩淼中,一座孤城巍然耸立。不禁喟然叹道:“昔日只闻其名而不知其究竟,今日可真识浮州也。”于是登上赣州城南面的最高峰崆峒山一望,只见赣州城乃一只通天巨龟,头朝南,尾向北,建春门、东门、西门、南门四个码头正是巨龟伸向章、贡二江水的四肢,隐约可见在水中划动。
  刘伯温急速下山,令常遇春派人一面掘坝放水,一面赶铸5根巨型铁柱备用。不几日,铁柱铸成。刘亲自指点,将铁柱钉于4座码头和龟尾处。相传,铁柱钉下后,巨龟血流3日,染红了章、贡、赣三江之水。半月后,刘伯温复令堵水。浮州不再浮了,汹涌的江水涌进城内,满城百姓一片惊嚎。守城将领熊天瑞无法,只得投降了。至今,赣州城北章、贡两江合流处仍名龟角尾,而巨龟头部的南门口处仍称南门头。建春门外、涌金门外、西津门外和南外四大码头直至解放时还留有铁柱,成了几百年来揽大船的铁柱。从那以后,每当洪水泛滥,赣州城不再能免遭其患了。
  十八滩的传说在赣江上游近300公里的江中,原兀立着18座巨石。那里水流湍急,旋涡密布。来往船只经过此处,都得格外小心,稍不留神,就会船翻人亡。这就是有名的赣江十八滩。
  传说,赣江原是江道通畅,并无这十八滩。唐朝末年(960),有位姓杨名筠松,人称救贫仙人的堪舆家,精通地理之术,手中有一根赶山鞭,有移山填川之功。杨救贫因避唐末之乱,路经虔州(今赣州),拜见割据赣州的百胜军防御使卢光稠。卢欲占据虔州称王,知杨救贫深通地理之术,请求杨看看虔州的风水如何,是否可筑皇城而称王。杨救贫受托踏看地理。见虔州三面环水,就象一只硕大的金龟,城郭四周的10条山脉由远处起伏而来,宛如10条青蛇,远远望去,犹如“十蛇聚龟”,是块极佳的风水宝地。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章、贡二水在虔州城北合流为赣江,滔滔江水直朝北奔流,江面太宽,水流太大,风水都被这大水给带走了。卢光稠问:“有何办法?”杨答:“有。只要在城北二十里地的储潭将赣江江面堵小一点,使赣江水流小些,虔州便可成为京城。”卢光稠称王心切,一面令人筑皇城,一面托杨救贫作法堵水。
  杨救贫受托,带着赶山鞭便匆匆起程,赶往赣江下游。至那里后,他精心采选了18块象小山一样的巨石,然后作起法来。顷刻间,18块巨石都成了18只活蹦乱跳的花猪仔。杨救贫挥动赶山鞭,18只花猪仔前前后后沿赣江往虔州方向奔跑。
  赶呀,赶!杨救贫经过来回奔波,已觉得周身疲乏。恰好经过一段松软的沙滩,心想,反正离虔州不远,不如在此歇歇再走。于是,他便躺下休息。不料这一躺,便不知不觉朦朦胧胧地睡着了。
  正好观音菩萨路过,远远看见一群猪仔往赣江上游奔跑,觉得奇怪,留神一看,原来是一些石头。心想:“谁将这些石头赶来?”于是便扮一村妇在河边洗衣,看看是谁作法赶石。
  再说,杨救贫一觉醒来,见猪仔已跑得无影无踪了,于是沿江追来。追至一处,见一村妇埋头在河下洗衣,便问:“大嫂,你可见一伙猪仔从此跑过?”村妇站起来,上下打量了一下杨救贫,答道:“不曾看见有什么猪仔经过,倒看见上游有好些石头!”杨救贫听后,知这村妇并非凡人,赶山这事已败露,转身便走。那18只在江边蹦跳奔跑的猪仔被观音菩萨点破,变成18块巨石滚入江中。从此以后,赣江从赣州至万安一段就有了这十八险滩。
  七鲤镇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七鲤镇、梅林镇一带,瓷窑星罗棋布,出产的陶瓷驰名中外。
  那时,梅林镇有一个叫唐雷的人,早年失妻,只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叫唐龙,女儿叫唐英。
  兄妹俩从小跟父亲学做陶瓷。唐龙聪慧过人,学习刻苦。15岁时,他的陶瓷画,刀笔娴熟;烧制的陶瓷产品,造型优美,技艺精湛,被人们誉为“唐龙玉器”,远销万里。
  岭背有个叫周京的,为人憨厚老成,也以陶瓷业为生;老婆赵氏,待人善良。老俩口年近半百,膝下无儿,甚是着急。想不到周京夫妇老来生下个女儿,长得眉清目秀,招人喜爱。周京见老婆分娩时,天空有凤凰飞舞,彩云飘动,就给女儿取了个周凤的名字。
  周凤从小喜爱劳动,好学上进,跟男孩一样上窑场做瓷器。她雕塑陶瓷的技巧别具一格。她14岁时,陶瓷技艺就可同唐龙竞相媲美,被人们称为“陶瓷凤仙”。
  周、唐两家亲切来往,亲如一家。唐龙、周凤两人常在一起磋商技艺,感情更是深厚。他两人烧制的陶瓷,器型美观大方,画面丰富多彩,众人无不赞扬他俩的瓷器是声如磬,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
  冬去春来,唐龙、周凤都已长大成人,周凤是百里挑一的好姑娘。东村来作媒,彩礼排成队;西乡来说亲,金银财宝抬进门。周京一不贪财,二不贪官。周凤更是冷眼相对,不予理会,她心目中只有唐龙一人。唐龙说:“非周凤不娶。”周凤说:“非唐龙不嫁。”就这样山盟海誓订下了终身。不久,唐龙选了吉日,请来花轿、吹打,将周凤迎过门来。周京夫妇自女儿出嫁后,总象缺少了什么心爱的东西,整日愁眉苦脸。唐雷体谅亲家难处,商量后,干脆两家合为一家过日子。
  当时有个皇帝,为了自己尽情享乐,下旨大肆修造华丽宫殿、花园,搜刮奇材异石。皇帝听说,赣州七鲤镇生产各种名贵陶瓷,就异想天开地要做一张陶瓷“龙凤床”,好同选中的爱妃成婚。圣旨传出,限赣州郡守在七七四十九天内,烧制好“龙凤床”送进京来,否则定斩不赦。
  赣州郡守为了献媚皇上,指派学士多人,精心设计,要求“龙凤床”上不但有龙飞凤舞,还要有飞禽走兽、花草竹木、山水人物、亭台楼阁、日月星辰,缺一不可。
  圣旨传到赣县,县令立即派皂隶传唐雷、周京听旨,如若抗旨,全家抄斩,将七鲤夷为平地。
  唐雷、周京一家人接旨后,吓得魂不附体。唐龙、周凤,听后则怒发冲冠,痛骂皇帝荒淫无度、残害良民,情愿抵命,不愿制造。无奈周京夫妻胆小怕事,寻死寻活。最后唐龙、周凤只得依允。小俩口起早摸黑和泥补窑,雕龙镶凤。妹妹唐英也来挑水、烧火,全村老少都来帮忙。只因工艺十分复杂,出窑龙凤残缺不全,眼看不行。
