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委员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405
颗粒名称: 全体委员会议
分类号: D22
页数: 3
摘要: 第一届委员会会议 1955年2月22~24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75名,来自19个界别。会上,中共赣州市委书记、市协商委员会主席黄为致开幕词并作政治时事报告,市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李驹良传达江西省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精神,市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曾广铭作市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市委第二书记汤化生作题为“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完成1955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奋斗”的报告;选举产生市政协一届委员会常委25人,正、副主席6人,秘书长1人。1956年1月20~23日,一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全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同年11月,增选副主席1人。1960年2月24日至3月2日,三届二次会议召开。第三届常委会议共召开9次。
关键词: 党的组织 会议文献

内容

第一届委员会会议 1955年2月22~24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75名,来自19个界别。会上,中共赣州市委书记、市协商委员会主席黄为致开幕词并作政治时事报告,市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李驹良传达江西省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精神,市协商委员会副主席曾广铭作市协商委员会工作报告,市委第二书记汤化生作题为“全市人民团结起来,为完成1955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奋斗”的报告;选举产生市政协一届委员会常委25人,正、副主席6人,秘书长1人。1956年1月20~23日,一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全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同年11月,增选副主席1人。
  第二届委员会会议 1957年6月19~24日召开。委员145名,来自22个界别。会上,中共赣州市委书记、市政协代主席汤化生作政治报告,副主席曾广铭作一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并通过相应决议;选举产生市政协二届委员会常委39人,正、副主席6人,秘书长1人。
  第三届委员会会议 1959年5月17~22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155名,来自23个界别。会议审议通过二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全体委员列席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委员列席市人民代表大会从此形成制度;选举产生市政协三届委员会常委41人,正、副主席8人,秘书长1人。1960年2月24日至3月2日,三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办理情况报告;补选主席1人,增选副主席1人。
  第四届委员会会议 1962年12月16~22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187名,来自23个界别。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陈锐作的三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选举产生市政协四届委员会常委53人,正、副主席11人,秘书长1人。1963年12月24~28日,四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四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报告。
  第五届委员会会议 1965年10月24~30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177名,来自23个界别。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陈锐作的四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四届二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选举产生市政协五届委员会常委49人,正、副主席11人,秘书长1人。1966年6月14~16日,五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主要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
  第六届委员会会议 1980年7月22~27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221名,来自25个界别。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谭吉如作的五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关于提案的审查报告;选举产生市政协六届委员会常委55人,正、副主席7人,秘书长1人。1982年3月13~16日,六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主席王德龄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关于六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报告;增选副主席2人,常委5人,补选秘书长1人。1983年3月31日至4月5日,六届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钟兆麟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张德华作的六届二次会议提案处理情况报告。
  第七届委员会会议 1984年7月9~14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235名,来自23个界别。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刘慎谦作的六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赖志刚作的六届三次会议委员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选举产生市政协七届委员会常委55人,正、副主席9人,秘书长1人。1985年4月11~16日,七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主席邱承泉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刘慎谦作的七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报告;增选副主席2人,常委2人。1986年4月7~10日,七届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主席邱承泉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刘慎谦作的七届二次会议以来委员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增选副主席1人,常委2人。
  第八届委员会会议 1987年5月25~30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245名,来自24个界别。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谭吉如作的七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刘慎谦作的七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选举产生市政协八届委员会常委47人,正、副主席7人,秘书长1人。1988年1月11~14日,八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主席曹俊树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宋耀祖作的八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增选副主席2人,常委2人。1989年3月27~31日,八届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主席曹俊树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宋耀祖作的八届二次会议以来委员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第九届委员会会议 1990年5月7~12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262名,来自24个界别。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郑文芬作的八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钱源恒作的八届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市政协九届委员会常委50人,正、副主席8人,秘书长1人。1991年3月26~30日,九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朱文埜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钱源恒作的九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增选副主席2人,常委3人,并同意1名副主席辞职。1992年3月24~27日,九届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郑文芬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钱源恒作的九届二次会议以来委员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第十届委员会会议 1993年1月8~11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268名,来自25个界别。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袁国珍作的九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钱源恒作的九届委员会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选举产生市政协十届委员会常委49人,正、副主席9人,秘书长1人。1994年3月15~16日,十届二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主席袁圣炳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钱源恒作的十届一次会议以来委员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增选副主席1名,常委3名。1995年3月13~16日,十届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林培祁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袁国珍作的十届二次会议以来委员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增选副主席2名,常委2名。1996年3月18~21日,十届四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曾幸琼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袁国珍作的十届三次会议以来委员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1997年3月4~6日,十届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钱源恒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袁国珍作的十届四次会议以来委员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补选主席1人、副主席2人,并同意5名正、副主席辞职。
  第十一届委员会会议 1998年1月2~5日召开第一次会议。委员249名,来自22个界别。会议审议通过副主席罗爱兰作的十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副主席袁国珍作的十届委员会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选举产生市政协十一届委员会常委42人,正、副主席7人,秘书长1人。
  常务委员会议第一届常委会议共召开16次。会议协商通过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名单;协商讨论公安部关于战争罪犯的发言,对各类战犯的处理问题提出意见34条;研究关于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加强各界人士政治学习等事项,并作出相应决定。
  第二届常委会议共召开12次。会议主要学习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整风运动的文件;研究在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中开展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问题,成立处理右派分子临时小组;协商通过关于在民主党派、知识界、工商界开展“三献”(献计策、献技术、献力量)运动的决定。
  第三届常委会议共召开9次。会议就学习毛泽东著作、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42周年、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等进行协商讨论,并作出相应决定。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