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赣州市委员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33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赣州市委员会
分类号: D665.4
页数: 2
摘要: 组织沿革解放初,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南昌市委会吸收熊永祥、刘年璋、赖志刚3人为会员,并由他们在赣州市发展会员。1956年11月16日,成立民建赣州市支部委员会。1957年4月,成立民建赣州市委员会筹备委员会。1959年11月,首次召开民建赣州市会员大会,正式成立民建赣州市委员会(简称市民建)。
关键词: 中国民主建国会 会议

内容

组织沿革解放初,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南昌市委会吸收熊永祥、刘年璋、赖志刚3人为会员,并由他们在赣州市发展会员。1956年11月16日,成立民建赣州市支部委员会。1957年4月,成立民建赣州市委员会筹备委员会。1959年11月,首次召开民建赣州市会员大会,正式成立民建赣州市委员会(简称市民建)。
  市民建筹建初期,只有会员3人。1957年4月,发展至50多人。1959年11月,设百货、工交、综合、机关等支部4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1980年1月,恢复组织活动时有会员34人,仍设置支部4个。1985年8月,根据《民建中央组织部工作会议纪要》的规定,民建会员的发展对象逐步扩大到与该会历史上有关或工作有密切联系的、从事工商企业工作和其他经济工作的人士。1994年,发展私营业主为会员。从此,会员成分结构发生变化,原工商业者的比重由1980年的85.29%降至1986年底的55%,经济界及其他人士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1985年底,会员发展到83人,设置支部6个。1995年底,支部调整为5个、有会员107人(男82人,女25人)。会员年龄结构为,50岁以下57人,51~60岁25人,61~70岁25人;文化结构为,大专以上34人,中专26人,高中16人,初中以下31人;有高级职称者5人,中级职称者36人。市民建机关有干部3人,其中专职副主委1人。
  [=此处为表格(市民建历届会议基本情况)=] 说明:1987年5月委员人数为增补数主要活动 1956年11月至“文化大革命”前夕,市民建根据民建中央、全国工商联总结的“听、跟、走”(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三字经验,加强对会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工作。1957年8月,组织会员参加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界人士的整风运动。1958年4月,组织会员参加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界人士向中共“交心”活动。同年9月,组织会员参加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界人士和知识界“三献”(献技术、献计策、献力量)活动。1963年,在会员中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在教育中坚持“三自”和“三不”原则,做到心情舒畅、自觉改造。1980年1月,市民建恢复组织活动以来,会员更加自觉地学习《邓小平文选》和中共中央有关文献。1995年,中国民主建国会建会50周年,市民建以“爱国、民主、团结”为主题,召开座谈会和会史读书班,组织会员参加省民建举办的知识竞赛,对会员进行爱国主义和会史教育。
  在第二至第十届市政协中,市民建会员有48人次担任市政协委员,其中,选为常委的17人次,选任副主席的13人次。他们深入基层,与会员一起向政府提交调查报告13份,写提案、议案95件,其中85%被采纳。1995年,市民建撰写的《京九铁路贯通后,我省食品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被推荐到江西省政协大会发言。关于《积极扶持、引导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建立果品食品专业市场》的建议,被市工商局采纳实施。1993年后,有5人获省、市优秀提案奖。
  1981年7月,市民建动员原工商业者会员集资创办赣州市爱国建设服务公司,安置待业青年68人。该公司自创办至1988年底,上缴工商税和所得税24.43万元,上缴城市建设费、能源交通基金等近4万元。1983年10月,市民建牵头召开赣州市传统食品咨询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的《关于恢复和发展赣州市传统食品意见书》,市人民政府全文批转下达。1984年下半年,通过调查研究,整理编写《赣州市药材饮片统一标准及同药异名参考手册》,被市卫生局认定,并批转全市医疗单位中药店参照使用。1985年起,市民建加强与“三胞”的联系。每年春节、中秋节,都向“三胞”人士寄送贺年片和信函,邀请其回赣州探亲、观光。
  市民建协助有关部门落实政策,会员中有6人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改正错划右派分子7人,补发16人被扣发的工资,退赔24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的财物,收回安置13名下放人员,并落实其子女的政策,补发18人未领的定息,恢复被取消的附加工资,私房产权和使用权也按政策得到落实。
  第四节中国民主促进会赣州市委员会组织沿革 1983年5月,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中央直属江西支部派会员罗传耀来赣州发展会员和建立组织。1984年10月20日,召开会员大会,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赣州市筹备委员会,萧昌璜被选为筹委会主委。1985年2月6日,召开民进赣州市会员大会,正式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赣州市委员会(简称市民进)。
  1983年5月,市民进开始在赣州师范、赣州木材厂子弟学校等单位发展会员8人。1984年底,建有支部1个,有会员24人;1985年底,建有支部8个,有会员58人;1990年底,建有支部12个,有会员109人;1995年底,设支部12个,有会员126人(男91人,女35人)。党员年龄结构,50岁以下48人,51~60岁48人,61~70岁18人,71岁以上11人;文化结构,大专以上87人,中专20人,高中11人,初中8人;有高级职称者43人,中级职称者35人。市民进机关有干部3人,其中专职副主委1人。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