  六七四十二天已过,唐龙、周凤却未曾上床合眼,精疲力尽。唐雷、周京心中虽然发慌,仍从旁打气鼓劲,唐龙、周凤、唐英三人自小孝顺父母,只得强打精神,终于将“龙凤床”的模型重新做成。
  这天,正好是七七四十九天的最后一天,天气晴朗,全村男女都怀着焦虑的心情来到窑场,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龙凤床”烧制成功。
  午时三刻,唐龙、周凤正要起窑,忽见一银须飘动的老者,步履艰难地来到窑前。老者含着热泪说:“听说你们要给皇上做龙凤床,这是极不容易的。今天限期已到,为了救你们全家及村民百姓,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你夫妻俩双双祭窑,龙凤床才能制成,因你俩一个属龙,一个属凤。” 唐龙、周凤为了保护瓷窑和村民百姓,听从老者之言,含悲忍泪拜别父母,手牵手、肩并肩纵身跳进窑中。只见青烟袅袅升起,化成两朵彩云,直冲九霄云天,隐约可见一龙一凤互相依偎,亲密无间。
  唐雷、周京强忍悲痛,开窑一看,只见“龙凤床”金光灿烂,金龙戏珠、丹凤朝阳、梅兰竹菊、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山水景物,挺拔秀丽;日月星辰,银光闪动。
  老者看后,喜在眉梢,说道:“皇帝昏庸不道,淫乱朝纲,你们在这里都待不住了,速带家小去景德镇安家创业去吧!” “龙凤床”限期已到,郡守、县令慌忙带兵丁去七鲤向唐雷、周京索取“龙凤床”。到了七鲤一看,竟见不到一个人影,气得咬牙切齿,教兵丁纵火烧房,窑场倾刻夷为平地。这时见老者在半空踏着一朵彩云,哈哈大笑,用凤头拐杖一指,顷刻天昏地暗,一阵旋风就将地上的陶瓷碎片收拢堆成了十二个小山包。这就是现在的瓷窑遗址。“龙凤床”就埋藏在瓷窑底下。
  后来人们传说,老者是“独脚大仙”铁拐李。
  又传说,唐雷、周京带着全家及村民等,历尽艰辛,到了景德镇后,唐英继承哥哥唐龙、嫂嫂周凤的陶瓷技艺,用凤尾作笔,用凤爪做刀,使陶瓷工艺代代相传,竞放异彩,名扬天下。
  “先有七鲤镇,后有景德镇”之说就是由此而来。
  和尚心大出砻糠位于赣州城西北十多公里的通天岩,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那儿不仅古木参天,绿荫翳野,佛像、题刻繁多,而且流传着许多神奇的传说,“和尚心大出砻糠”便是其中之一。
  很久很久以前,犹如人间仙境的通天岩,已是寺庙殿堂鳞次栉比的佛家净地,远近虔诚的善男信女都前来这儿烧香拜佛。说来也怪,偌大的一个寺庙,那么多的僧侣,每天所吃的粮食从来也不见有谁从山下运来。这些粮食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通天岩有个小小的岩洞,相传此洞可通天。通天岩的名称则由此而来。这小小的通天洞,日日夜夜不停地漏出雪白的大米,而且每天漏下的大米,象计算好了似的,刚刚够和尚们食用。人数增加了,漏出的米也增多;人数减少了,漏出的米也相应减少。总之,每天食用的大米既不少,也不会多。
  这通天洞的大米从何处来的呢? 得从十八滩说起。很久以前,赣州一带就是盛产粮食的地方,年年都有大量的稻谷运往京城。那时陆路交通不便,运出稻谷全靠水运,可是走水路得经过赣江十八滩。那十八滩,到处都耸立着礁石,浪急滩险,运粮船只常常出事,稻谷也就随船沉入江底。
  赣江江底,有一位善良的“河神”,非常心痛那些沉入江底的谷子。每当有载谷子的船在十八滩出事时,他便立刻赶到那里,使出“神法”,将沉入水中的谷子集中起来,送往赣州城西的大坪头(在今蟠龙镇)晒干,再送到砻上(在今湖边乡)碾磨,经车头(在今蟠龙镇)车去谷壳,再送到水碓丘(在今蟠龙镇)用水碓碾成雪白的大米,最后送往通天岩由洞中漏出供僧侣们食用。
  有一年,通天岩新来了个贪心的和尚。他望着那些从通天洞里漏下来的白花花的大米,不禁凡心蠢动:当和尚太清苦了,何不把这个洞口凿得大一点,让大米多多漏下来,除了够吃外,可以把多余的米卖了,赚回一笔钱,而后还俗享福去! 当晚,贪心的和尚便趁夜深人静,偷偷搬来梯子,爬上漏米的洞口,拿出铁锤和凿子,使劲地劈凿起来。洞口越凿越大,漏出来的米果然更多了。可是这个和尚还嫌洞口太小,漏出的米不够多。于是又用足力气,使劲地再抡了几锤。忽然一声“轰隆”巨响,洞口倾漏下来的已不是白花花的大米,而是砻糠(谷壳)了。一直漏了三天三夜,然后就什么也不漏了。直到现在,通天洞口还清晰地留下了那贪心和尚凿过的痕迹。
  杀了黄百万出了太平街赣州古城建春门口至中山路一段,原名太平街,今并入中山路。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杀了黄百万,出了太平街”的故事。
  元朝末年(1368),陈友谅部将熊天瑞占据赣州。明太祖朱元璋派部将常遇春围攻赣州。熊天瑞凭藉赣州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而据城坚守。常遇春久攻不克,甚为恼怒,传下命令,克城之后,屠杀百万。可不久,常接到朱元璋命令:为使民心归顺,不得肆意屠戮。
  城被围困6个月之久,熊天瑞终因无援而降。常遇春率大队人马从建春门进城。百姓以为明军必屠城,不出。唯有一姓黄名百万的人,头顶香盘,迎明军于建春门。常遇春便问:“汝是何人?”黄答道:“小民黄百万!”常遇春想到自己曾下令克城之后屠杀百万,于是喊道:“要杀的就是百万!”其部将一刀便将黄百万斩首。而后宣告,百万已杀,传下朱元璋命令,进城之后不得屠戮。大队兵马相继进城,秋毫无犯。明太祖闻之,甚喜,派汪广洋褒谕,告示安民。
  后来,百姓以为黄百万之死,免了屠城之祸,救了百姓,使全城得以太平,遂在建春门口立碑祀之,并将此段街道命名为太平街。从此,“杀了黄百万,出了太平街”的故事便流传下来。
