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府学 县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72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府学 县学
分类号: G519
页数: 1
摘要: 赣州府学,在宋代时是虔州州学,它与赣县县学同设在瓦市街紫极宫。宋大中祥符年间,奉诏改紫极宫为祥符宫,州、县学被废。庆历年间,在澄清坊重建州学。皇祐二年,在紫极宫东南隅重建县学,并建文庙为学舍。治平元年,州学迁到丰乐寺,王安石为此写了《虔州学记》。州学曾多次毁于兵火、灾异,但都得到重新修建。元至元二十四年,赣州升为路,州学改为路学。明洪武二年,赣州路改为府,路学改为府学。万历三十二年,县学迁回景德寺,府学留在祥符宫。崇祯十三年,县学改建于郁孤台下。清乾隆元年,县学又迁至祥符宫;四十二年,迁城东南隅。至同治六年,府学先后修建过13次。宋代,县学生员考试合格者升入州学。
关键词: 校史 教育史

内容

赣州府学,在宋代时是虔州州学,它与赣县县学同设在瓦市街紫极宫(今市公安局院内)。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奉诏改紫极宫为祥符宫,州、县学被废。庆历年间(1041~1048),在澄清坊(今健康路)重建州学。皇祐二年(1050),在紫极宫东南隅重建县学,并建文庙为学舍(又称学宫)。治平元年(1064),州学迁到丰乐寺(今城区东南隅),王安石为此写了《虔州学记》。州学曾多次毁于兵火、灾异,但都得到重新修建。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赣州升为路,州学改为路学。明洪武二年(1369),赣州路改为府,路学改为府学。成化四年(1468),赣州府学和赣县县学合并建在景德寺(今郁孤台南)。嘉靖四十一年(1562),迁回祥符宫。万历三十二年(1604),县学迁回景德寺,府学留在祥符宫。崇祯十三年(1640),县学改建于郁孤台下。清乾隆元年(1736),县学又迁至祥符宫;四十二年(1777),迁城东南隅(今厚德路小学内)。至同治六年(1867),府学先后修建过13次。
   宋代,县学生员考试合格者升入州学。从元代至清末,府学与县学无统属关系。
   州、路、府、县学是封建时代官办学校,是选取生员,培养贤才,为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的学习场所,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州(路、府)、县学的教学内容,在宋代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元代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程颢、程颐、朱熹的著作。明、清两代的教学内容与宋、元大致相同。州(路、府)、县学生员名额,在宋代不限。从明代起,始有定额,并把生员分成3类:生员入学时,经考试符合规定标准录取,每月可领取6斗儒学米津贴,称为廪膳生,简称廪生;除廪生外再录取等额的生员,称为增广生,简称增生;在廪生、增生额外再增加录取的生员,称为附学生,简称附生。赣州府学的廪生与增生名额各为40人,赣县县学的廪生与增生名额各为20人,附生均没有定额限制。清代,初次进学的称附学生员;每年举行一次知县、知府、学政主考的童试(非科举考试),及格者即可入学为生员,又称痒生,俗称秀才。童试优等的录取为廪生,供给膳食,次等的录取为增生。清代,府学廪生与增生的名额各为40名,县学各为20名。咸丰七年(1857)起,上述学额,每个皇帝接位后都略有增加。
   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府学、县学同时废除。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