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技术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534
颗粒名称: 文化技术教育
分类号: C39
页数: 1
摘要: 1949年,市职工总会筹委会先后办起了店员、手工业、光大火柴厂3所工人夜校,有学员345名。至1952年,全市工人业余学校发展到20所,班级158个,学员6923人。至1953年,有3000名工人摘掉文盲帽子。1954年,全市职工业余学校经整顿、合并为14所,入学职工4494人。逐步把文化学习与技术学习结合起来,开设机械制图、金属工艺等科目,举办“机械工人速成看图”、“齿轮计算”、“刀子角度”等技术培训、讲座14次。1958年,在工交、商业系统扫除40岁以下职工文盲。1959年,全市掀起“千人教、万人学”的扫盲高潮,出现了赣州市文化用品厂、赣州电机厂、赣南造纸厂等7个无文盲单位。全市红专学校有58所,参加学习的职工1.88万人。
关键词: 社会科学 信息化建设

内容

1949年,市职工总会筹委会先后办起了店员、手工业、光大火柴厂3所工人夜校,有学员345名。至1952年,全市工人业余学校发展到20所,班级158个,学员6923人。至1953年,有3000名工人摘掉文盲帽子。1954年,全市职工业余学校经整顿、合并为14所,入学职工4494人。逐步把文化学习与技术学习结合起来,开设机械制图、金属工艺等科目,举办“机械工人速成看图”、“齿轮计算”、“刀子角度”等技术培训、讲座14次。1958年,在工交、商业系统扫除40岁以下职工文盲。1959年,全市掀起“千人教、万人学”的扫盲高潮,出现了赣州市文化用品厂、赣州电机厂、赣南造纸厂等7个无文盲单位。全市红专学校有58所,参加学习的职工1.88万人。
   1974年下半年,全市有25个单位办起职工业余学校,学员4069人,配备13名专职教师和121名兼职教师。至1980年,全市办起职工业余学校30所,参加文化、技术学习的人数达7710人。1981年起,进行职工文化、技术“双补”工作。工交、基建、财贸、二轻等系统开设文化班85个,学员3564人,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62期,学员2525人。至1985年底,通过培训班、讲座、夜校、委培等形式,对1.57万名职工进行了文化、技术培训。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