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侨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516
颗粒名称: 归侨侨眷
分类号: D634.2
页数: 1
摘要: 1979年,全市有归国华侨238人,主要来自印尼、缅甸、新加坡、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港澳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回国后,由国家安排在100多个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工作。1990年,全市归侨、侨眷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6人、高级工程师22人、高级实验师4人、高级农艺师2人、高级教师19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5人、二级演员1人。
关键词: 归国华侨 侨务工作

内容

1979年,全市有归国华侨238人,主要来自印尼、缅甸、新加坡、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港澳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回国后,由国家安排在100多个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工作。1990年,全市归侨、侨眷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16人、高级工程师22人、高级实验师4人、高级农艺师2人、高级教师19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5人、二级演员1人。
   1991年,有侨务对象734户、4128人,其中,归国华侨139户、487人,归侨眷属79户、446人,港澳回归人员25户、75人,港澳回归眷属8户、53人,华侨眷属163户、986人,外籍华人眷属130户、865人,港澳同胞眷属190户、1216人。这些人员中,有全国政协委员1人、省政协委员4人、市人大代表3人、市政协委员11人、社团成员15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8人;中共党员88人、民主党派成员21人;获省以上先进称号22人,地市先进称号29人,获省、地、市科研成果奖29人。侨眷、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余南廉,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兼理化检测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在负责冶金分析化学技术工作中获得过多种奖励,1959年主编的《钨矿砷钨及其伴生元素的分析》一书,获得冶金部颁发的集体著书立说奖,1964年和1977年,先后两次负责组织制定《钨精矿冶金部部颁标准分析方法》研究专题获冶金部嘉奖。归侨、赣南师院外语系教授林其仁,早年在泰国曼谷教会学校英语系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回国后就读于西南联大,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在赣州三中和赣南师院任教期间,教学工作成绩优异,多次被评为赣州地区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侨联先进工作积极分子。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