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531
颗粒名称: 民主管理
分类号: F272.93
页数: 2
摘要: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950年5月,市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作出关于在国营、公营工厂企业中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的决定。会后,在赣州电厂开展民主管理运动试点,至1952年2月,有赣县邮电局、赣州电厂、人民铁工厂、赣州公路段修车厂、人民牙刷厂等企业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私营企业,主要是通过召开生产会议,签订集体合同和劳资协商会议参加企业管理,实行群众监督。1957年,推行常任制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代会活动停止。8月,市长联络员与市长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举行首次座谈会。1990年8月22日,《工人日报》头版报道了赣州市建立市长联络员制度的消息,对这一制度给予充分肯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民主管理

内容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950年5月,市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作出关于在国营、公营工厂企业中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的决定。会后,在赣州电厂开展民主管理运动试点,至1952年2月,有赣县邮电局、赣州电厂、人民铁工厂、赣州公路段修车厂、人民牙刷厂等企业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私营企业,主要是通过召开生产会议,签订集体合同和劳资协商会议参加企业管理,实行群众监督。1957年,推行常任制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代会活动停止。1979年,赣江造纸厂、赣南造纸厂、赣州电机厂、赣州皮革厂、赣州水泵厂、赣州市副食品公司、赣州市蔬菜水产品公司和赣州市饮食服务公司相继恢复和建立职代会制度。次年,全市工交、财贸系统有29个单位陆续恢复和建立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制度,并在赣州市第一中学进行教工大会制的试点。
  1981年8月,中共赣州市委批转市总工会《关于成立组织机构和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制。至1982年底,全市有124个单位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1983年,商业系统所属9大公司115个国营商店、门市部,由职工无记名投票选举经理、副经理187名。
  1985年,以赣南水轮机厂为江西省首批工会和职代会体制改革试点,实行“三合一”(职代会主席团与工会委员会合一,职代会专门委员会与工会相关委员会合一,职工代表与会员代表合一)。次年起,分期分批对42个单位进行民主管理工作达标检查。至1990年,全市已建制的单位均进行了民主管理体制的改革。
  1991年,以基层和脱产培训为主,全面开展职工代表培训工作,增强职工代表参政议政能力。至1992年底,各级工会共培训职工代表5000多名。1993年起,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等改革中,都能坚持事先向职代会报告,实行民主决策。
  集体合同建国后,根据《劳资关系处理暂行办法》,在私营企业由工会和资方成立劳资协商会议并订立集体合同,协调和改善劳资关系,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1950年初,有的私营企业主无故解雇工人,市职工总会筹委会应工人要求,召开企业全体职工大会,与资方进行说理斗争,使资方接受了工人的全部要求。当年,百货、联业、五金、食品、进出口、药业等行业共签订集体合同28份。
  1989年,为理顺企业内部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建设企业利益共同体,在赣州印刷厂试行由厂长代表行政,工会主席代表职工,签订以实现厂长任期目标和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的“双保”合同。1991年,“双保”合同在全市企业逐步推行,并纳入企业承包内容。“双保”合同一年一签,年终兑现。同年,工交、财贸系统有26个企业签订了“双保”合同。1995年,根据《劳动法》和劳动部《关于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试点工作的意见》,在赣州铸锻厂、赣州市华通企业集团公司、赣南纺织厂进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试点,年底均签订了集体合同。
  市长联络员制度 1988年4月,应市长要求,在工交、城建、财贸、教育系统聘请30名职工代表为市长联络员,其中一线工人、工会干部、科技人员各三分之一,并设立联络员办公室,建立对话、联络、培训制度。8月,市长联络员与市长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举行首次座谈会。次年6月,在南方冶金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和赣南医学院增聘联络员6名。1990年6月,创办《联络员信息》,实行联络员提案制度,对联络员反映的情况、座谈会上提出的重大问题,制成书面提案,转送有关部门处理。1990年8月22日,《工人日报》头版报道了赣州市建立市长联络员制度的消息,对这一制度给予充分肯定。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