  船工巧对地名联相传明代,几位秀才乘船赴省城赶考。一天,正值中午时分,船行至赣江源头,秀才们站立船头,兴致勃勃地观赏沿江两岸的秀丽风光,忽而右岸一雪白公鸡引颈啼鸣在村头。于是,一位秀才自觉满腹文墨,便洋洋得意地口出一联:“白涧滩头,白鸡鸣白昼。”可他自己左思右想对不出下联,就装着考考同伙的样子,对大家说:“谁能对下联?”同伙们面面相觑,你看我,我望你,半天对不上来。船工看在眼里,觉得可笑,前日黄昏时分,行船泊岸黄金渡口,秀才们上岸寻欢作乐,却被一黄犬吠叫而吓得魂不附体的情景又呈现在脑海中,于是住篙而笑答道:“这有何难?‘黄金渡口,黄犬吠黄昏’即可”。秀才们异口同声道:“好!好!”称赞船工对得巧,对得工整。后来,船工巧对地名联一事,一直传为美谈。
  第六章报纸刊物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赣州始有报纸。这年,私营报纸《日新汇报》创刊。辛亥革命后,政党报纸产生。国民党赣县分部筹备组织和分部(一说支部)先后创办《国民公报》和《民宗报》。赣州第一张由共产党地方组织主办的报纸——《国民日报》于1926年由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中共临时组织创办。《维心日报》、《三民日报》等民族资产阶级报纸,亦相继创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在赣州建立以《赣南民国日报》、《民国日报(赣南)》为中心的报刊网和以赣南通讯社、赣州联合通讯社为中心的通讯网,控制新闻的出版权和发布权,并禁止一切进步报刊、革命报刊出版发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中共赣南特委和赣西南特委主办的《曦光报》、《红旗报》先后在赣州秘密出版发行。抗日战争时期,赣州的新闻业一度兴旺。蒋经国先与他人合办《新赣南报》,后创办《正气日报》、江西《青年日报》和《新赣南》等报刊;在南昌的《民国日报》等迁到赣州出版;文化界知名人士魏晋创办抗建通讯社;中央通讯社南昌分社迁至赣州城发稿;全国文化新闻界知名人士曹聚仁、荒烟、张乐平等参加了赣州的新闻工作。这一时期,赣州有报纸12种、刊物9种、通讯社6家。抗战胜利后,有些报刊和通讯社迁回原地或迁到外地出版、发稿,一批报刊停办或合并,新闻业一度衰落,但也新办了一些刊物。
  赣州解放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蓬勃发展。解放初期到50年代中期,市内先后创办《赣州日报》、《赣西南日报》、《大众报》;成立了新华通讯社四十八支社(赣西南支社),驻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有军报《奋进报》;中共赣州市委机关报《赣州报》和一批专业报刊、文学刊物也相继创刊。1962年,全省报刊整顿,赣州除保留《赣南日报》和7种地区级刊物外,市报、专业报和其他刊物均停刊。“文化大革命”期间,新闻事业受到干扰,《赣南日报》和其他刊物被迫停刊。1977年,中共赣州地委以《赣南通讯》的名称恢复办报,后逐步恢复《赣南日报》原名。80年代后,一大批专业报刊相继诞生。1994年,中共赣州市委机关报《赣州晚报》正式创刊。到1995年,境内出刊的报刊累计达到30种。
  第一节报纸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1949年,赣州共办有报纸44种。其中,晚清报纸4种,民国报纸37种,中共地方组织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办的报纸3种。解放初至1995年办有报纸14种。主要报纸有: 《日新汇报》赣州第一张报纸。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在赣州创刊。5日刊,铅印,公开发行。每期附白话报1小张。主要介绍新的思想,讲求经济学问。赣县实业家刘树堂主办。光绪三十年,因时局关系停刊。
  《临时白话报》赣州第一张单独出版的现代汉语报纸。国民党赣县分部主办。1913年7月28日创刊。每月15期,逢双日,同《民宗报》一起发行。对开2版,单面铅印。专以白话演说时事。
  《国民日报》赣州最早的共产党报纸之一。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中共临时组织主办,先后受中共赣州特别支部干事会和中共赣州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1926年9月创刊,主编萧韶。宣传无产阶级革命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国家主义派把持的《赣南新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曦光报》中共赣南特委机关报。1927年冬创刊于赣州。主编萧华燧。编辑部设于南门外中共党员、农民王华荣家。宣传共产主义和农民暴动。油印,秘密出版发行。
  《红旗报》先后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和中共赣南特委机关报。其前身为《曦光报》。创刊于1928年1月上旬。宣传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指导武装暴动。编辑部设主编萧华燧家,印刷地点在西山外中共党员黄鸿英家。同年3月23日,特委遭到国民党破坏,萧被捕牺牲,报纸停刊。
  《民国日报(赣南)》国民党在赣南的最高党务机关的机关报。1933年1月1日创刊于赣州。对开4版,铅印。宣传国民党党义、纲领,推行国民政府政令,刊载赣南和国内外新闻。1948年8月1日起,与《正气日报》联合出版,直至1949年8月13日。刘家树、刘维复、刘己达、刘纪云、聂仲元和叶竞民先后任社长。
  《正气日报》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机关报,1941年10月1日创刊。对开4版,铅印。蒋经国兼任社长,后由黄寄慈继任。曹聚仁曾任总经理兼主笔、总编辑。宣传国民党的纲领、政策和蒋经国“建设新赣南的计划”,以刊登国内外新闻和本地新闻为主。全国发行,日销量1万多份。1948年8月1日起,与《民国日报(赣南)》共同出版联合版。1949年8月赣州解放前夕终刊。
