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与文史资料征集整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439
颗粒名称: 学习活动与文史资料征集整理
分类号: K05
页数: 2
摘要: 市政协学委会于1955年3月成立,是成立最早的常设机构。学委会下设中心学习组,成员由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副局级以上干部组成。中心学习组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适时安排学习活动。1988年12月,市政协设立学习文史办公室,负责学委会日常工作。学委会注重发扬人民政协“自我教育、自觉学习”的优良传统,采取分散自学与集中座谈相结合、泛读通读与专题研讨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考察调查相结合等方法,组织委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时,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专题研讨会、辅导讲座等形式,提高委员理论政策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文史委员会下设文史资料编审小组,具体负责《赣州文史资料》编审事宜。
关键词: 史料 收集

内容

市政协学委会于1955年3月成立,是成立最早的常设机构。学委会下设中心学习组,成员由市政协、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副局级以上干部组成。中心学习组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适时安排学习活动。1988年12月,市政协设立学习文史办公室,负责学委会日常工作。学委会注重发扬人民政协“自我教育、自觉学习”的优良传统,采取分散自学与集中座谈相结合、泛读通读与专题研讨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考察调查相结合等方法,组织委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同时,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专题研讨会、辅导讲座等形式,提高委员理论政策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
  市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始于1960年,并先后成立文史委员会和学习文史办公室,负责文史委员会日常工作。文史委员会自成立起,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求实存真”原则,立足统战,面向社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赣州市文史资料的征集、撰写、整理、研究、编辑、出版和交流。文史委员会下设文史资料编审小组,具体负责《赣州文史资料》编审事宜。至1997年底,文史委员会共征集史稿490篇,计245万字。其中第六届委员会期间29篇计12万字,第七届委员会期间138篇计41万字,第八届委员会期间100篇计60万字,第九届委员会期间130篇计75万字,第十届委员会期间93篇计57万字。内部出版《赣州文史资料》9辑,其中选辑5辑,专辑3辑,与江西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合编1辑,共录用史稿267篇,计181.9万字。发行省、市文史资料书刊7697册。与全国30个省市区的257个政协组织和有关学术团体建立了资料交流关系。在1990年8月江西省第二次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会议上,市政协文史委员会被评为全省政协系统文史资料工作先进单位;《古城春晓》专辑被评为优秀文史资料读物;1994~1995年,文史委员会被江西省政协办公厅、文史委员会评为《文史大观》宣传发行先进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专辑被’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组委会定为礼品书。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