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落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317
颗粒名称: 政策落实
分类号: D035
页数: 2
摘要: 复查原划“中右分子”165人,全部作了纠正。受株连的家属18人,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商品粮。“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农村的原私营工商业者104人,已收回安置。落实被查抄财物对“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财物的303户,金银折价款共21.9万元,作了清退或补偿。落实被停扣工资 “文化大革命”期间,统战对象中被停、扣工资的有121人,金额达29.2万元,均已补发。对“文化大革命”前被占用的寺、观、教堂、住房及山林院落,已归还产权和补偿。127户统战对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挤占的私房产权和使用权均已归还。平反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中,党外人士中的15起冤、假、错案,均得到平反,71人的政治历史问题进行了复查处理。
关键词: 行政管理 政策

内容

改正错划右派原划“右派分子”171人,改正170人(1人因杀人后自杀,未改),被开除公职或停薪回乡的,都按规定恢复工作或办理离退休手续。复查原划“中右分子”165人,全部作了纠正。受株连的家属18人,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商品粮。
  落实原私营工商业者和“三小”政策对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的598名原私营工商业者,已区分出“三小”(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425人,对他们的历史档案和户口登记中的“成分”均予以改正。“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农村的原私营工商业者104人,已收回安置。177人被取消的附加工资和243人被停发的定息均已恢复和补发。176名受株连的家属中,81人得到安置,95人恢复商品粮。
  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经调查,确认起义、投诚身份的57人(起义42人,投诚15人),并颁发了证书。其中有17人因追究历史问题而受到错误处理的已全部复查纠正,受株连的家属8人恢复了商品粮。对原江西钨锡业有限公司和原赣县防护团的部分矿警员工在赣州青工委领导下,为迎接赣州解放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调查证实,并认定为起义、投诚性质。
  落实被查抄财物对“文化大革命”中被查抄财物的303户,金银折价款共21.9万元,作了清退或补偿。被查抄金银及其制品需补差人数173人,补差金额5.9万元,也已补发。市工商联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侵占的公用财物,由市财政拨款1.5万元作了补偿。
  落实被停扣工资 “文化大革命”期间,统战对象中被停、扣工资的有121人,金额达29.2万元,均已补发。17名原发生活费的宗教职业人员,被停、扣的生活费3.1万元,也已补发。1986年,对32名神职人员增调了生活费。
  落实被挤占房产 “文化大革命”中被挤占的各民主党派、市工商联房产3处,被挤占的宗教团体房产7处,均已退还或作补偿。对“文化大革命”前被占用的寺、观、教堂、住房及山林院落,已归还产权和补偿。127户统战对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挤占的私房产权和使用权均已归还。
  落实民族政策为476名回民及其通婚对象增供了植物油,为回民职工解决了误餐补贴问题,给回民划拨4.5亩荒山作专用坟地。对蟠龙镇车头村、湖边乡岗边村及水南乡等地要求认定畲族身份的申请,进行了调查报批,共认定畲民身份348户2048人,并为他们更改了族性。全市用于落实政策的经费达160多万元。1987年10月,被评为全省落实统战政策先进市。
  平反冤假错案 “文化大革命”中,党外人士中的15起冤、假、错案,均得到平反,71人的政治历史问题进行了复查处理。清理档案468册,销毁不实材料1715份。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