  《赣南日报》中共赣州地委机关报。国内统一刊号:CN36-0003。其前身是1949年8月17日创刊的《赣州日报》,同年11月20日改名《赣西南日报》,1951年7月1日改名《大众报》,1958年7月1日改名《赣南日报》。1969年1月被迫停刊。1977年12月24日以报纸形式出版《赣南通讯》,1982年1月1日改名赣南报》,1985年1月1日恢复原名《赣南日报》。1995年1月1日,报纸篇幅由4开4版扩大为对开4版。至1995年底,共出刊12606期。期间,曾为中共赣州地方委员会、中共赣西南区委员会、中共赣南区委员会、赣州专(地)区革命委员会机关报。报社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社长负责制。1995年,内设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总编室、周末版编辑室、科教版编辑室,新闻部、记者部、群众工作部、出版部、广告部,大余、崇义、信丰、瑞金、宁都记者站,印刷厂,报业发展中心。有职工68人,其中高级编辑1人,主任编辑(记者)9人,编辑、记者22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办报宗旨,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宣传赣州地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成就、新经验及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传播多方面的知识,为读者提供政策、法律、信息、科技等方面的服务,使宣传报道的指导性、可读性融为一体。拥有先进的卫星地面收讯系统,功能完备的电脑组版、激光照排及大型胶印设备,有集新闻发布、报纸编辑、卫星收讯、激光照排胶印、通讯员培训等于一体的赣南新闻中心大楼。发行份数4.8万份,是江西省地区级报纸发行量较多的报纸。
  [=此处为插图(1949年8月14日赣州解放,《民国日报》、《正气日报》联合出版号外)=] 《赣州晚报》中共赣州市委机关报,1994年7月1日创刊,周2刊,4开4版,激光照排,胶印。1995年7月12日前为江西省内部报纸,之后为正式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36-0047。1956年8月1日,中共赣州市委曾创办机关报《赣州报》,先为周3刊,后为周6刊。8开2版,铅印。1958年7月1日,改名《赣州日报》。1960年1月,报纸篇幅扩大为4开4版。1961年1月底停刊。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共赣州市委根据城市工作的特点创办《赣州晚报》。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按照“党报性质和晚报特色”的要求和“立足赣州,面向全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根基层,贴近百姓”的办报宗旨,宣传中共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全市各条战线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涌现出的新人新事。发行量1万份,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多个县的订户订阅了《赣州晚报》。报社实行总编辑负责制,内设办公室、总编室、新闻部、副刊部、通联部、记者部、广告部。有职工21人,其中采编人员18人。拥有近5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设置新华社电讯稿接收系统2条及其他办公设备。
  《江压报》中共江西气体压缩机厂委员会主办,属江西省内部报纸。其前身是1982年2月创刊的《江压简报》,1988年7月改为《江压报》,旬刊,4开4版。厂内发行及全国同行业交流,发行量500份。至1995年12月底,共出刊396期。
  建国后,驻市单位创办的报纸有《江西冶金报》、《赣南文化报》、《美的呼唤》、《南方冶院报》、《赣南林业报》、《赣南电业报》、《市场价值报》、《赣南师院报》、《赣南医学院报》、《赣南广播电视报》和《城乡科技报》等。
  [=此处为表格(清末、民国时期境内其他报纸一览)=] [=此处为表格=] 第二节刊物民国时期,赣州始有刊物,共办有刊物39种。建国后,境内相继创办刊物38种,其中市属刊物有《赣州文史资料》、《郁孤台》、《赣州调研》。主要刊物有: 《自由钟》赣南最早的进步刊物。赣州中等学校学生联合会主办。1919年6月创刊。宣传反帝反封建和五四运动。后停刊。
  《新赣南》蒋经国创办,1942年创刊于赣州。旬刊,32开本,铅印。主要读者对象为国民党赣南各级干部。后改为16开本的《正气》月刊。1945年初终刊。
  《东南工合》中国工业合作社赣闽粤区办事处第四课宣传股出版发行。社址设西津路122号。1944年3月1日出版了第二卷第二、三期。后停刊。
  《警笛》1946年4月创刊于赣州。月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郭大力主编。停刊时间不详。
  《赣州文史资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赣州市委员会主办。1985年12月创刊。先为双季刊,后为年刊,32开本。先铅印,后电脑照排胶印。至1994年底,共刊出8辑,每辑发行3100册。
