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294
颗粒名称: 宣传工作
分类号: D261.5
页数: 3
摘要: 宣传队伍建设 1950年3月,全市有宣传员73人。1951年3月,开始在企业、学校、机关、居民中建立党的宣传员,半年内发展党的宣传员338人。同年,经上级党委批准,市长朱轮、市委副书记陈昌霖和宣传部长时佑平为报告员,每人每月向各阶层群众作报告1次。随后,上级党委又任命报告员17人,中共赣州市委批准区级报告员5人。建立党委的单位配备通讯报道员3~5人,建立党总支的单位配备通讯报道员2~3人,建立党支部的单位配备通讯报道员1~2人。抗美援朝宣传 1950年11月,成立赣州市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1951年改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赣州分会。在关于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宣言上签名的有数万人,订立爱国公约的7.17万多人。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宣传工作

内容

宣传队伍建设 1950年3月,全市有宣传员73人。1951年3月,开始在企业、学校、机关、居民中建立党的宣传员,半年内发展党的宣传员338人。同年,经上级党委批准,市长朱轮、市委副书记陈昌霖和宣传部长时佑平为报告员,每人每月向各阶层群众作报告1次。随后,上级党委又任命报告员17人(含驻市单位),中共赣州市委批准区级报告员5人。1957年,发展33名有一定文化理论水平和讲解能力的干部任时事报告员。1983年后,在全市建立了一支群众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立党委的单位配备通讯报道员3~5人,建立党总支的单位配备通讯报道员2~3人,建立党支部的单位配备通讯报道员1~2人。
  抗美援朝宣传 1950年11月,成立赣州市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1951年改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赣州分会。接着,组织宣传队伍,利用幻灯、漫画、墙报、街头剧等形式,在群众中广泛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组织广大工人、干部、学生、居民和农民参加群众性的控诉会,控诉日军入侵赣州时犯下的严重罪行和“一一五”日机轰炸赣州城及美国空军驻赣州时的罪行。通过宣传教育和控诉活动,激发了群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情。半年内,全市捐款30多亿元(旧人民币),写慰问信1.8万封,捐献书籍9000多册,做大小慰劳袋250个、文娱用品等1000件。青年学生报名参加军干校的有1117人,录取391人,要求参加志愿军的268人。在关于缔结五大国和平公约宣言上签名的有数万人,订立爱国公约的7.17万多人。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 1953年11月7日,中共赣州市委向全市基层党组织发出深入学习和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示。之后,训练了宣传大军,并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组织30辆宣传车,有1993人参加宣传活动。在总路线的鼓舞下,掀起了兴办工业和社会主义改造热潮。
  整风反右派和社会主义大辩论中共中央发出整风的指示后,赣州市于1957年5月在市级机关开始整风运动。组织全体干部学习整风文献,发动全体干部和各界人士,采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向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提出批评意见。后期,开展反右派斗争,在斗争中犯了扩大化错误。同年秋,中共赣州市委决定在郊区和城市居民中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社会主义大辩论)。着重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阶段斗争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采取大辩论的方法,以耳闻目睹的事例开展大讨论,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全市参加大辩论的群众有4.31万人。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宣传 1958年,开展宣传月活动,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工具,大张旗鼓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当时由于党在指导方针上存在“左”倾,在宣传中出现了一些过“左”的、甚至错误的口号,助长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
  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 1978年9月,在干部和群众中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学习、大讨论。先后组织专题讨论会3次,多次举办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的读书会、学习班。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广大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促进了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清理精神污染 1980年后,一些淫秽书刊在社会上泛滥,全市仅1981年就收缴1000多份《少女之心》等黄色书刊。1986年,全市进行文化市场整顿,吊销90多家非法经营录像制品商店的营业执照,先后8次查缴淫秽录像带290多盒、非法出版书刊61件466册。1987年5月,组成专项治理工作联合调查组对61个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少数青少年受色情毒害的情况,清理整顿文化市场,检查舞厅、音乐茶座、报刊书摊、音像制品和录像放映点,收缴黄色画片641张,迷信印刷制品140份。此后,每年开展1~2次清查整顿文化市场的活动。
  党的基本路线宣传中共十三大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后,1987年底,中共赣州市委党校举办学习十三大文件辅导员、宣讲员培训班,培训基层宣讲员78人,通过宣讲员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宣传。对局级干部采用集中办班的方式,分7期进行轮训,每期学习5天,有248人参加了学习。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还会同市社联组织有关学会人员,撰写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就,编成《功在改革》一书,印发2000多册,并在基层单位巡回播放改革成就的录像。1988年4~6月,与中共赣州地委宣传部联合在水西乡、赣州电机厂、市城建局等3个单位进行基本路线教育试点。12月下旬,各乡镇党校举办基本路线教育备课会,并利用多种形式在群众中开展基本路线教育,使党的基本路线深入人心。
  精神文明建设 1981年以来,以学雷锋、创“三优”、“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兴起。每年3月5日,各系统均组织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义务服务。全市成立学雷锋服务队25个,学雷锋小组610个,农村助耕帮困组100多个,并涌现出一批学雷锋先进典型。1992年起,以培育“四有”公民为根本,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入手,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通过宣传活动,当文明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在全市渐成风气。
  京九铁路与发展赣州经济宣传京九铁路的建设给赣州市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1995年,中共赣州市委及时提出“三化五中心”的战略构想及“九五”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根据“三化五中心”的构想和赣州市的总体规划,在干部、群众中开展宣传活动,为这一战略目标的付诸实施做好舆论准备。
  政策调查研究网络从部门、乡镇到企事业单位,层层有人管政策研究工作,经常写出调查材料,为市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刊物主要有《赣州调研》、《信息》、《情况通报》和《决策参考》。《赣州调研》是内部刊物,1990年1月创刊,至1997年底已出版48期。
  调查研究1994年5月起,就京九铁路建设给赣州市带来的发展机遇,研究与探讨赣州市经济技术发展战略,写成《京九铁路与赣州市经济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此报告被江西省图书馆收藏。此外,中共赣州市委政研室经常派出调查组深入基层开展调查,或赴外地学习考察,撰写了《论赣州市工业经济在赣南“工业强区”中的地位和作用》、《赣南农业大区与赣州市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困难职工思想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等一批专题论文。其中,《困难职工思想问题的现状与对策》被收入全国《领导科学文库》,《赣南农业大区与赣州市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获中华“大地之光”二等奖。
  党史征集 1982年后,全面开展中共党史资料征集、搜集和抢救“活”资料工作。至1995年,征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资料2890件,计240余万字,实物、图片近100件(幅);社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