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储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20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储蓄
分类号: F830.48
页数: 4
摘要: 1955年10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华侨定期储蓄存款章程》,举办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此外,全市还于1953年12月举办优待售粮储蓄,1958年4月举办集资定期储蓄,1959年10月举办社会主义建设储蓄,1960年9月举办保粮保钢储蓄。1986年6月,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种类有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定期储蓄。1988年9月,开办3年期以上的保值储蓄,1991年12月1日停办,1993年7月11日恢复。1995年,全市停办大额可转让定期储蓄。“八五”计划期间,各银行举办巾帼建功、爱我江西建功、住房有奖等多种形式的吸储活动。邮政储汇部门先后办理电话预约安装储蓄、电话费储蓄、邮政汇兑转储等储蓄业务。
关键词: 储蓄 储蓄业务

内容

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赣州支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规定,储蓄种类统一为5类9种,即:活期储蓄,分存折和支票2种;定期储蓄,分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和存本取息4种;定额储蓄;有奖定期储蓄;保本保值储蓄。1955年10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的《华侨定期储蓄存款章程》,举办华侨(人民币)定期储蓄。1983年,开办外汇、外钞储蓄。此外,全市还于1953年12月举办优待售粮储蓄,1958年4月举办集资定期储蓄,1959年10月举办社会主义建设储蓄,1960年9月举办保粮保钢储蓄。1986年6月,开办邮政储蓄业务,种类有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定期储蓄。1988年9月,开办3年期以上的保值储蓄,1991年12月1日停办,1993年7月11日恢复。1995年,全市停办大额可转让定期储蓄。“八五”计划期间,各银行举办巾帼建功、爱我江西建功、住房有奖等多种形式的吸储活动。邮政储汇部门先后办理电话预约安装储蓄、电话费储蓄、邮政汇兑转储等储蓄业务。
  网点 “一五”计划期间,储蓄网点发展较快。1954年,先后成立南外、文清路、虎岗、厚德路、三康庙、章贡路等6个储蓄所,试办1个代办所,设立4个储蓄服务站、1个流动服务站和20个服务箱。至1957年底,全市共设立11个储蓄所,42个储蓄代办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市仅保留4个储蓄所。1976年后,储蓄机构逐步恢复,至1985年底,全市共设立储蓄所22个。“七五”计划期间,储蓄业务不断发展,储蓄网点建设同步加快。到1990年底,全市有自办所44个,联办所28个,代办所813个。另有邮政储蓄网点3个,郊区信用股份联社在城乡结合部设立的服务机构2个。“八五”计划期间,全市各金融机构在优化网点结构的基础上,加大网点建设的投入,兴建一批设施、信誉一流的储蓄网点,新增自办所38个。到1995年底,全市储蓄网点增加到121个,其中:自办所83个,联办所11个,代办所13个,邮储网点14个。
  吸储 1949年11月,举办按实物牌价进行存储的折实储蓄。1950年5月1日,举办保本保值定期储蓄,存款逐月上升。年底城镇储蓄余额达4.8万元。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民经济逐步好转,物价日趋稳定,1952年6月停办保本保值储蓄,转向以货币为收储单位的新阶段。1953年12月,配合粮食统购统销,举办利息较优厚的优待售粮储蓄。1955年,执行国务院有关指示,加强对储蓄工作的领导,广泛开展储蓄宣传,普设收储机构。1957年底,城镇储蓄余额达183万元,比1952年增长2.9倍。1958年,中共江西省委提出“集资两亿,兴办工业,支援农业”的号召。4月,全市开展集资定期储蓄,总额达50万元。1959年10月,中共赣州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举办社会主义建设储蓄的联合指示》,仅1个月时间,超额完成了赣南行署下达的19万元储蓄任务。1968年起,全市储蓄余额连续2年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收入逐年增加,储蓄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特点:一是增长速度快,幅度大;二是吸储率高,每百元工资吸储率1985年达17.6元;三是储蓄面扩大;四是城镇长期储蓄比重提高;五是储蓄对象有新的变化,业务量大大增加;六是开拓存贷结合新业务。“七五”计划期间,全市各银行,按照深化改革、治理整顿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对储蓄工作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拓宽储源,完善管理,开展电脑服务等,使全市城乡储蓄以年均递增37.6%的幅度增长。1990年底,城乡储蓄余额达4.1亿元,与1985年相比,城镇储蓄增长3.9倍,农民储蓄增长4.9倍。“八五”计划期间,全市各金融机构继续坚持把吸储增存、增强资金实力置于各项工作的首位,强化激励机制,加大考核力度,改进和优化服务手段,储蓄事业蓬勃发展。1995年底,城乡储蓄存款达169181万元,年均递增33%,人均储蓄存款由1990年的1070元上升到4080元,增长2.8倍。
  [=此处为插图(市农业银行使用微机办理储蓄业务)=] 全市各金融机构狠抓软件开发,加快储蓄电子化建设,全面提高了电子化应用水平和效益。1995年底,全市储蓄网点计算机覆盖面达到64.5%,部分储蓄所之间实现了储蓄存款通存通兑。
  [=此处为表格页(1949~1995年全市城乡储蓄余额)=] [=此处为表格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