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813
颗粒名称: 中西医结合
分类号: R2.031
页数: 1
摘要: 民国时期,中医、西医和中药、新药(西药),均分别成立公会,各施其术。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学评论

内容

民国时期,中医、西医和中药、新药(西药),均分别成立公会,各施其术。
  建国后,赣州市的中西医结合是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11月,遵循中共中央关于组织西医学习中医的指示,全市西医学习和研究中医,不断运用中医疗法诊治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也使西医人员加深了对祖国医学的认识。赣州市市立医院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外耳氏病(钩端螺旋体病)的病死率为6.6%,低于国际水平(25%);市妇幼保健所采用中药百步雷丸乌梅汤治疗子宫颈炎,疗效显著。同年12月,全市医药卫生人员又掀起学习针灸的热潮。1959年,全市医务界基本普及针灸和梅花针,绝大部分医务人员都能按病记穴治疗一些常见病。1960年,在查治“三病”(浮肿、子宫脱垂、闭经)和头癣工作中,中西医结合得到广泛运用。市中医院以中医为主,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乡村赤脚医生多运用西医方法诊断,采用中草药治疗一些慢性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基础上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从一方一药的临床观察发展到中医基本理论研究,对提高医疗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