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支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448
颗粒名称: 拥军支前
分类号: D63
页数: 2
摘要: 支前运动1949年9月,成立赣州市支援前线委员会,筹集军粮、马草、烧柴等,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广东、广西挺进。10月,开展“支前月”运动,向金融界、工商界和殷实户筹借款4.5亿元、粮食10万公斤、柴草10万公斤、布质军鞋1983双。同时,组织民工2177人,用9天时间修通西河大桥和东河浮桥,修好渡船3只、汽划船7只、汽车55辆,全部用于运输军火。赣州邮电局职工修好电话交换台15座、发报机5部、电话机72部,修复电话线路1000多公里,供部队通信联络。交通部门组成南进公路抢修队,修通赣州至韶关公路。
关键词: 拥军优属 民政工作

内容

支前运动1949年9月,成立赣州市支援前线委员会,筹集军粮、马草、烧柴等,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广东、广西挺进。10月,开展“支前月”运动,向金融界、工商界和殷实户筹借款4.5亿元(旧人民币)、粮食10万公斤、柴草10万公斤、布质军鞋1983双。同时,组织民工2177人,用9天时间修通西河大桥和东河浮桥,修好渡船3只、汽划船7只、汽车55辆,全部用于运输军火。赣州邮电局职工修好电话交换台15座、发报机5部、电话机72部,修复电话线路1000多公里,供部队通信联络。交通部门组成南进公路抢修队,修通赣州至韶关公路。
  慰问活动 1950年春节,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机关团体和人民群众捐献慰劳物品,折合金额3249.66万元(旧人民币,下同),慰问解放军指战员及住院伤病员。同年11月,全市人民开展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活动,共捐献30.67亿元。1951年春节,捐献慰问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8000万元、拥军慰问金5624万元。1952年春节,捐献慰问驻市部队现金3837.28万元、毛巾、肥皂等慰劳物品5561件。此后,每年“八一”建军节和春节,均对驻市部队开展慰问活动。1984年,市机绣童装厂10位姑娘,绣“爱情之花向勇士们开放”锦图1幅,并附合影照片1张,寄到云南、广西边防前线。
  创建“双拥”模范城1991年11月,赣州市“双拥”领导小组制定《赣州市创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城活动实施方案》,并于12月4日在市工人文化宫召开创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模范城动员大会。会后,全市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组成拥军优属服务组织1200多个。1992年起,全市拥军优属服务组织每年为烈军属、革命伤残军人和驻市部队提供的多种服务达5万多人次。1992年,赣州市分别被中共赣州地委、赣州地区行署、赣州军分区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至1995年,由政府拨款为武警中队先后购买摩托车4辆、微型工具车1辆、安装自来水管1500米、修建风雨训练棚1个、围墙600米;为市公安消防大队先后更换解放、东风牌救火车4辆,购买进口曲臂登高救火车和国产汽车各1辆,修建宿舍1栋以及食堂、车库、仓库等设施。以上各项拨款累计220多万元。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