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审计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18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审计监督
分类号: F239.2
页数: 5
摘要: 建国后,市人民政府财政科设审计员。1953年3月,市人民政府财政科设检查股,负责财政监察工作。1956年9月,对14个企业,4个基本建设单位,9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12个党群团体,6个其他部门共计45个单位进行财务检查,查出违纪案件9起,违纪金额9.88万元。1958年,财政监察被视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紧箍咒”而撤销。1961~1965年,国家发布财政法规480个。期间,轻视财政法制的现象虽有所克服,但市财政监察机构仍没有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财政监督更是无法进行。随后,受理人民来信12件,接待群众来访6人次。直接查处12起,转送有关部门查处和协助查处1起。检查范围包括市属所有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
关键词: 审计机关 审计监督

内容

建国后,市人民政府财政科设审计员。1953年3月,市人民政府财政科设检查股,负责财政监察工作。当年,对市属信托公司、钨硝加工生产合作社、地方资财清理委员会、清理赣州镇合作社资产委员会、郊区乡公所、爱国捐献体育运动竞赛委员会、胜利烟厂、工人米厂、劳动局、文教科、文教合作社、市立中学、章贡小学、公安大队等14个单位的财务和市法院、公安局、建设科的罚没收入上解情况进行检查,查处贪污浪费、违反财经纪律等类案件14起,涉及款项1.06万元,查出有贪污行为的干部9人。1956年9月,对14个企业,4个基本建设单位,9个行政机关、事业单位,12个党群团体,6个其他部门共计45个单位进行财务检查,查出违纪案件9起,违纪金额9.88万元。1958年,财政监察被视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紧箍咒”而撤销。1961~1965年,国家发布财政法规480个。期间,轻视财政法制的现象虽有所克服,但市财政监察机构仍没有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财政监督更是无法进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财政立法和财政监察工作得到发展。1980年6月,市财政局设监察组。随后,受理人民来信12件,接待群众来访6人次。来信来访反映贪污案1起,其他经济案12起。直接查处12起,转送有关部门查处和协助查处1起。
  1984年2月,市财政监察组撤销,成立市审计局,负责全市财政监察工作。1991年,市财政局复设财政监察科,负责财政系统内部的财政监察工作。
  第二节财政纪律大检查 1981年以来,每年开展一次财政纪律大检查,从10月份开始至年底结束,分宣传发动、自查和重点检查、总结整改等3个阶段进行。检查范围包括市属所有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主要是检查当年发生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以及上年发生未检查或者已检查但尚未纠正的违纪问题,如有必要也可追溯到以前年度。检查内容包括擅自越权减税、免税、退税、包税、自行改变税率以及骗取出口退税等行为;擅自把应缴上级财政的收入缴入本级财政的混库行为以及违反规定乱退财政收入,乱提各种费用的行为;采取非法手段印刷、使用假发票,真票假开,或倒卖发票等偷骗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其他工商税收的行为;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挤乱摊成本、随意核销费用、擅自冲减资本金、截留国家收入、偷漏所得税的行为;截留、转移国家和单位的收入,私设“小金库”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的开支标准和用途,随意支用各项财政资金,采取非法手段将预算内资金转为预算外资金,将国有财产转为集体或个人所有的行为;违反国务院规定,擅自出台新的调价项目和经营粮、棉、油、化肥等重要商品乱涨价行为;违反国家有关价格的行为;有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单位截留、挪用、私分应上交财政收入的行为;各专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部减免所得税、调节税和“两金”(预算调节基金和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上交财政及税后利润上交财政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和应税收入;各部门其他违纪问题。1981年,对市属11个企业财务进行重点检查,查出1980年以来截留坐支财政收入、乱挤生产成本、大搞计划外基建、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擅自购买控购商品等违纪金额71.2万元,补缴入库应缴未缴的国家收入40万元。同年8月,对全市汽车进行清理整顿,市属单位有小汽车32辆,除10辆定编车继续使用,超编22辆车封存待处。1983年,对市属26户国营企业、33户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重点财务抽查,查出违纪金额39.76万元,其中乱挤乱摊成本、乱列营业外支出24.2万元,滥发奖金、津贴3.1万元,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1.1万元,用公款请客送礼7.8万元,其他违纪金额3.56万元。1995年,重点检查3583户(单位),查出各种违纪金额1118.08万元,应入库金额1029.26万元,已入库金额1014.73万元。
