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干部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292
颗粒名称: 在职干部教育
分类号: D261.1
页数: 2
摘要: 1953年,在各级学委会具体领导和管理下,在职干部开始正规理论学习,坚持每星期二、五下午的学习日制度。1953年,全市有学委会32个。1954年11月撤销学委会,由中共各基层组织负责,党支部宣传员具体管理,使干部在职学习成为支部日常工作之一。之后,各党支部都建立学习会、汇报、读书笔记和考试等制度,检查督促干部学习,使之逐步走上正规。
关键词: 干部教育 路线教育

内容

1953年,在各级学委会具体领导和管理下,在职干部开始正规理论学习,坚持每星期二、五下午的学习日制度。1953年,全市有学委会32个。1954年11月撤销学委会,由中共各基层组织负责,党支部宣传员具体管理,使干部在职学习成为支部日常工作之一。之后,各党支部都建立学习会、汇报、读书笔记和考试等制度,检查督促干部学习,使之逐步走上正规。
  1949年10月至1956年12月,中级组学习《联共(布)党史》第九~十二章;初级组学习《政治常识读本》和《经济常识读本》;文教干部学习中国革命史。同时结合中心工作学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件等。全市参加理论学习的干部共有3835人,其中,中级组156人,初级组1757人,中小学教职员926人,工厂企业干部996人;参加学习中国革命史的464人。
  1957年1月至1966年4月,干部理论教育坚持自学为主、自学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职、党校、红专学校、业余学校等多种形式,进行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著作实践论》、《矛盾论》以及时事政策学习。1957年,有164名干部参加甲组、1722人参加乙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跃进”时期,提出“全民学哲学”的口号,全市有8400多名工农群众学习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并通过党校培训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机关企事业单位科股长级以上干部1100多人。1961年2月至1963年4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轮训干部的决定》,开展训干工作,脱产训练干部3520人。其中,参加中共江西省委党校训练的6人,参加中共赣州地委党校训练的200人,参加中共赣州市委党校训练的3314人。
  1966年10月至1976年10月,组织全市干部学习《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著作,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深入,学习中共九大文件和当时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的社论。
  1976年10月至1985年12月,围绕拨乱反正,组织干部和群众学习揭批“四人帮”的有关材料,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论十大关系》等篇章。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组织干部学习有关哲学著作。在这期间,举办各种读书会、学习班50期。
  《邓小平文选》公开出版发行后,全市有500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购买《邓〓小平文选》,从上到下开展《邓小平文选》的学习。中共赣州市委中心学习小组基本做到每周学习1天,机关单位坚持每周二、五学习制度。中共赣州市委党校举办中层干部读书班3期,参加学习的有228人。各基层党组织也分期分批举办各类学习班,培训了一批报告员和学习辅导员。期间,还组织全市干部学习《陈云同志文稿选编》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等书,并进行了全市性的在职干部经济理论考试。1986年,成立赣州市业余讲师团,负责组织辅导干部理论学习。全市9个乡(镇)都办起了党校,基本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学场所,成为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教育的阵地。同年,组织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1987年,组织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举办县级领导干部“两本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读书班2期,参加学习的有116人次;举办《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辅导员学习班1期;举办局级干部脱产学习班5期。1989年5月,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与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论》辅导员培训班,6月,举办局级干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论》轮训班,分5个专题进行学习辅导。9月底组织干部参加统考,203个单位4106名干部参加了考试(其中局级干部901名)。10月,召开建国40周年理论讨论会,收到论文39篇。1990年,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重点,年初派出6名干部到中央、省委党校、省委讲师团进行培训。组织市级教学人员和部门、单位辅导员两个层次的备课活动,有108人参加备课,随后到10多个单位授课。1991年5月,组织副局级以上干部参加社会主义理论读书班学习;组织各中学干部和教师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结束后进行考试,并将成绩进入人事档案。7月,组织全市干部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9月至1992年4月,部署党员和干部学习中共党史和党建理论,主要通过基层党校办班的形式进行短期培训。至1992年12月,全市41所基层党校共办班80余期,90%以上的干部、党员参加了培训。1993年5月,举办局级干部参加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班,每期6天,共办5期。12月,举办全市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骨干培训班,乡(镇)、街道的宣传委员、企业宣传部长参加了学习。1994年,全市干部继续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市委中心组带头学习,并撰写了心得体会文章20篇。举办局级干部读书班5期,重点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进行专题学习与辅导,有446名正副局级干部参加培训。同时,派出理论干部深入30多个基层单位举办专题报告会和召开学习《邓小平文选》座谈会。12月,召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理论研讨会,收到论文30多篇。1995年,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更加深入,先后举办11期学习培训班,其中局级干部学习班4期,理论骨干培训班2期,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村级干部培训班4期。此外,全市有1.13万名党员、干部参加了“双学”(学邓小平理论、学党章)知识竞赛活动。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赣州市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