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435
颗粒名称: 政治协商
分类号: D628
页数: 2
摘要: 召开政协例会出席历届政协会议的委员列席市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市政协历届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邀请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通报有关情况并听取意见。
关键词: 治协商会议 政论

内容

召开政协例会出席历届政协会议的委员列席市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市政协历届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围绕全市中心工作,邀请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通报有关情况并听取意见。
  专题协商座谈从第七届委员会起,市政协选择对赣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采取专题协商会、研讨论证会等形式,就赣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搞活国有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农业总体开发,住房制度改革,开发旅游业,经济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协商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1987年赣州市被定为江西省计划单列市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之后,市政协就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用好用活用足上级赋予的各项政策等问题,在常务委员会议上多次进行协商讨论,提出要有敢变、敢争、敢放、敢拓的胆略和勇气,组织好商品生产的外循环,加快成立各类企业集团,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养殖业等意见,得到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重视。其中不少意见被市人民政府制定改革方案时采纳。1991年11月召开的搞活国有企业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提出对国有企业“要坚持综合治理,一手抓改善企业外部条件,一手抓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4条建议,得到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1993年,为开发赣州市旅游资源,市政协组织协商、监督、咨询系列活动,就完善现有旅游场所设施、充分发挥旅游场所功能、提高旅游效益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协商研讨,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成为赣州市发展旅游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对口联系协商市政协第八至十届委员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举行专题协商会、对口协商会等共133次,就国营商业改革、建立高新科技开发区、发展职业教育、招商引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保护古城建筑等方面,广泛进行研讨论证,促进了全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各专门委员会在与市党政部门的对口联系和协商中,充分发挥群体优势和专业特长,加强与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联系和协作,注重广泛团结、广交朋友、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在“广”字上下功夫,在“专”字上做文章,使各项协商监督活动步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