  [=此处为表格(1991~1995年全市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情况)=] 第三节审计机构 1937年起,赣县由县财务委员会执行审计任务,审核岁入岁出。1941年,改由县政府会计室兼办审计,负责审计县财务。
  建国后,市人民政府财政科设审计员,负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凭证、帐簿、会计报表进行审核。1953年,市人民政府财政科设检查股,负责监督检查市属各部门对财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实行财政内部监督。
  1984年2月,成立赣州市审计局,负责对市属各部门、乡人民政府、国家金融机构、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外合资企业及其他有国家资产的单位的财务收支和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同年12月,成立赣州市审计咨询公司,隶属市审计局。1986年7月更名赣州市审计咨询服务部,1987年9月更名赣州市审计事务所。1995年,市审计局内设办公室、行政事业审计科、工交基建审计科、商业粮食审计科和农林水审计科。在编人员29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人员13人。
  1990年,市属单位和部门建立内部审计机构28个,负责部门(单位)内部审计监督,隶属本部门行政首长领导,业务接受上级审计机关指导。
  程序根据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年度审计计划项目和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审计事项,确定被审计单位,逐个发出《审计自查通知书》,指明审计重点,列出自查提纲。同时,调用被审计单位财会档案资料,在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具体审计实施方案,然后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后,召开会议,说明审计目的、范围、内容和要求。被审计单位向审计人员介绍财务、经营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的凭证、帐表、文件资料、现金、实物进行审查取证。证明材料须提供单位(个人)盖章、签名。在完成审计事项后,写出审计工作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市审计局根据审计报告和被审计单位意见,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通知被审计单位执行。随后,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结论和决定的情况进行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成果 1984年,对市航运管理站、交通运输管理站、五交化公司、物资局、木材公司等5个单位进行市计,查出违纪金额72.42万元,应收缴金额38.03万元,已全额收缴入库。1985年,对全市粮食系统(含24个基层单位)、有罚没收入的4个行政单位、部分参加工资改革的行政事业单位发放奖金情况和全市购置小汽车、农用车的情况进行审计,查出违纪金额242.06万元,应收缴金额65.58万元,已上缴入库52.98万元。1986年,对市医药公司、赣南无线电厂和物资、城建系统的部分下属单位以及市属有关单位接受捐赠进口小汽车资金来源进行审计或调查,查出违纪金额73.07万元,已上缴财政38万元,可抵扣财政拨款8.03万元。1987年,对赣州钨钼材料厂、赣州电机厂实施经济效益审计,对全市79个一级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定期审计,并对全市新上项目自筹资金和更新改造、零星土建、购置部分控购商品实施事前审计,查出违纪金额206.11万元,损失浪费金额38.31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21.36万元,已上缴财政金额20.71万元。1988年,对赣江造纸厂、赣南造纸厂、赣州酒厂、市农资公司、市副食品公司、市保险公司实施就地审计,对赣州钨钼材料厂闲置设备进行审计调查,并对全市25户国营工业企业和商业、粮食、供销系统的17个公司(中心)实行承包经营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审计调查,查出违纪金额378.10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66万元,已全额上缴财政。1989年,实施税务、市财政局机关经费、城市菜地开发基金、科研经费、罚没收入、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停建缓建项目、夏粮收购资金及赣南农药厂、江西酶制剂厂的承包经营经济效益的审计调查,查出违纪金额314.51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114.21万元,已全额上缴财政。1990年,实施教育经费、财税、基建项目、支农资金、行政事业单位、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重点企业财务收支的审计,查出违纪金额532.79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55.58万元,已上缴财政金额43.88万元。1991年,对赣南纺织漂染总厂、赣州玻璃厂、赣州标准件厂、赣州皮革工业公司等亏损和微利企业实施经济效益审计,对赣州酒厂、江西气体压缩机厂等重点企业实施承包经营终结审计,查出违纪金额598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51万元,已上缴财政49万元。