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划龙舟 舞龙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894
颗粒名称: 第八节 划龙舟 舞龙灯
分类号: G852.9
页数: 2
摘要: 划龙舟赣州农民最喜欢和经常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宋代以来,每年端午节各乡村均举行龙舟赛。民国时期,郊区有龙舟26条,其中黄金11条、高楼6条、水东2条、水西3条、南桥4条。1944年,赣县举行第四届水上运动会,有20多条龙舟参赛。
关键词: 民族形式体育 龙舟竞赛

内容

划龙舟赣州农民最喜欢和经常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宋代以来,每年端午节各乡村均举行龙舟赛。民国时期,郊区有龙舟26条,其中黄金11条、高楼6条、水东2条、水西3条、南桥4条。1944年,赣县举行第四届水上运动会,有20多条龙舟参赛。
  建国后,每年端午节都举办龙舟赛。1950年6月19日,举行全市性龙舟赛,有9个单位、14条船参赛,水东乡第三村获集体赛第一名,和乐乡第七村获分组赛第一名。1951年6月9日,有16条船参加龙舟赛,其中水东乡第四村1条船运动员全是青年女子,首创赣州市妇女参加龙舟赛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划龙舟活动中断。1978年后,恢复龙舟赛活动。每年由市农民体育协会或市体委与各乡镇联合举办龙舟赛。1992年6月,组织3支龙舟队参加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举行的申办2000年奥运会龙舟赛,水南乡、金湖村2支龙舟队参赛,1队获第四名,另1队获第八名。 舞龙灯赣州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唐宋时期,有宗族龙灯,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到全姓各家门前舞灯拜年祝贺。民国时期,以姓氏宗祠为单位组织龙灯队,每年春节及喜庆之日到圩镇、街市进行表演。
  建国后,郊区以乡村为单位、市区以系统为主组织龙灯队,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商店进行贺新年的表演。70年代末起,多次举行春节龙灯表演比赛。
  其他建国后,在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经常开展拔河运动。80年代后,踢毽子被列入正式比赛的体育项目。1983年,全市有27个单位参加踢毽子比赛。赣州印刷厂毽球队代表赣州地区参加全省毽球赛,获第二名;1989年代表地区参加全省职工毽球赛,获第三名。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