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财政纪律大检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18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财政纪律大检查
分类号: D630.9
页数: 2
摘要: 1981年以来,每年开展一次财政纪律大检查,从10月份开始至年底结束,分宣传发动、自查和重点检查、总结整改等3个阶段进行。检查范围包括市属所有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主要是检查当年发生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以及上年发生未检查或者已检查但尚未纠正的违纪问题,如有必要也可追溯到以前年度。同年8月,对全市汽车进行清理整顿,市属单位有小汽车32辆,除10辆定编车继续使用,超编22辆车封存待处。1995年,重点检查3583户(单位),查出各种违纪金额1118.08万元,应入库金额1029.26万元,已入库金额1014.73万元。
关键词: 监察 监督 纪律检查

内容

1981年以来,每年开展一次财政纪律大检查,从10月份开始至年底结束,分宣传发动、自查和重点检查、总结整改等3个阶段进行。检查范围包括市属所有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主要是检查当年发生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以及上年发生未检查或者已检查但尚未纠正的违纪问题,如有必要也可追溯到以前年度。检查内容包括擅自越权减税、免税、退税、包税、自行改变税率以及骗取出口退税等行为;擅自把应缴上级财政的收入缴入本级财政的混库行为以及违反规定乱退财政收入,乱提各种费用的行为;采取非法手段印刷、使用假发票,真票假开,或倒卖发票等偷骗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其他工商税收的行为;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挤乱摊成本、随意核销费用、擅自冲减资本金、截留国家收入、偷漏所得税的行为;截留、转移国家和单位的收入,私设“小金库”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的开支标准和用途,随意支用各项财政资金,采取非法手段将预算内资金转为预算外资金,将国有财产转为集体或个人所有的行为;违反国务院规定,擅自出台新的调价项目和经营粮、棉、油、化肥等重要商品乱涨价行为;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的行为;有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单位截留、挪用、私分应上交财政收入的行为;各专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部减免所得税、调节税和“两金”(预算调节基金和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上交财政及税后利润上交财政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和应税收入;各部门其他违纪问题。1981年,对市属11个企业财务进行重点检查,查出1980年以来截留坐支财政收入、乱挤生产成本、大搞计划外基建、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擅自购买控购商品等违纪金额71.2万元,补缴入库应缴未缴的国家收入40万元。同年8月,对全市汽车进行清理整顿,市属单位有小汽车32辆,除10辆定编车继续使用,超编22辆车封存待处。1983年,对市属26户国营企业、33户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重点财务抽查,查出违纪金额39.76万元,其中乱挤乱摊成本、乱列营业外支出24.2万元,滥发奖金、津贴3.1万元,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1.1万元,用公款请客送礼7.8万元,其他违纪金额3.56万元。1995年,重点检查3583户(单位),查出各种违纪金额1118.08万元,应入库金额1029.26万元,已入库金额1014.73万元。
  [=此处为表格(1991~1995年全市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情况)=]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