  《郁孤台》赣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市文化馆合办。创刊于1988年下半年。通俗文学刊物,季刊,16开本,铅印。
  《政策研究》中共赣州地委政策研究室主办。1989年创刊,名《赣南调研》,1992年更为今名。16开本,双月刊。全区发行,发行量3500份。至1995年底,共出刊48期。
  《赣州调研》中共赣州市委办公室政研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主办。1990年1月创办。16开,双月刊。市内发行,发行量400份,与省内外23个单位有交流。
  建国后,驻市单位创办的刊物还有《赣南论坛》、《赣南红旗》、《赣南工作通讯》、《思想动态》、《农业简报》、《赣南工交通讯》、《财贸简报》、《民兵工作简报》、《政法简报》、《农村工作通讯》、《赣南科技》、《赣南航运》、《赣南汽运》、《赣南建筑》、《红苗》、《赣江》、《赣南通讯》、《赣南林业技校》、《赣南医药》、《农民之友》、《南方冶金学院学报》、《赣南师范学院学报》、《赣南医学院学报》、《赣江文学》、《赣南社会科学》、《科技金桥》、《赣南金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江西有色金属》、《赣南教育》、《赣南城市金融》、《赣南宣传》、《党建之窗》及《赣南文化》等。
  [=此处为表格(民国时期境内其他刊物一览)=] [=此处为表格=] 第三节发行自办发行从清末到1949年11月,赣州各报刊社都自办发行,在各地设有推销处,把报刊批发给报贩、报童和书店。解放后的《赣州日报》、《赣西南日报》也实行自办发行,在于都、唐江、潭口、定南、全南、龙南、信丰、瑞金、兴国、石城等地书店、邮局或商店设立分销处。
  邮局发行1949年12月,中共赣西南区委员会决定:《赣西南日报》统交赣西南行政区内各邮局发行。从此,开始了邮局发行报刊的历史。报纸交邮局发行后,报社仍设有发行管理机构和人员,协同邮局搞好发行工作。
  赣州市在党报党刊发行工作中,采取多种方法扩大发行量。1954年,全市订阅《江西日报》442份,《大众报》317份。1958年3月,要求各学校建立报刊发行站;1959年5月,在机关团体、工厂企业建立发行站。党报党刊的发行计划由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发文至各单位组织征订。邮电局投递员具体负责收订工作。
  [=此处为表格(1989~1995年全市发行党报党刊情况)=] 第七章广播电视第一节机构建国前,境内赣县广播电台由江西省教育厅电化教育服务处管理,新赣南广播电台由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三科(教育科)领导和管理。
  建国初至1980年9月,全市广播工作先后由市人民政府文教科、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领导和管理。1980年10月,赣州市广播事业局成立,与市广播站合署办公,负责全市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和管理。1984年2月,市广播事业局与文化局合并,成立市文化广播电视局。1985年4月,市文化广播电视局撤销,设立赣州市广播电视局。1995年,全局内设办公室、宣传科、事业科、监察室,下辖市广播电台、市有线广播管理站、市音像站、市有线电视台,有职工70人,其中局机关4人,市广播电台23人,市有线广播管理站5人,市音像站5人,市有线电视台17人,乡镇、街道办事处广播(电视)站16人。
  全市9个乡(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均设有广播(电视)站,企事业单位有广播电视站33个。
  第二节广播有线广播赣州的有线广播始于1898年,时有赣州致用中学堂建立的有线广播站。建国后,赣州市的广播事业得到较大发展。1951年2月,成立赣州市收音站。同年9月改建为赣州市有线广播站。1984年5月,改名赣州市广播站。广播事业经历曲折发展后,至1995年,全市有线广播网遍布城乡,实现村村通广播。
  赣州市广播站市收音站主要抄收中央、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供领导参考;利用有线广播每月组织3次报告员会议;每天播音1次,后增加至3次。市有线广播站设赣州公园内。隶属市人民政府文教科,业务归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管理。1953年7月,行政、业务都隶属市委宣传部。1958年起,站名站址几经变更,至1984年5月,改名为赣州市广播站。站址迁至健康路南端西侧。内设编播组、机务组、外线组和行政后勤组,有职工22人。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外,设有自办节目,并采用普通话与本地话播音。广播覆盖面逐步从城区扩大到郊区。
  广播设备市广播站建站时,设备简陋,有红星牌电子管收音机1台、0.3千瓦扩大机1台、0.05千瓦扩大机2台、喇叭8只、话筒2只。50年代后半期,陆续添置录音机1台、0.5千瓦扩大机1台。60年代,有线广播进入大发展时期,共添置各种广播器材37台(件)。70年代,自行设计安装遥控检测设备,对市区东、西、南门3个放大站进行遥控检测成功;利用闹钟改装成定时开关机,对机器预热程序进行了改革;为水南公社南桥大队放大站、水东公社4个大队放大站分别设计安装了控制桌和自动开关、遥控检测装置。80年代,为建立调频广播电台陆续添购安装了发射机1台、调频接收机2台、增音机2台、各种型号录音机12台等设备,共21台(件)。