1992年,实施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重点单位的审计,并对中外合资企业进行审计调查,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00.86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90万元,已上缴77.8万元。1993年,重点审计有财政拨款、行政性收费、预算外资金和资金多的政府部门和有罚没收入的综合经济监督部门,并对卫府里市场、人民影城、文明大道等3项工程及赣阀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光大股份有限公司、赣州捷成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赣州金凤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试行股份制试点企业实施审计调查,查出违纪金额132.80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29.96万元,已上缴财政28.49万元,查出损失浪费金额149.74万元。1994年,重点对市内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行政单位兴办经济实体、环保专项资金、商品房经营、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外合资房地产开发经营、赣南化工厂实行国有民营等情况实施审计调查,查出违纪金额516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174万元,已上缴财政金额168万元。1995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对地方同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试审,对市公检法司系统收费和罚没、粮食行业平抑市场指标粮、社会养老和待业保险基金及企业技改资金实施专项审计,对乡镇超计划生育罚款收支管理、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小学校舍修建附加费收取支用、蟠龙果子食品厂财务收支等实施审计,查出违纪金额813万元,应上缴财政287.2万元,已上缴财政209万元。
  1984~1995年,市审计事务所完成审计事项1.02万项。其中验资和注册资本年检9653项;建筑安装工程造价预决算公证审计273项;财务收支审计,厂长经理承包离任审计,清帐、年报审计,法院委托的经济纠纷鉴证、破产清算,企业会计顾问、工会经费拨交审计,中小学校舍修建附加费审计等287项。所审计的273项工程造价预决算,工程总价6783万元,核减290.70万元。1984~1995年,市直各部门(单位)内部审计完成审计事项148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96万元,清理长期欠款263万元。
  第四节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1954年,成立赣州市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市财政局),负责管理控购日常工作。
  1980年,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节约非生活性开支,反对浪费的通知》,对27种专项控制商品(除新建单位或特殊情况外),年内停止审批、供应。1981年,根据财政部决定,督促和帮助国营企业压缩管理费,公用经费一般比1980年实际支出压缩20%左右。同年,对社会集团购买非生产用的小汽车、摩托车、大客车、沙发、地毯等32种高级消费品和市场供应暂时紧缺的商品,实行专项控制。1983年9月,根据全国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规定,对社会集团购买专项控制商品,一律停止审批、供应。
  1984年,改进专项控制商品的审批办法。社会集团购买第一类控制商品,包括小汽车(含小轿车、吉普车、旅行车)、工具车(不含双排座小汽车)、大客车、摩托车(不含二轮货运摩托车)、空气调节器(指窗式、柜式制冷或制热机)、录相机(含摄像机、放像机、编辑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须报江西省控购办批准,购小汽车须报副省长批准;购买第二类控购商品,包括沙发、地毯(含混纺及纯化纤品)、沙发床(含沙发床垫)、照相机和放大机(含各种镜头)、录音机和多用机(单价在500元以上的)、大型高级乐器(单价在300元以上),须报赣州地区控购办批准;购买第三类控购商品,包括家具(单价在100元以上的钢、铁、木、藤等制作的各种家具)、呢绒及其制品(包括各种毛料和混纺制品)、纯毛毯,须报市控购办批准。
  1985年,按照国家分配的指标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对17种专项控制商品的审批制度。1986年12月,专项控制商品增加各种电取暖、电煮水设备(包括电热水淋浴器)。1988年2月增加复印机。1988年10月,专项控制商品增加到29种,即增加电子打字机、电传机、羽绒服、风雨衣、吸尘器、丝绸及其制品、50元以上的各种表、100元以上的各种灯具、国产13种名牌卷烟和进口卷烟、国产13种名牌酒和进口酒。
  1989年,执行江西省控购办规定,社会集团购买小汽车(含小轿车、吉普车、旅行车、面包车、工具车、微型车、厢式小汽车)、大客车、大轿车、摩托车(含用油及电动的各种摩托车、轻骑,不含三轮货运摩托车)、空气调节器(含窗式、柜式的制冷或制热机)、彩色电视机、录相机(含摄像机、摄影机、放像机、编辑机、监视器和投影机)、复印机、照相机和放大机(含扩大机和各种镜头)等,由江西省控购办审批;购买电冰箱(300升以下的)、沙发、地毯(含纯毛毯、混纺和化纤地毯及挂毯壁毯)、沙发床(含沙发床垫)、毛毯(含混纺和纯化纤毛毯)、录音机和多用机、洗衣机(不含工业用洗衣机)、呢绒毛料及其制品(含混纺制品)、电子打字机(含传真机等所有电讯传递文字、图表、图像的设备)、大型或高级乐器(单价在500元以上的)等,由赣州地区控购办审批,其余专控商品由市控购办审批。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