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药材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4072002021000410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药材购销
分类号: F762.2
页数: 1
摘要: 清同治十二年(1873),赣州城有丁东昇中药店。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二十五年,相继有福隆、庆仁、恒春、杜立生、杨友生、全安等中药店开业。1948年,全市有国药店30家,从业人员266人。建国前,赣州药材购销业务兴盛。赣南各县药店经营的药材绝大部分从赣州进货。万安、遂川、泰和、南雄等县常到赣州采购药材。当时主要经销中草药批发业务的有协记、玉记等国药店。
关键词: 药材 商品

内容

清同治十二年(1873),赣州城有丁东昇中药店。光绪元年(1875)至光绪二十五年,相继有福隆、庆仁、恒春、杜立生、杨友生、全安等中药店开业。1948年,全市有国药店30家,从业人员266人。建国前,赣州药材购销业务兴盛。赣南各县药店经营的药材绝大部分从赣州进货。万安、遂川、泰和、南雄等县常到赣州采购药材。当时主要经销中草药批发业务的有协记、玉记等国药店。他们在广州、重庆、桂林、武汉、南昌、樟树等地设有采购点。除购买中西药品外,还采购医疗器械进行批发。西药于1916年传入。当时天主堂仁爱医院有西药665种。1936年,经营西药的有亚洲大药房,随后有西药房21家。
  1950年,全市有中药店32家、西药店12家。建国初成立的赣州药材采购供应站,负责全市中西药材及医疗器械的购进、批发和地产药材的收购外销。药源主要来自江西樟树、上海、广州等地。1951年开始,全部中西药均从赣州地区医药公司批发购进。每年收购地产药材53种、邻县产的药材56种,收购量约20~80吨。1955年10月,赣州国药店成立,膏、丹、丸、散等中成药自行生产加工。1960年2月,成立赣州市中西医药公司,负责全市药材购销。1969年,赣州市制药厂建成,担负全市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和中成药生产。1985~1995年,市医药公司经营中草药666种,中药饮片26种,西药850种。1995年,全市有中西药经营网点25家,其中全民性质的22家,大集体的2家,小集体的1家,年销售额1732.7万元。

知识出处

赣州市志 上册

《赣州市志 上册》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赣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江西省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至今已有2200年,晋代以来历为郡、州、路、府、道治所和专员公署所在地。赣州“南抚百越,北望中州”,自古就是沟通赣、闽、粤、湘的江南重镇,系兵家必争之地;赣州四周环山,城区三面临水,“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景色秀丽,城廓雄伟,有“千里赣江第一城”之誉;赣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历代和当今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和专家学者;赣州名胜广集,古迹荟萃,宋代文物尤为突出,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阅读