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济检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64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经济检察
分类号: D916.3
页数: 2
摘要: 随后,查处贪污案件12件,决定起诉8件,不起诉4件。1955年起,全面开展查处经济犯罪案件。期间,自侦贪污盗窃案件55件,占自侦案件的57.88%。1980年上半年,受理原“双打”办公室未处理的经济积案24件,经立案侦查3件,侦查终结后提起公诉,挽回经济损失1.25万元。1980~1981年,直接受理经济案件23件,立案侦查10件,其中贪污案9件,受贿案1件,挽回经济损失1.32万元。1994年6月,成立反贪污贿赂工作局,把惩治贪污贿赂犯罪作为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重点查处“三机关一部门”及法人犯罪案件。1994~1995年,立案查处“三机关一部门”及法人犯罪案件25件,占受理数的73.52%,其中贪污贿赂案件占立案数的68%,提起公诉14件,免予起诉4件。
关键词: 检察制度 经济检察院

内容

50年代初期,市检察署未全面开展经济检察工作,只在“三反”、“五反”运动中,派员参加办案。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选择典型案件进行试办,查处了赣州市合作社养猪场一负责人贪污公款案件。随后,查处贪污案件12件,决定起诉8件,不起诉4件。1955年起,全面开展查处经济犯罪案件。1958~1959年,受理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19件,其中贪污案67件,犯罪成员均是工商企业的“八员”(会计员、出纳员、保管员、管理员、采购员、营业员、记帐员、统计员),占受理数的56.3%。1960~1966年,把刑事侦查的注意力着重放在贪污、读职犯罪等案件上,运用检察职能开展自侦工作。期间,自侦贪污盗窃案件55件,占自侦案件的57.88%。1979年后,根据《第七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纪要》精神,继续开展经济领域里的检察工作。1980年上半年,受理原“双打”办公室未处理的经济积案24件,经立案侦查3件,侦查终结后提起公诉,挽回经济损失1.25万元。1980~1981年,直接受理经济案件23件,立案侦查10件,其中贪污案9件,受贿案1件,挽回经济损失1.32万元。
  1982年3~4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和《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的精神,市检察院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情况,抓住重点,办好大案、要案,指导发案单位办好一般经济犯罪案件,严格审查,把好事实关。结合办案,开展法制宣传,搞好综合治理。派出13名干部深入到34个单位调查研究,摸清经济犯罪的规律和特点,正确行使检察权。1983年下半年,根据群众举报,市解放办事处修建队一负责人犯有贪污、诈骗罪重大嫌疑。经检察机关初查,该负责人在任职期间,贪污、诈骗金额达7.22万元。立案侦查终结后,向赣州检察分院移送起诉,赣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判处该犯无期徒刑。随后,又查处赣州有色冶金化工厂职工医院一负责人贪污案。该负责人利用职权贪污医药费1.52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1982~1989年,立案侦查经济犯罪案件89件,其中贪污、受贿案件83件,占立案数的93.26%。其中贪污万元以上的23人,5~10万元的3人,10万元以上的2人。逮捕各类经济犯罪分子一批,其中贪污、受贿犯罪分子占90.2%。
  1989年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出《关于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犯罪分子必须在限期内自首坦白的通告》后,两个半月内,全市有17名违法犯罪人员到检察机关和有关部门自首坦白。其中贪污、受贿万元以上的有4人,10万元以上的1人,退出赃款19.7万元。收到群众举报经济犯罪案件90件,立案侦查10件。1990年10月,设立驻市税务局检察室,配备专职干部3人,协助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察。1991年,查处偷、漏税案件18件,立案侦查1件,追缴税款21.23万元。1994年6月,成立反贪污贿赂工作局,把惩治贪污贿赂犯罪作为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重点查处“三机关一部门”(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及法人犯罪案件。1994~1995年,立案查处“三机关一部门”及法人犯罪案件25件,占受理数的73.52%,其中贪污贿赂案件占立案数的68%,提起公诉14件,免予起诉4件。贪污金额在万元以上的7件,10万元以上的1件,挽回经济损失103万元。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