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外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5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外事
分类号: D802
页数: 2
摘要: 建国初,赣州市未设立外事机构。1973年,在市革命委员会办公室设一名外事秘书,负责外事具体工作。1986年后,未设专职外事秘书,外事工作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兼管。1990年5月设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侨务办公室、旅游局合署办公。
关键词: 外事管理 外交

内容

建国初,赣州市未设立外事机构。1973年,在市革命委员会办公室设一名外事秘书,负责外事具体工作。1986年后,未设专职外事秘书,外事工作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兼管。1990年5月设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与侨务办公室、旅游局合署办公。
  赣州的外事活动,建国前有外国传教、“东南工合”的活动,建国后主要有苏联援建项目和外国友人参观风景名胜、进行地质考察、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活动。
  外国传教清顺治七年(1650),赣州总督佟国器给意大利耶稣会士刘迪俄赠送土地建教堂。康熙三十五年(1696),法国遣使会派主教柏理文来赣州主持教务。1920年,法国人杜保罗就任赣州主教。1921年,美国教士开始来赣州开办教堂。1928年,美国人和若望就任赣州主教。1935年,美国仁爱会姆姆在赣州创办门诊所和养老院。1947年,美国牧师裴约翰偕夫人来赣州传教。
  支援建设“东南工合”于1939年1月在赣州正式成立,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兼任主任,招聘了一批国际友人和华裔、华侨专家前来工作。建国后,路易·艾黎4次来赣州考察访问,成为赣州人民的老朋友。1953年,大吉山、西华山、岿美山3个钨矿和上犹江水电厂,属于苏联援建的项目,常有苏联专家途经赣州前去指导。据西华山钨矿统计,1953~1959年,先后有苏联专家17批72人来矿区工作。上犹江水电厂建设期间,水电部苏联专家组曾有30多人来实地考察指导工作。
  文化交流1955年4月,波兰友人茹热曼夫斯基、茹克洛夫斯基2人来赣州采访。在赣州观看了大众采茶剧团演出的《采茶歌》等剧目,并会见演员。回国后将拍摄的《采茶歌》等剧照,连同介绍中国赣南民间舞蹈的文章发表在波兰《友谊》杂志上。1956年12月,苏联《真理报》驻北京记者杜慕嘉等人到赣州采访,将拍摄的游览景观影片在苏联放映。1979年5月,路易·艾黎与新西兰制片人史蒂文、编辑查普尔、摄影纳比和录音默里斯,来赣州拍摄艾黎生平活动传记片,在江西气体压缩机厂拍摄了若干生产场面、路易·艾黎与“东南工合”老工人亲切会见的情景,在赣州染织厂拍摄了原“东南工合”旧址、旧址楼房外景以及生产场面等,影片摄制完成后,1980年新西兰外交部将拷贝送给中国。1984年4月,美国著名记者、前《纽约时报》副总编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与夫人夏洛特及友人谢伟思到赣州采访。1992年5月,王阳明遗迹中日联合考察团访问赣州市。80~90年代,还有一批外国专家、学者,应邀前来南方冶金学院、赣南师范学院讲学或考察。
  参观访问建国后,赣州市先后接待印度尼西亚、秘鲁、印度、日本等国友人来访。1985年2月,赣州市被定为乙类对外开放城市。1991年,赣州市对外参观点有,江西气体压缩机厂、江西齿轮箱总厂、赣江造纸厂、赣州钨钼材料厂、赣州市机绣童装厂、赣州市良种鱼苗繁殖场、赣州百货大楼、红旗副食品商店、赣州一中、赣州三中、红旗二小、市第一职业学校、黄金岭经济开发区、水东马祖岩村、通天岩、郁孤台、八境台、赣州公园、八境公园、市红旗电影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保育院、健康路居委会等。1979~1988年,赣州钨钼材料厂接待外宾11批66人,江西气体压缩机厂接待外宾11批30人。1990年2月,日中友好老人会访中团25人由团长小盐稻率领到达赣州,21日在南门广场东园参加由日本友人捐建的钟塔落成典礼。1993年12月,以美国德克萨斯州麦卡伦市市长奥塞尔·布兰德为团长的德州访华团一行4人,对赣州市进行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期间,双方就加强经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举行了友好洽谈,并于12月18日达成建立友好城市的意向。对外合作1981年,赣州皮革厂引进意大利莫斯特尼亚公司滚压熨平机。1982年12月,赣州钨钼材料厂与日本一家钨公司签订合同,引进钨丝生产线,1984年7月投产。1984年,赣江造纸厂引进美国彼德柯公司蔗渣浆技术设备。1985年3月,江西齿轮箱总厂引进瑞士玛格磨床。同年,赣南化工厂引进英国麦恩逊公司PVC墙纸生产线,赣南无线电厂引进日本格庐电子公司汽车收放机生产线,赣州塑料制品厂引进香港吹膜、吹瓶、彩印机,湖边乡引进澳大利亚黑荆树等。1986年4月,赣州酒厂引进罗马尼亚啤酒灌装线。同年12月,赣州服装公司引进日本、意大利生产线。1995年,赣州酒厂聘请德国专家海因茨·亨宁来厂指导啤酒生产。
  因公出国1954年5月,赣州烈属子弟学校学生游高生(14岁),随中国少先队代表团赴保加利亚参加国际少先队夏令营活动。1980年8月,赣州钨钼材料厂副厂长周英棠参加江西经济友好访问团赴联邦德国友好访问。1985年,赣州市厚德路小学学生胡雪莲到塞浦路斯参加国际少年儿童节。1994年10月,赣州地区行署专员邱禄鑫、市长龚运连率团访问美国德克萨斯州麦卡伦市,正式缔结赣州市与麦卡伦市的友好城市关系,实现友好城市关系对外结好零的突破。1986~1995年,赣州市属因公出国考察、学习、洽谈业务的人员共17批31人。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