  网络建设1951年9月,市收音站在北京路、东北路、至圣路、阳明路等主要路口架设线路10公里,安装高音喇叭,建立市区广播网络。1956年,在发展专线传输信号的同时,利用邮电线路传输信号,安装舌簧喇叭175只,架设双线10公里。有线广播网络扩大后,一些单位相继建站,并入市区广播网。至1957年,赣南造纸厂、赣州矿山机械厂(今赣州有色冶金机械厂)、赣南供电局(今赣州供电局)、赣南行政区航运局(今赣州地区航运公司)等单位,自购设备,相继建立广播站,自架线路总长7杆公里。1958年,建立第一个郊区公社广播站,信号由市有线广播站直接传送。1960年,水东公社自架专线55杆公里,购置扩大机1台,建起公社广播站。1964年,市有线广播站建起东门、南门、西门3个放大站,主要街道、小巷架设广播专线50杆公里,单位庭院入户喇叭达800多只,市区发展喇叭2500只。1965年,自装电子管载波发送接收机,使城区3个放大站实现了载波传送信号。并将市内大街小巷广播线改为铁丝,入户喇叭发展到6万只。到1978年,喇叭入户率达78.81%。70年代,通过开展广播网络整顿工作,郊区128个生产队全部通广播,喇叭数达10537只,入户率为100%。1976年起,农村有线广播事业滑坡,至1979年,全市农村剩下喇叭2331只。80年代初,在市区建立广播管理维护制度,进行整网工作,建起3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居委会广播线路、线杆、喇叭、设备的三级档案,制定广播责任制。1982年,市人民政府拨专款20万元,架设公社到大队的广播专线,各公社也挤出资金投入广播专线建设。郊区有300多人参加专线建设,共制作水泥杆4800多根,有22个大队的102公里线路实现专杆专线。1983年后,各公社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整网。至1990年,全市9个乡(镇)均建有广播站,郊区广播专线923.27杆公里(其中入组466杆公里)。1995年,村通播率100%。
  节目安排1951年9月1日起,收音站每天播音120分钟,其中,广播新闻和宣传材料100分钟,播放唱片20分钟。同年10月,播音时间增加到230分钟,除转播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外,还设有《本市新闻》、《时事讲话》和《文艺》节目广播。1961~1987年,广播节目设置趋于规范化。节目内容有五类,即新闻类、专题类、文艺类、服务类、广告类。新闻类节目,主要是转播中央台、省台的新闻节目和自编的《本市新闻》、《赣州新闻》、《简明新闻》、《午间新闻》、《赣南日报新闻》、《报刊文摘选播》。专题类节目,60年代,配合中心工作开办不固定的专题广播;70年代,专题数量增加,从原来的每年10个发展到16个;80年代,开始设固定专题,1985年设有固定专题21个。文艺类节目,1985年始有《每周一歌》,1986年增设歌曲、戏剧、曲艺、小说等。服务类节目,在《天气预报》、《广播体操》、《寻人寻物启事》、《教唱歌》等节目的基础上,80年代增加了《影剧院节目介绍》(后改为《影视预告》)。广告类节目,始于80年代,主要是介绍商品信息、地方产品等。至1988年10月,每天播音3次380分钟。
  乡镇、街道广播站乡镇、街道办事处广播站由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中共基层组织或行政组织与市广播电视局双重领导,业务由市广播电视局指导。每站2~3人,设站长1人,播音员1人,机务与外线1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广播站每天7小时转播市广播站节目。自办节目有《本乡(镇)新闻》、《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普法教育》、《为您服务》、《国防教育》、《爱国卫生》、《音乐》等,还有配合中心工作而临时设立的专题节目。自办节目每天播音时间为10分钟至1小时不等。
  企事业单位广播站企事业单位广播站的隶属关系各有不同,有的隶属中共基层委员会宣传部或办公室,有的隶属行政办公室,有的隶属工会或团委。
  企业广播站建立最早的是赣州矿山机械厂、赣南造纸厂广播站,分别建于1952、1953年,其他企业多在60~70年代建站。企业广播站一般有1~2人,专职播音员1名,采编员或机务员1名,站长属兼职。每天播音次数一般是早、中、晚3次,播音时间1~5小时不等。节目以转播中央台、省台、市广播站的新闻与文艺节目为主,也有自办节目。自办节目主要是根据本单位政治、生产(工作)的需要设置。
  学校广播站多数在50年代末建立。人员2~4人。广播内容以自办节目为主,有新闻、专题、文艺等,每天播出3~4次,播出时间1~3小时不等。
  无线广播新赣南广播电台无线广播始于1940年,时有赣县广播电台设于赣州城,进行试验性播音。1943年,新赣南广播电台成立,呼号为XLDA。台址设市章贡路原介寿堂后面(今中共赣州地委办公大楼右侧)。电台机房设有0.05千瓦的中波和短波无线电发射机各1台,常用的是中波发射机。播音室有播音、录音、扩音全套设备。院内设有高约30米的电杆和长约25米的梯形发射天线。电台内设传音、机务、总务3个科室(股),定编11人。除每晚进行无线广播外,还架设从电台至“精神堡垒”(今至圣路与阳明路三叉路口岗亭)的专线,堡垒东南西3面各设高音喇叭1只,向居民广播;在介寿堂舞台上架设专线,用于节日集会和文艺演出现场直播。每晚播音2小时。1945年初,因日军侵犯赣州而停止播音。
  赣州人民广播电台 1960年初,中央批准赣州市建立中波频率电台,省拨建台经费10万元和电台设备。后因经费不足而未建成,电台设备移交赣州地区中波转播台。1970年8月,在水东虎岗建成发射功率1千瓦的赣州实验台。使用频率为1370千赫兹,铁塔高30米,用于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后因市财政维持款不到位,于1972年1月将实验台移交给赣州地区广播管理站,后改为八五一台。1986年初,赣州市广播站筹建调频无线发射电台。1987年11月,调频发射机试播成功。1988年11月7日,赣州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成立并开播。至1995年底,内设办公室、新闻部、节目部、技术部、档案室,有职工23人。
