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委员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417
颗粒名称: 常务委员会议
分类号: C933.42
页数: 2
摘要: 共召开16次。会议协商通过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协商讨论公安部关于战争罪犯的发言,对各类战犯的处理问题提出意见34条;研究关于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加强各界人士政治学习等事项,并作出相应决定。
关键词: 常务委员会 会议

内容

共召开16次。会议协商通过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协商讨论公安部关于战争罪犯的发言,对各类战犯的处理问题提出意见34条;研究关于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加强各界人士政治学习等事项,并作出相应决定。
  第二届常委会议共召开12次。会议主要学习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整风运动的文件;研究在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中开展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问题,成立处理右派分子临时小组;协商通过关于在民主党派、知识界、工商界开展“三献”(献计策、献技术、献力量)运动的决定。
  第三届常委会议共召开9次。会议就学习毛泽东著作、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42周年、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等进行协商讨论,并作出相应决定。
  第四届常委会议共召开7次。会议就市政协常设机构设置,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开展“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学解放军,大搞比、学、赶、帮竞赛”的革命化运动和增产节约运动,进行协商讨论,并作出相应决定。
  第五届常委会议共召开3次。“文化大革命”期间,市政协被迫停止工作。市政协恢复组织活动后,于1980年4月召开五届三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深入学习、热情宣传、坚决贯彻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和邓小平副主席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决议”。
  第六届常委会议共召开19次。会议主要学习讨论《政协章程(修改草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文选》等,并作出相应决定;听取关于赣州市幼托、中学教育,城市“三污”(污水、垃圾、粪便),蔬菜供销,实施《食品卫生法》,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编制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等情况的汇报,并进行协商讨论;协商通过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议程、常委会工作报告等主要文件和七届委员会委员人选、界别设置等事项。
  第七届常委会议共召开16次。会议主要学习《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等,并作出相应决定;听取并讨论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报告,就增强企业活力、推广科学种田、抗灾夺丰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海外统战工作等方面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协商通过召开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有关事项和八届委员会委员人选。
  第八届常委会议共召开14次。会议主要学习198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告全体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书》、《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并作出相应决定;听取和讨论中共赣州市委关于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廉政建设等情况通报;听取并协商讨论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等情况通报,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协商决定八届委员会机构设置和人事任免事项;协商通过召开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有关事项和九届委员会委员人选。
  第九届常委会议共召开14次。会议主要学习中共十四大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等,并作出相应决定;听取并讨论市人民政府关于经济形势、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引进外资、经济开发区建设、搞活大中型企业等情况通报,提出许多意见和建议;协商决定市政协机构设置、人事任免事项;协商通过召开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有关事项和十届委员会委员人选。
  第十届常委会议共召开26次。会议主要学习中共十五大精神、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国政协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定》等,并作出相应决定;听取并讨论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京九铁路赣州站建设、“菜篮子工程”建设、举办’94中国赣州宋城文化节、创建国家卫生城、开发旅游业、经济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等情况通报;听取并讨论中共赣州市纪委关于反腐败斗争、市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开展“严打”斗争情况通报;协商决定市政协机构设置、人事任免事项;协商通过召开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有关事项和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人选。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