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592
颗粒名称: 主要活动
分类号: F71
页数: 2
摘要: 支前捐献 1949年9、10月,为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部队的供给,广大工商业者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开展支援前线工作,筹借粮食和烧柴各10万公斤、经费3.2亿元,筹送军鞋2000双。1950年,全市工商界认购折实公债18.5亿元。1951年,市工商联成立支援抗美援朝捐献委员会,发动工商界捐献“赣州”号飞机款20亿元,捐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书报费1200万元、慰劳款5000万元、寒衣款3.035亿元。参政议政市工商联成立以来,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组织会员积极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对国家经济建设、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商业活动 商业模式

内容

支前捐献 1949年9、10月,为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部队的供给,广大工商业者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开展支援前线工作,筹借粮食和烧柴各10万公斤、经费3.2亿元(旧人民币,下同),筹送军鞋2000双。1950年,全市工商界认购折实公债18.5亿元。1951年,市工商联成立支援抗美援朝捐献委员会,发动工商界捐献“赣州”号飞机款20亿元,捐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书报费1200万元、慰劳款5000万元、寒衣款3.035亿元。
  组建同业公会解放初,市工商联筹委会对原赣县商会下属的旧同业公会进行改组,为尽快恢复经济、发展工商业作好组织准备。在其后的评税协税、行业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中,同业公会都发挥了积极作用。1989年5月,市工商联组建了建国后江西省第一家同业公会——赣州市服装鞋帽业同业公会。公会成立后,在平等互利原则下,行业团结协作,各尽所长,发展外向型生产,完成了近40万件出口服装的加工任务。市工商联撰写的《试办同业公会,搞好行业管理》一文,被编入《中华全国工商联经验文件选编》。
  协税在1953年清理欠税工作中,市工商联成立协税工作组,协助税务部门采取民主评议、定期定额等方法,按月对私营工商户的营业金额进行存营税款,取得明显效果。1953~1955年,全市工商界连续3年100%完成税收任务,成为江西省第一个不欠税城市。
  兴办集体企业 1950年,市工商联筹委会负责人响应市人民政府号召,在工商界筹集入股资金50亿元(旧人民币),先后创办6家土特产运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7月,市工商联创办赣州市爱国建设服务公司。至1995年,先后安置待业青年68人,累计向国家缴纳工商所得税38.64万元和城市建设费、教育附加费等5.6万元。
  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市工商联向私营工商业户深入宣传中共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帮助他们领会中共的“利用、限制、改造”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政策,引导工商界人士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1月,全市私营工商业全行业走向公私合营,完成了对市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公私合营后,市工商联着力抓好工商业者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工作,开办政治讲习班,组织在职理论学习。1957~1958年,全市有90%的工商业者参加了政治理论学习。同时,组织工商业企业参加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并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还组织工商界人士开展向党交心活动,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至1961年6月,全市工商业者加入各民主党派的26名,参加工会的148名。
  咨询培训 1982年4月,市工商联成立经济咨询服务组,后扩大为工作委员会。1987年3月,开设经济咨询服务部,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先后对100多个项目提供经济技术咨询服务,为会员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1982年以来,先后举办商品知识、商业会计、营业员知识、食品工艺、汽车维修、经济法律知识及会员骨干培训等学习(培训)班25期,培训人数近1000人。1993年10月,创办赣南工商应用技术学校,面向社会招生,培养电脑、电工、电子、模具等中等专业技术人才。至1995年共开班6期,培训学员300多人。
  沟通信息、组织参展市工商联于1987年创办会刊《工商信息》,后相继改为《信息与服务》和《赣州工商》,刊登供求信息和会务活动情况,为会员提供各种经济信息,还与全国26个省(市)的120个县(区)进行交流。1987年以来,组织市工商企业参加全国及各地工商联系统举办展销会12次,成交额达2200多万元。其中1992年10月,组织10多家企业、30名代表参加在合肥市举行的华东6省1市工商联第六届商品交易会,成交额达302万元,名列江西省第一。1993年12月和1995年1月,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和人士参展的赣州市第一、二届“光彩”商品展销会,来自省内外的参展者共428户,成交总额达880万元。
  参政议政市工商联成立以来,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组织会员积极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对国家经济建设、政治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协商。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全市工商界上层人士中,先后有3人担任副市长。担任政府实职及人大、政协职务的会员和驻会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参政议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989~1995年,赣州市工商联连续7年被江西省工商联(总商会)评为先进单位。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