  电台设备电台设备逐步完备,发射功率不断增大,检测手段逐渐完善。至1995年底,共投资近50万元,购进主要设备49台(件)。其中有0.3千瓦立体声调频发射机、0.1、0.3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GK84-1立体声调频控制台、15路均衡器、SBT10扫频仪、3千瓦稳压电流、GDP-5-1电源柜,以及CD机、录音机、增音机、调频接收机、监听放大器、立体声唱机、传真机、袖珍采访机等。发射功率由40瓦、100瓦增至500瓦。发射频率调频为92.3兆赫,调幅为中波927千赫。全市收听覆盖率达100%,并可覆盖到部分周边县;人口覆盖面为100万人。电台信号以市台为中心,乡镇、街道广播站为基础,采用无线发射与有线广播两种方式同时传送。全市建专线传输杆路936.27公里,其中市区13公里,乡以下923.27公里。
  节目安排市广播电台开播后,每天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外,还自办多种类型的节目。新闻类节目每天播出3次,每次15分钟,设有《郁孤台下》、《午间新闻》等,以及配合各个时期中心任务的新闻性小栏目。教育类节目有《政策与时事》、《农村天地》、《校园内外》、《谈天说地》、《文学园地》、《虔城风貌》及专题讲座。服务类节目有《听众信箱》、《市场信息》、《影视预告》、《广告》、《天气预报》、《节目预告》等。文艺类节目有《立体声音乐》、《空中文艺》、《美的旋律》、《请你录音》、《听众点播》、《戏曲与曲艺》、《银屏歌声》、《每周一歌》、《祝你晚安》等。全天播音7小时,其中自办节目5小时45分。1994年10月1日起,推出以新闻为主的直播版块节目,分4个版块,即早上的《今日晨风》,上午的《七彩长虹》,中午的《黄金经济潮》,晚上的《虔城晚霞》。其中《七彩长虹》是综合性文艺版块节目,《黄金经济潮》是报告市场经济信息的版块节目。自此,每天播音时间为13小时40分钟。
  赣州地区广播电台 1994年1月28日,赣州地区广播电台成立并正式开播,每天播出17个小时,共11个板块节目,90个小栏目。
  第三节电视赣州的电视事业始于1980年2月正式成立七〇七调频电视台(即峰山广播电视转播台)。转播台位于沙石峰山之巅,海拔1016米。1982年10月1日正式开通转播。1983年7月全部工程竣工,能覆盖全区18个县市。1984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赣州电视台。1987年1月,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正式呼号“赣州电视台”。台址设赣州地区广播电视局五楼。使用DS-10发射机,功率1千瓦(1994年发射功率扩大到10千瓦)。1991年2月,赣州地区有线电视台成立。台址设赣州地区广播电视局三楼。能传送中央电视台第一至八套节目及江西、山东电视台等17个频道节目。1995年,终端用户达4万多户。
  赣州市有线电视台 1990年4月开始筹建,1991年8月1日在大公路133号6楼设立前端,正式开通卫星电视信号和开辟电视信号,向市民传送6个频道的有线电视节目。时名赣州市有线电视站,内设工程技术部、办公室和水西分站。编制12人。1993年7月1日,《赣州新闻》等自办、栏目开办后,增设新闻部;同年底,随着广告业务量的增加,成立经济信息部,后更名为广告部。1995年7月,正式成立赣州市有线电视台,编制增加到20人。12月,电视台迁至市人民政府2号办公楼。
  设备网络市有线电视站自成立起,自筹资金,逐年添置设备。至1995年底,市有线电视台共有松下9000型摄像机2台,索尼BETACAM-UVW-100P广播级摄像机1台,电视机16台,地面卫星接收天线3副,卫星接收机16台,日本JVC-HR-S6800EK编辑机1套,索尼UVW-1200P、UVW-1800P编辑机各1台。所有设备、器材均采用部颁标准,用户收视质量达到部颁乙级水平。市有线电视用户网络为:1992年,干线约50公里,用户4500户;1993年,干线约75公里,用户5500户;1994年,干线约90公里,用户6000户;1995年,干线约95公里,用户8000多户。全市线路网络长达70多公里,最远点为7公里。
  节目安排市有线电视台开播始,主要转播中央和地方电视台节目。1993年投资15万元,改隔频传输为邻频传输,电视站最大输出电平120分贝。共设10个频道,转播中央台第一至第四套节目和江西、云贵、新疆、山东、赣州电视台及赣州录像台等六套节目。1995年购置美国产优力CA-65C前端设备1套,安装投入使用后,开通中央电视台4个加密频道电视节目及浙江、广东、东南、教育电视台节目,至此共开通18个频道的节目。1993年4月起,开设《点歌》、《经济信息》等自办节目;同年7月1日,试播《赣州新闻》节目,每周1次,每次约15分钟。1994年,每周播出《赣州新闻》2次。后又增加《百花园》专题节目。至1995年底,自办《赣州新闻》98期,发稿1523条。市有线电视台自办节目每天播放3次。
  基层有线电视站企事业单位建站最早的是1987年11月建站的江西直流电机厂。至1990年底有16个单位相继建站。单位有线电视站主要设备有GB机、监听器、卫星接收天线、调音器、天线放大器、松下J-25、G-30调制器等;传输方式利用树枝型传输,并采用5频道传送录像节目。
  乡镇有线电视站最早建立的是水西分站。1993年蟠龙镇成立有线电视站。1994年5月,水南乡有线电视开播。1995年,沙石、湖边、蛤湖等乡镇也相继建起集小调频广播、闭路电视于一体的乡镇广播电视站。至年底,全市有50%的乡镇建立了有线电视站。
