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粮油收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13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粮油收购
分类号: F304.3
页数: 7
摘要: 1954年10月,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动农民,增加油料生产,完成国家统购,支援国家建设,满足城乡人民需要的指示,市人民政府成立赣州市油脂公司,同时关闭食用油脂油料自由市场,确定在摸清食用油产量的基础上,核实油脂收购数量。具体做法是,按农户扣除油料种子数量,每人全年留油1.25公斤的标准,先留后购。1955年,全市收购食用油脂3.5万公斤。
关键词: 农产品收购 收购商业

内容

1954年10月,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动农民,增加油料生产,完成国家统购,支援国家建设,满足城乡人民需要的指示,市人民政府成立赣州市油脂公司,同时关闭食用油脂油料自由市场,确定在摸清食用油产量的基础上,核实油脂收购数量。具体做法是,按农户扣除油料种子数量,每人全年留油1.25公斤的标准,先留后购。1955年,全市收购食用油脂3.5万公斤。
  1957年,市人民委员会对统购油脂任务实行按产量定购,一定三年不变。1964年,实行油脂超购奖励,对超过任务的部分,按每50公斤油脂奖棉布指标23.3米。1971年,油脂(料)统购实行一定五年不变。上级核定全市食油统购任务1万公斤,当年完成1.28万公斤。1972年,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下降,上级调减定购任务0.5万公斤。1976年,继续执行一定五年不变的政策。江西省粮食厅规定,收购0.5公斤茶油,奖大米指标0.5公斤,超购部分每50公斤茶油加价30%。1981年,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食油征购任务分配到户。当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调整茶油收购政策,人均交售茶油3公斤以上的,每收购0.5公斤茶油奖大米指标1公斤;春油收购,超过基数部分加价50%、奖氮肥指标12.5公斤。1983年4月1日起,食油收购办法调整为,对油菜籽、芝麻、花生、茶油等4种油料收购价格实行“倒四六”的办法(40%按统购价,60%按超购价结算),对其他食用植物油料收购价格实行“顺四六”的办法。食油收购实行计划控制。赣州地区下达赣州市的食油收购任务12.5万公斤,实际收购23.74万公斤。同年7月,按省、地规定,1983年的食油收购,除菜籽收购实行封顶外,对花生、芝麻、茶油等油料收购,一律取消封顶控制计划。
  合同定购 1985年4月,执行国务院规定,食用油脂(料)退出统购,实行合同定购。棉籽油按“顺四六”比例计价,油菜籽、芝麻、茶油按“倒四六”比例计价。定购以外的由农民自行处理,自由购销,如卖给国家仍按比例价收购。花生和小宗油脂(料)全部放开,不搞合同定购,实行市场调节。全市当年签订合同定购油脂8万公斤。1988年,国家对部分食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油菜籽定购价由原来的每50公斤38.8元调整为41.38元,比例价由50.4元调整为53.8元。1989~1991年,食油继续实行国家定购,定购数量三年不变。1992年起,取消油脂定购。
  议购建国初期,食油购销是自由贸易。1953~1985年3月,国家取消食用油、油料自由贸易,实行由粮食部门统一经营。期间,生产队和社员完成国家收购任务有余的食油,不准进入集市贸易,由国家统一议购,价格按统购价加20%。1985年4月起,定购以外的食用油脂油料由农民自行处理、自由购销,如继续卖给国家的,仍按比例价收购。1992年起,全市食油收购改为议购。
  [=此处为表格(1950~1995年度全市粮食征收、收购情况)=] 单位:万公斤 [=此处为表格页=] [=此处为表格=] 说明:表中年度统计时间为当年4月至次年3月。
  [=此处为表格(1953~1995年度全市农村粮食产、购、留情况)=] [=此处为表格页=] 说明:1、购、留品种为稻谷。2、农业人口按粮食年度口径统计。3、征购实绩包括计划收购和超购。4、此表不是当年产、购、留、供平衡表。在征购实绩中,有生产队、农户补交上年或历史尾久任务,在购后口粮有缺口时,不全是由国家供应,有国家临时借供和社员间相互调剂,故此表不能平衡。
  [=此处为表格页(1953~1995年度全市农村食用油脂油料产、购、留情况)=] [=此处为表格=] 说明:产、购品种为食油。1992年起取消油脂收购。此表不是当年产、购、留平衡表。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