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外汇和人民币贷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22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外汇和人民币贷款
分类号: F831.6
页数: 3
摘要: 外汇贷款有3种形式,一是借外汇、用外汇、还外汇,二是借外汇、用人民币、还外汇,三是借外汇、用外汇、还人民币。外汇贷款业务,由中国银行南昌分行审批,地区中行属代理业务。1982~1990年,共审批28个项目,对21户企业先后发放外汇贷款1339.3万美元(其中借外汇、用外汇、还外汇的有397.9万美元),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口国内短缺原材料,支持农业和电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外汇贷款 国际金融

内容

外汇贷款有3种形式,一是借外汇、用外汇、还外汇,二是借外汇、用人民币、还外汇,三是借外汇、用外汇、还人民币。外汇贷款业务,由中国银行南昌分行审批,地区中行属代理业务。1982~1990年,共审批28个项目,对21户企业先后发放外汇贷款1339.3万美元(其中借外汇、用外汇、还外汇的有397.9万美元),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口国内短缺原材料,支持农业和电讯事业的发展。“八五”计划期间,随着赣州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外汇贷款业务增多。地区中行主动为企业提供外汇支持,先后为江西三江电子有限公司、创业工业集团公司、赣州地区粮油公司、赣州地区邮电局、赣州钴钨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进口设备发放外汇贷款。地区工行国际业务部支持赣州塑料制品厂、赣州龙虔饮料制品有限公司、赣州普济日用保健品有限公司、赣州钴钨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发放贷款828.5万美元,帮助赣南制药厂购进关键生产设备,使P-转移因子生产形成规模。
  人民币贷款外贸贷款1980年以前,全市外贸贷款由市人民银行作为对商业贷款的一部分办理,从资金上支持外贸企业完成收购出口任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市对外贸易逐步扩大。1980年,中国银行赣州办事处贯彻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支持出口商品(柑桔、板鸭、红瓜子、蜜枣、家禽、腊味等)基地建设,年底外贸贷款余额达405.9万元,产品收购总值占当年外贸收购总额的80%。1988年,赣州地区被定为江西省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区开始有部分物资自营出口权后,收购总额激增到3.71亿元,外贸贷款同步增长,年底外贸贷款余额达5627.7万元。1990年,实施信贷倾斜,年底外贸贷款余额比1985年增长12.1倍。
  外事企业贷款1983年开始,地区中行发放外事企业贷款16笔,年底余额116万元。1984年,信贷政策有所放宽,业务发展较快,开户单位增加到70户,年底外事企业贷款余额达3705.9万元。1985年3月,全面清理贷款,至1987年,清理收回贷款1802.2万元。1988~1990年,运用法律手段,聘请法律顾问帮助清理呆滞贷款305.4万元。在清贷工作中注意区别对待,扶植呆户复活。1990年底,外事企业贷款余额比1983年增长33倍。
  外商投资企业贷款1988~1990年,地区中行先后对6家外商投资企业发放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2875.4万元。
  “八五”计划期间,地区中行重点支持进出口企业、外贸企业、外事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谁出口创汇就支持谁”、“谁效益好就支持谁”的做法,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外向型企业贷款不断增加,最高时占信贷总额的90%。地区工行、地区农行国际业务部支持外商企业解决营运中的资金需要,先后贷款9笔、金额3030万元。
  [=此处为表格(若干年份地区人行、地区中行和市人民银行外贸贷款余额)=] 单位:万元(人民币) [=此处为表格=] 说明:1980年起,表内所列数为地区中行外贸贷款余额。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