  第八章通讯报道第一节通讯网络民国时期,赣州先后有通讯社10家。建国后,江西日报社、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江西电视台、江西青年报社和新华社江西分社先后在赣州市建立记者站,地、市报社和广播电台、电视台建立了记者队伍,市内以各乡镇、企事业单位通讯报道组为基础,市中心报道组为骨干,形成了全市通讯报道网。
  通讯社记者站通讯社赣州建立新闻通讯社始于1936年,至1950年底,先后有通讯社11家。民国时期创办的通讯社有赣南通讯社、赣州国民通讯社、赣州岭北通讯社、抗建通讯社、中原通讯社、赣县联合通讯社、青年通讯社、赣州联合通讯社、正气通讯社,中央社南昌分社1939~1945年曾迁至赣州工作。1949年8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接管赣县联合通讯社和“民国”、“正气”两报电台后,建立新华社四十八支社,主要为《赣州日报》、《赣西南日报》提供电讯稿,并向新华社发稿。后改名新华社赣西南支社,只收报不发稿。1950年11月底撤销。
  记者站1951年3月,江西日报社在赣州设记者站,赣州始有记者站。至1994年6月,先后在赣州建有江西日报社赣州记者站、江西人民广播电台赣州记者站、江西电视台赣州记者站、江西青年报赣州记者站和新华社江西分社赣州记者站。
  通讯组 1949年底,《赣西南日报》社通采部在赣州市建立10多个通讯小组,有通讯员55人。1950年1月,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召开全市党报通讯工作会议,决定发展通讯员队伍。至月底,全市成立通讯报道小组41个,有通讯员145人,市委宣传部设通讯干事1人。1965年,通讯员增到300人。1970年,市革委会报道组成立,人员8人,隶属政治部宣传组。1974年,各条战线基层单位和机关各部、室、委、主管局成立报道组。至1983年,业余通讯员发展到537人。1990年,成立赣州市中心报道组,由市属单位的骨干报道员20人组成。1995年5月,中共赣州市委报道组成立,隶属市委宣传部,后为市委宣传部内设机构,编制5人。各乡(镇)、企事业单位通讯报道组也先后成立,形成了全市的通讯报道网络。
  第二节宣传报道解放后,中共赣州市委把向上级报刊台供稿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在领导带头写稿的同时,组织通讯员向上级报刊台投稿。1949年9~12月,全市通讯员对外投稿数逐月增加,9月48篇,10月98篇,11月120篇,12月130篇。1950年1月,向《赣西南日报》、《江西日报》投稿198篇,分别被采用125篇、30篇。1973年,被《江西日报》、《前线民兵》等报刊采用36篇,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发37篇。进入80年代后,通过举办通讯员培训班,不断提高稿件质量。1981年1~3季度,全市向上级党报和电台发稿3071篇,用稿743篇,用稿量在赣州地区县(市)级占首位。1982年底,在全市开展评选优秀通讯员活动,调动了基层通讯员撰稿的积极性,当年,全市在全国性报刊用稿38篇,在《赣南日报》用稿588篇。1986年,在《人民日报》用稿2篇,《江西日报》用稿90篇,《赣南日报》用稿742篇。1987年起,市委宣传部每年都定期印发报道提纲(提示、提要),指导通讯员写稿。1988年,在中央级新闻单位用稿28篇,《江西日报》用稿63篇,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用稿77篇,在《赣南日报》和赣州电视台分别用稿1104篇和50篇,而且头版头条和有份量的稿件大量增加。1989年,在江西气体压缩机厂召开新闻报道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表彰新闻报道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30人。全年在中央级报纸、广播电台用稿22篇,《江西日报》用稿83篇,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用稿140篇,《赣南日报》用稿1211篇。1990年,要求通讯员增强抓要闻、抓典型的意识后,1992年,全市在中央、省、地、市四级15个报、台共上稿8000多篇,其中要闻682篇(中央级报、台29篇,省级报、台34篇,地级报、台199篇)。1994年下半年起,中共赣州市委把新闻宣传当作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实专业新闻宣传队伍,增加经费,推行要闻考核奖励制度,加强与地级以上新闻单位的联系。特别是在’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前,市人民政府在北京、深圳、厦门等城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江西日报》、《信息日报》、《赣南日报》等报刊都刊登了宋城文化节的宣传专版。文化节期间,中央、省、地等33个新闻单位、59名记者前来参加活动,采写稿件100多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江西日报》均作了报道。当年,市属通讯员完成要闻稿163篇,其中中央级报刊台25篇,《江西日报》33篇,省电台5篇。1995年,新闻稿件的数量和质量有新的突破,全年在省以上报刊台用稿210篇,其中在《人民日报》刊发38篇,《经济日报》等其他中央级报纸刊发要闻稿60篇。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