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398
颗粒名称: 园林建设
分类号: S73
页数: 1
摘要: 建国前,全市有中山公园、赣州公园、天竺山公园,总面积3公顷。建国后,市人民政府通过发动市民参加义务劳动等措施,相继增建了八境公园、儿童公园、滨江公园及南门广场东园、西园,总面积达16.64公顷。八境公园,建国前是一处堆放垃圾、沤肥的场所。1954年,市人民政府动员全市人民义务劳动进行修建,至1956年底,建成公园面积7.63公顷,其中水面5.6公顷,植树1200株,建成游泳池1座,石拱桥3座,亭、榭4座,陈赞贤烈士纪念亭1座。同时,全市广泛实施“无裸土工程”。郊区基本消灭宜林荒山,森林覆盖率达49.1%。1986、1991、1994年获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称号。
关键词: 绿化 生态效应

内容

建国前,全市有中山公园、赣州公园(1944~1949年一度称中正公园)、天竺山公园,总面积3公顷。建国后,市人民政府通过发动市民参加义务劳动等措施,相继增建了八境公园、儿童公园、滨江公园及南门广场东园、西园,总面积达16.64公顷。八境公园,建国前是一处堆放垃圾、沤肥的场所。1954年,市人民政府动员全市人民义务劳动进行修建,至1956年底,建成公园面积7.63公顷,其中水面5.6公顷,植树1200株,建成游泳池1座,石拱桥3座,亭、榭4座,陈赞贤烈士纪念亭1座。同时,全市广泛实施“无裸土工程”。1985年,全市园林绿化面积571.8公顷,城区公共绿地面积45.7公顷,人均占有2.39平方米,覆盖率24.20%。1987年市区植树18万余株,其中公共绿地植树2万余株,铺草皮6.71万平方米,种植绿篱3.98万米,培育盆花15万余盆。1988~1995年,新建绿化带1.73万平方米,花坛7个,新增绿化面积43.97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1%,人均公共绿化地4.52平方米。郊区基本消灭宜林荒山,森林覆盖率达49.1%。1986、1991、1994年获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称号。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