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57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分类号: D693.0
页数: 2
摘要: 江西支团部 1939年7月20日,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筹备处在赣州城内西津路传习堂(今赣州市第六中学)成立。1943年10月30日正式成立江西支团部,蒋经国任干事长,刘己达任常务监察。1939~1942年,先后在赤珠岭、黎园背举办团务工作人员训练班2期,培训学员272人,派往赣南各县工作。
关键词: 三民主义青年团 革命理论

内容

江西支团部 1939年7月20日,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筹备处在赣州城内西津路传习堂(今赣州市第六中学)成立。1943年10月30日正式成立江西支团部,蒋经国任干事长,刘己达任常务监察。1939~1942年,先后在赤珠岭、黎园背举办团务工作人员训练班2期,培训学员272人,派往赣南各县工作。
  赣县分团部 1939年7月,三民主义青年团赣县分团筹备处在西津路传习堂成立。设总务、组训、宣传、女青年4个股。1943年10月,正式成立三青团赣县分团部。 赣县区团部筹备处 1944年3月,成立三青团赣县区团部筹备处,指导赣南各县分团部的工作。1945年2月,因战事紧张,区团部停止活动。3月,赣县区团部被取消。
  1947年11月,三青团与国民党合并。凡办理了转党登记手续的即为国民党党员,未办理登记手续的,既不是党员,也不是团员。至此,三青团组织不复存在。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