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学技术协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60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学技术协会
分类号: G322.25
页数: 2
摘要: 机构 1956年11月24日,赣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1958年11月24~26日,召开赣州市首次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成立赣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与赣州市科委合署办公。随后建立了各种专门学会、协会。“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协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77年11月,恢复市科协,配备专职干部5人。1985年5月,赣州市科技咨询服务部成立,为市科协下属事业单位。学术研究市科协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撰写学术论文。1995年,市科协获江西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湖边乡科协副主席谢贤炳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农函大赣州市辅导站被评为江西省办学先进集体。
关键词: 科学技术协会 学术团体

内容

机构 1956年11月24日,赣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1958年11月24~26日,召开赣州市首次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成立赣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市科协),与赣州市科委合署办公。随后建立了各种专门学会、协会。“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协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1977年11月,恢复市科协,配备专职干部5人。1980年1月,市科协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1984年1月,市科协与市科委分开。1985年5月,赣州市科技咨询服务部成立,为市科协下属事业单位。1987年12月,市科协召开第三次代表会议。1988年4月,中国农函大赣州分校赣州市辅导站成立。至1995年底,全市有乡镇科协9个,街道科协1个,厂矿科协11个,专业学会、协会、研究会24个,农村专业研究会8个。 科普活动科普宣传市科协及其所属学会、协会,利用科技讲座、科教电影、科普录像、科技刊物、科技展览、科技集市、科技板报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1956~1966年间,主要采取组织技术表演等方式对工农群众进行科技宣传教育。1982年,放映科教电影476场,观众达23.8万多人次,向群众印发科普资料9000多份。1983年,在沙石圩举办科技集市,宣传科学知识,接待群众3000多人次。1984年春节期间,举办“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的街头展览。1988年5月1日,开展知识分子活动日活动,向群众宣传科学知识,赠送资料2721份。1990年后,通过举办科技展览、放映科技录像、出刊科技板报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科普知识,参加人员达4万多人次。协同市教育局、团市委在学校进行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竞赛,开展10月“科学月”活动,参加的中、小学生达25万多人次。
  技术咨询市科协成立以来,所属协会、学会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咨询引进推广工作。1980年,农学会和畜牧水产组,配合农业、畜牧水产部门进行细绿萍养殖越夏、滴灌和喷灌,以及非洲鲫鱼越冬繁殖等技术的推广示范工作。蔬菜科普协会针对蔬菜淡旺矛盾,引进新品种和推广翻秋西红柿。1985年,科协咨询服务部组织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为上饶地区横峰县造纸厂扩建1575哈巴网双缸造纸机生产线,进行设计和设备安装技术指导以及试车的咨询服务,1987年6月一次试车出纸,达到技术要求,受到横峰县领导好评。建筑学会咨询部为赣州地区物资大楼设计图纸进行技术咨询,节约工程费用9万元。水电学会在对章江水轮泵站进行测试和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全套技术改造方案,得到省、地有关水利专家的肯定。
  人员培训市科协各专业学会和乡(镇)科协采取多种形式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110多期,受培训人员达9.1万多人次。1988年4月,中国农函大赣州市辅导站成立至1995年底,累计招收学员3008人,其中有90.8%的学员完成学业。1993年,开始实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至1995年,共培训党员基层干部3036人,使之掌握了1~2门农村实用技术。
  学术研究市科协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撰写学术论文。1987~1995年,科协会员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56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92篇。1995年,市科协获江西省科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湖边乡科协副主席谢贤炳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农函大赣州市辅导站被评为江西省办学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