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811
颗粒名称: 中医
分类号: R2
页数: 1
摘要: 赣州中医多属家传,少数系从师习医。民国初年,赣州成立中医公会,以灌输医药常识,联络中医人士,研讨医学,施诊施痘。1934年,创办赣州中医疗养院。1936年,始有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师陆剑尘等在赣州开业行医。1937年,城区有私人开业中医张逸凡、毕寿嵩、杨越秋、高昌灿、钟漱秋、冯慕秋、刘奉璋、陈国干等34人。
关键词: 医药学 中医学

内容

赣州中医多属家传,少数系从师习医。民国初年,赣州成立中医公会,以灌输医药常识,联络中医人士,研讨医学,施诊施痘。1934年,创办赣州中医疗养院。1936年,始有中医院校毕业的中医师陆剑尘等在赣州开业行医。1937年,城区有私人开业中医张逸凡、毕寿嵩、杨越秋、高昌灿、钟漱秋、冯慕秋、刘奉璋、陈国干等34人。
   1950年,开业的中医有70人。1952~1953年,相继组成10个中医(或中西医)联合诊所。1953年经过整顿,成立赣州市卫生联合诊所;1954年,改组为市卫生工作者联合诊所;1956年,并入赣州国药店。1958年,赣州国药店创办赣州中医药学校,招生19人。同年,赣州市市立医院设立中医科,各医院和市卫联诊所相继以带徒方式,培养中医药人员37人。1960年成立赣州市中医院后,开展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大献秘验单方的采风运动,共收集秘验单方6327件,医药论文179篇,有研究价值的病例总结242篇。组织名老中医编写了《民间草药简介》、《医药文集》、《临床医案集》、《针灸学讲义》、《喉科临床汇编》、《眼科临床汇编》、《秘验方锦集》、《临床骨科学》、《研究病种临床常规》、《临床儿科疾病的治疗》、《小儿燃灯》等医学著作11本。随着中医药队伍逐渐扩大,各医疗单位相继设立中医科室。1971~1978年,赣南卫生学校(赣南医学专科学校)举办5期西医学习中医进修班。1985年,南外红旗村创办赣州红旗伤科医院,以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推拿、接骨、拔火罐、刮痧、外敷中草药、内服中草药、小夹板固定等医技,配以现代医学技术进行综合治疗,具有见效快、疗效高、费用低、方法简便的特点,获得患者好评。1988年,市中医院住院部中医药治疗率为79.3%,危重病人中医药抢救成功率为78.1%。1995年,全市有89个医疗单位设立了中医科或中医诊疗室。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