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存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206
颗粒名称: 农村存款
分类号: F830.48
页数: 1
摘要: 赣州市郊区农村存款比重较小,1954年底余额仅7000元。1959年市郊范围扩大后,增设4个银行营业所,加强农村金融工作,年底存款增至57万元。1963~196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逐年增长,1965年底农村存款比1962年增长1.8倍。1969年底,农村存款下降到1966年的14.7%。
关键词: 储蓄业务 存款

内容

赣州市郊区农村存款比重较小,1954年底余额仅7000元。1959年市郊范围扩大后,增设4个银行营业所,加强农村金融工作,年底存款增至57万元。1963~196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逐年增长,1965年底农村存款比1962年增长1.8倍。1969年底,农村存款下降到1966年的14.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郊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逐年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存款逐年上升,1984年比1978年增长1.65倍,1985年比1976年增长5.1倍。“七五”计划期间,农业生产继续发展,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集体经济兴旺发达,农村存款逐年增长,到1990年底农村存款余额为1468万元,比1985年增长94.7%。“八五”计划期间,市郊农村信用社牢固树立“存款兴社”的指导思想,拓宽存款渠道,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全市农村存款年均余额比“七五”计划期间增长65.6%。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